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2-11-26 02:07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心梓
区域治理 2022年36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劳动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心梓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全面深入阐述。随后,教育部于2020年7月7日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定义、目标、内容、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志愿服务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和内涵,同时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及载体。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深度结合,是新时代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探索方向。

一、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鉴于“劳动高校教育弱化,家庭教育软化,社会劳动教育淡出”[1]的现状,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充分,导致对待劳动的态度变得消极。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用脚步丈量国情、用双手触摸社情、用心灵体悟民情,主体与客体的实践互动蕴含着“劳动”的真谛。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提供了帮助,同时受益方也会给予大学生精神上的回馈,由此实现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相通和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深层领悟,让大学生更具体、鲜活地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大学生能够通过志愿服务中脑力和体力劳动实践逐渐体会到劳动是平等的,所有劳动者都应被尊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本质区别,强化大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实现劳动情感的升华,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

(二)志愿服务增强必备的劳动能力

志愿服务是社会劳动教育重要的途径和载体,能使大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获得创新性发展。经济社会变迁和社会群体的分化,对志愿服务项目内涵建设与志愿者能力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服务精准化、专业化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在实施志愿服务前,必须充分评估、匹配服务所必需的志愿者体力基础及其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智力因素,以确保志愿服务质量和实效。因此大学生便可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无形地提高自己相关的劳动能力,首先学习与拓展了新知识,如心理、法律咨询、来访接待、会谈的相关知识与技术、流程,卫生健康急救知识的学习与准备,文艺表演、情景剧制作表演等服务老人、小孩的助兴节目服务。其次学习了新技术,如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与统计技术,制作表格与收集资料的技巧等。最后锻炼了劳动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丰富了人生经验和个人阅历,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品德,实现了个人道德升华。志愿服务满足了大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探索、自我完善、自我体验的精神追求,可以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大学生锻炼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

(三)志愿服务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2]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丰富的劳动精神,既充实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也形成了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或相关组织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和知识,自觉自主参加非营利性质的社会服务行为。大学生通过自觉帮助他人,得到情感上的肯定,由此获得了存在感、价值感。为实现更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大学生内生出更强的志愿服务积极主动性,因而再次参加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由此实现了“助人”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也吸引更多志愿者参加到志愿服务型劳动中来。不难看出,志愿服务既实现了让志愿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目的,又可以让志愿者个体拥有一定的获得感、成就感,使其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大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其良好劳动品质的具体体现,更是培养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价值功能认识不足,劳动育人导向未充分发挥

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首先,当前部分高校依然没有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育人功能,将志愿服务当成文明创建或者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学校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志愿队伍的组建和管理上,大学生志愿者的关注点也多是服务内容的完成情况,因而缺少对志愿服务的教育引领,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大多只是机械性地完成服务任务。最后,志愿服务单一的内容和方式,也使得难以利用专业知识和个人特长进行服务,影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深入认识,志愿服务的劳动教育导向功能受到限制。价值认知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公信力,制约了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发展,也导致了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导向不能充分发挥。准确把握志愿服务内涵,深刻认识其提供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实效的功能,是有效组织动员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

(二)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培育不足,劳动教育内容未落到实处

虽然目前志愿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机制、资源、经验、时间的限制,还是存在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从事单一、重复的“基础性”志愿服务,如爱心支教、敬老助残、社区服务、文明劝导等传统项目和内容,较少基于自己的专业开展志愿服务的问题,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倾向较为突出。因此大学生志愿者很难多方面地进行锻炼,这就致使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处理志愿服务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甚至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产生志愿服务对象、内容、形式、时间集中“叠加”的现象。依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当前缺乏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没有落实劳动教育内容,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也容易对单一乏味的志愿内容产生倦怠感,影响劳动育人效果。培育符合高校特点、专业特色、学生需求、规模适度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是科学有效破解或规避同质化问题、实现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三)志愿服务缺乏系统管理机制,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受限制

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发展起步晚、发展空间大的特点。在志愿服务招募上,多是盲目、随机地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大多是“现用现召集”,并且招募方式不稳定,志愿者流动性较大,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固定招募模式。在志愿者培训上,多数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训活动只是短期培训且多流于形式,致使志愿者缺失必需的专业的知识技能,最终导致服务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在组织管理上,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校团委组织和管理,而劳动教育主要由教务处或者素质教育中心管理,或是同时由多部门共同管理,这样的管理导致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相脱节,无形中增加了两者的协调沟通成本。缺少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可能会导致志愿活动流于形式,限制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功能。在激励和保障措施上,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无法有效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同时缺少进行志愿活动的资金支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产生了抑制作用。

(四)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劳动教育效果反馈不充分

虽然现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制定并且颁布了志愿服务管理条例或章程,但却缺少统一规范志愿服务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各地区的相关条例或章程标准不同,因此很难做到在全国推广。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大都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或高校,但同时作为评价主体的实施者往往会忽视参与者的需求、体验及服务对象的意愿,继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科学。此外,评价仅被视为志愿服务成果的标志和象征,缺乏明确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方式单一,且过于注重服务成果和效果的评价,基本没有考量志愿者个人素质和能力,这就导致志愿服务出现只追求活动效果的功利化不良倾向。因而使得评价无法提升志愿者能力,也无法匹配最佳志愿者和服务活动,使评价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反馈作为劳动教育载体的志愿服务育人效果,限制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彰显志愿服务价值功能,强化劳动教育育人导向

新形势下要充分强化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育人导向,首先要明确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助人”是志愿服务最初和最直接的目的,而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逐渐延伸出“育人”功能[3]。当今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逐渐突出,志愿服务可以激发创新创造,成为劳动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例如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深入基层、观察社会、了解国情,通过创造性劳动化解矛盾,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二者紧密结合,提升其专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体现。因此要改变现有错误认知,努力显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深入发掘其教育、精神、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强化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育人导向。当前,想要彰显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可以重点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可以将育人作为活动的目标和切入点去设计志愿服务主题,并在组织志愿活动过程中注意全方位渗透育人的要求,在志愿活动中强化育人导向;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志愿服务价值和作用,使得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不只是助人,对其个人发展也具有重要教育作用,使他们能有意识地利用志愿服务来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只有充分认识和彰显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才能得到强化。

(二)培育志愿服务特色项目,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内容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类型单一、内容简单,而且大都以重复性质的“基础性”劳动为主,难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转型发展具有特色的专业化服务活动,打造一批有高质量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这需要各个高校依据本校的优势专业进行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确定适合本校的志愿服务方向,创新志愿服务相关项目,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实质性的服务。高校要将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转化为可见、可为、可推的具体项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第一,应依据志愿者的专业性质和专业能力设立志愿活动,将专业技术和社会需求对接,既能够激励大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又能够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志愿服务的效果。第二,要对志愿服务进行规范的专业化培训,一是要在校内建立专业的培训专家团队,二是要强化与社会机构或组织的合作,吸纳有经验、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第三,打造特色化的志愿服务文化,充分利用好共享和学习平台来加强宣传引导,在校园内形成良好志愿服务文化氛围;依托第二课堂,将特色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相融合。大学生在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对志愿理念和劳动观念的认可度,还能发挥其专业优势,提升劳动技能,使得学生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在服务性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和有效提升,同时也使志愿服务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三)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有效落实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而言,管理机制是关系到志愿服务发展方向及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志愿服务作为增强劳动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抓手,想要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第一,规范志愿者的招募、注册的制度及流程,建立科学的招募机制,既要有经常招募和校内招募,也要有应急招募和社会招募;全面规范志愿者注册制度和流程,邀请相关专家建立相应的注册管理系统及志愿者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第二,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志愿组织的业务培训力度,明确其权利、义务;同时要依据志愿者的优势学科开展相关的培训,努力培育骨干力量,提高整个志愿组织的专业能力。第三,健全领导机制,协调好各方的力量和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联动关系,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委落实、多部门联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4],如在校团委组织机构中设立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在各学院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由负责劳动教育的教务处行政管理人员或劳动教育教师担任服务队指导老师。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建设相关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将参加志愿服务纳入党员发展和培训的环节。第五,健全保障机制,应切实设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通过筹资设立专门的基金;建立志愿服务基地,配备具有专业素养的志愿服务教师,为志愿服务持续提供强有力保障。

(四)健全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确保劳动教育效果反馈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会对优化志愿服务效果、强化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产生良好作用。为避免志愿服务流于表面,科学合理地反馈劳动教育效果,应加快构建适合本校大学生志愿者且更加强调育人目标的评价体系。要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要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必须发挥评价者主导作用,同时也要突出评价对象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服务者也参与评价,从而提高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第二,要明确服务的评价目标,不仅要重视评估相关活动成果,更要依据大学生群体特点,帮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并助其平衡自身能力和志愿需求的关系。第三,形成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评价方法,除传统的总结试评价,还要建立推进、保障志愿活动学分制的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同时可建立以量化评价标准为核心的评价方法。第四,评价内容兼顾志愿服务成果和个人能力及付出,不能简单地为了志愿服务成果而评价,只注重评价志愿服务成果而忽视个人的能力和付出。若只注重服务成果而忽略大学生的能力和付出,将会严重打击愿意无偿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主动性,甚至造成功利性的不良倾向,不利于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劳动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热爱劳动
“被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