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征象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性探讨

2022-11-26 20:08赵玉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征象高分辨率良性

赵玉芝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菏泽 274000)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取得卓越发展成就的前提下,医疗科技有了飞跃提升,加之公众体检意识不断增强,应用高分辨薄层CT对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含亚实性、实性或混合性类型。磨玻璃结节为特殊的一种结节,是指在CT影像学特征上,表现出的界限不清楚或清楚且具局限性特征的淡薄密度增高影,可将在其内走形的小叶间隔、血管束、气管显示出。依据结节是否存在实性成分,又可按单纯性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予以划分。以部分肺泡腔分布有组织碎片、细胞、液体或肺泡间隔增厚为病理基础,可能同恶性肿瘤、感染、间质维化、水肿等存在密切关联[1-2]。肺磨玻璃结节有较高的恶性率,故在病程早期,需对其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4]。本文选取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60例,就高分辨率CT征象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准确性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2.43±3.39)岁。临床表现:伴咯血6例,伴咳嗽37例,胸痛15例,咳痰32例。纳入标准:①检查依从性良好者;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如慢阻肺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急性感染和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在开展检查时,先运用常规CT影像学技术,依器:应用64排VCT机(生产厂家:美国GE公司;型号:Light-Speed)实施针对肺部的扫描工作,在扫描期间,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以肺底至肺间所涉及的全部区域以及两侧腋窝至胸壁位置为扫描范围。在结束扫描操作后,对于可能有病灶的区域,需运用高分辨率CT展开二次扫描操作,以肺叶为实施扫描的主要位置,对病灶进行重点观察。针对有两个肺叶涉及的病灶,除需扫描病灶处的胸膜外,同时也需对邻近区域的胸膜展开扫描。扫描参数设定为重建间隔0.5 mm,准值0.625 mm×64,重建层厚1 mm,矩阵1 024×1 024,扫描时间1~3 s。在扫描期间,需对扫描室的环境进行细致观察,避免外部因素影响检查结果,保障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分析扫描图像时,应用Philips工作站,对图像进行重建。在观察期间,主要包括纵隔窗和肺窗两种窗位。在对CT图像进行重建后,分析病灶时,需从多个角度展开,包括矢状面、冠状面、斜面等。在阅片期间,需确保显示器有理想的分辨率,诊断结果需有至少两位具丰富经验的影像学专业医师确认。

1.3 观察指标

①对高分辨率CT鉴别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效能进行判断:即以病检为金标准,评估在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时,高分辨率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②高分辨率CT征形象:观察高分辨率CT在对肺部磨玻璃性结节检查时,良、恶性患者所呈现出的不同征象,包括病灶形态、病灶大小、病灶界面、密度、囊状透亮影、分叶征、毛刺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分辨率CT鉴别良、恶性结节效能

以病检结果为金标准,采用高分辨率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的灵敏度为98.00%(49/50),特异度为100.00%(10/10),准确率为98.33%(59/60),见表1。

2.2 肺部磨玻璃结节高分辨率CT检查征象

采用高分辨率CT对肺部磨玻璃性结节进行检查,良、恶性患者所呈现出的征象中,病灶形态、病灶界面、密度、囊状透亮影、分叶征、毛刺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临床所收治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以局部病灶为主,局部密度经观察呈较高显示,以磨玻璃阴影为主要表现。经采用高分辨率CT进行检查,于肺窗影像上显示的磨玻璃特征更为明显,局部病灶此种现象更为突出。因肺部磨玻璃结节同早期肺癌关联密切,故需采用CT检查,以为肿瘤性质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近年来,CT影像学技术渐趋完善,临床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有了更深入的关注,患者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临床探讨的重点,故依托CT影像技术,对肺部磨玻璃结节征象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传统意义中的支气管肺泡癌按原位腺癌症、微浸润性癌症,浸润性癌症三类予以划分。不典型性腺瘤样自癌症范围中去除,而浸润性前病变在此范围中纳入。就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划分展开分析,磨玻璃结节,特别是病灶性的病理类型,又可按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癌、浸润癌三个重要类型予以划分,但在工作过程中,尚无统一标准,故因其风险性更高,更需加大鉴别诊断力度,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5]。

本文结果示,以病检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高分辨率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的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8.33%,提示此影像学方法可作为术前有效的诊断技术推广应用。分析采用高分辨率CT可对良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鉴别的原因,为在运用高分辨率CT进行检查时,肺部磨玻璃结节病理性质不同,其所呈现出的影像学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①病灶形态:对于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而言,其病灶形态以类圆形、圆形多见,而对于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以不规则状态多见。本次研究中,良性结节类圆形、圆形占比为60.00%,高于恶性结节的24.00%。在应用高分辨率CT对肺磨玻璃结节进行评估时,若病灶形态经观察为不规则状,需结合其他征象以及患者在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做出评估工作,以对有无罹患肺癌进行确定。②病灶界面: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边界模糊征象率高于恶性,本次研究中,良性结节边界模糊占比为70.00%,高于恶性结节的14.00%。对原因展开分析,因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在增长速度上相对呈较慢显示,病灶边缘分布的肺组织易有假包膜形成,故对于良性患者,多有边界模糊的征象伴发。而与之不同的是,肺癌因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均较快,与肿瘤边缘分布的肺泡易突变,故同正常肺组织间有清晰边界形成。③病灶密度:病灶有无实性成分分布,是主要对肺部磨玻璃结节密度产生影响的原因。本次研究中,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实性占比高于恶性,良性患者中,以纯磨玻璃结节为主,而在恶性患者中,此类结节占比较少,通常以混合磨玻璃结节多见。本次研究中,良性密度为单纯型占比为100.00%,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的28.00%。④囊状透亮影:本次研究中,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伴囊状透亮影率为20.00%,低于恶性结节的70.00%,分析原因,可能为同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比较,恶性患者机体支气管等组织受肿瘤迅速浸润、增殖等刺激因素的影响较大,进而有扩张现象,造成有囊状透亮影出现[6-7]。⑤分叶征:本次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伴分叶征占比为20.00%,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的74.00%。故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在采用高分辨率CT进行检查时,如经筛查,得出患者有分叶征的情况伴发,需对恶性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分析良、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在此征象上有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与肿块在不同方向所呈现出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区别相关。对于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而言,其有相对较慢的肿块生长速度,而对于恶性患者来说,其生长速度呈较快显示,易因肿块组织在不同方向所呈现出的生长速度不一致,而有分叶征表现产生。⑥毛刺征:本次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毛刺征检出率为30.00%,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的72.00%,对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毛刺征检出率高的原因展开分析,为周围组织表现为向肿瘤进行排列的情况。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血液供应呈较丰富显示,病灶邻近区域有较多的新生血管生成,小淋巴管、小血管等组织可表现为沿肿瘤方向进行排列的现象,进而促毛刺形成,组织呈现出炎性或癌性浸润。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灶邻近区域分布的小淋巴管、小血管、小支气管等组织易受炎性、癌性浸润机制影响,进而有毛刺产生[8]。

在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时,应用高分辨率CT影像学技术,优势包括: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采用高分辨率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有较高的效率。因仅需扫描成像,以及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重建,即可对诊断结果予以明确,此种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为对鉴别肺部磨玻璃结节病变性质提供了良好依据。②诊断准确性较高,在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时,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以此为参考,对高分辨率CT检测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示其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具较高水平[9]。运用CT进行检查,可防范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丧失,也可在初筛患者中运用,即经CT检查,可依据患者所呈现出的病灶边界特征、形态、是否存在毛刺征等征象,来对病灶性质作出初步评估,进而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10-11]。③具无创性,在采用高分辨率CT进行检查时,具有一定无创性特征。就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来讲,在采用高分辨率CT进行检查时,未对组织构成损伤,患者依从性良好[12]。④具可重复实施条件,在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时,恶性患者需定期安排复查,以对病情的进展进行掌控,相较其他方法,运用高分辨率CT方便开展复查工作,患者有较高的满意度,与现代医疗服务理念契合,即通过改善患者检查体验,使检查效率提升,并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加之无创、用时短,可对患者需求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同时,通过明确病理性质,可指导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运用高分辨率CT实施检查,在对良、恶性进行鉴别时,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依据病灶界面、密度、囊状透亮影、分叶征、毛刺征CT征象,为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猜你喜欢
征象高分辨率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基于GEE云平台与Sentinel数据的高分辨率水稻种植范围提取——以湖南省为例
高分辨率CT+人工智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基于异常区域感知的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配准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