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2022-11-27 01:15李元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运动

□李元博

公共体育服务是新时代下,我国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基层体育建设,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于社区体育工作的重视。在数据信息服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整合和管理,为社区体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社区体育快速兴起,支持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一方面,社区体育建设可以直接促进人们对于健身和运动的认识,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体意识。让更多的人热爱运动,提升自身,改掉不良的运动习惯和不规范的运动行为,还可以放松心情,缓解人们的压力,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使得运动体育深入人心,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中央多次强调“全民健康”工作任务的重要性,为加强我国体育事业的建设,和全民健康事业的推进,社区体育工作必须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落实。要加强对于体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促进形成城市体育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随着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更加丰富,固有的运动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提高社区体育运动的水平。新时代下,社区体育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设施器材不完善。部分卫生、体育部门对于公共设施的统筹规划不规范,导致部分社区存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半数以上的公共运动设施未完全对居民开放,很多大型运动场地也因缺少整合配置,存在较高的空场率[2]。一方面,很多人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而逐渐削减了健身热情,对于全民健康工作的开展来说是一种阻碍,不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很多不合理的运动项目的开展也给体育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在运动场上大妈们跳广场舞,外放的、噪杂的音乐对于想要健身的人们来说也同样是一种负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的频率。另一方面,由于建设设施和场地的受限,很多热爱健身的人们选择有偿的健身馆等场所进行锻炼,虽然也可以带来很好的健身效果,但这不可否认是因为社区体育工作安排的不合理而导致的资源上的浪费,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体育建设对该种现象加以避免。

(二)影响号召力不强。一是由于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统的传播模式已经不能够给社区体育的宣传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难以解决社区体育的现实困境。传统模式下,对于体育运动的宣传工作还处于文字传播和海报宣传上,很大程度上使得全民强身健体成为了口号和标语,并不能够很好地得以推行,所以体育文化宣传单位要一定程度上重视对于新媒体的运用。二是虽然相较于传统广播、电视、海报等传播方式而言,新媒体的方式更广泛。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大众传播和受众的角色的交替,逐渐形成了“受者本位”的传播方式,这样的转变让用户对于媒介的使用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而造成了传播者更注重受众心理,迎合受众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的情况出现。同时,碎片化、零散化的网络传播造成了受众对于享乐主义的追捧和认同,使得受众慢慢沉溺于被动的知识积累,而渐渐失去了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再关注于运动与健康,而是过度关注娱乐性的新闻信息。三是由于缺乏相关引导,社区体育健康目前还停留在老龄化的层面,很多青少年对于运动健康的认识不够,进而造成对社区体育建设的严重束缚和局限。

(三)缺少专业指导。当前,由于缺少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参加体育健身的社区居民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由于对设施的不了解,不能对于健身设备充分、合理地运用,使得很多居民健身方式出现严重的错误,导致健身效果不佳。对于未能贴示使用方法的健身设备,很多居民不能进行理解,运用错误的方式进行使用,既浪费了活动资源,又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二是有时非专业性的使用会带来危险。例如,未能及时了解设备的承重性,居民在荡秋千时致使锁链断裂而受伤的案例近年来时有发生。这样不科学的锻炼方式不仅会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还会使得健身器材损坏,给后续的维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是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很多喜爱运动的人不能拓展运动方式,只能进行单一的运动。目前,很多居民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还是更多的出于自身的兴趣所在,对于丰富的健身方式了解不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社区体育的专业指导,提升体育运动的科学性。

(四)缺乏技术支持。最近几年,数据计算和云分析的火热发展理论上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但是居民们对于运动群体的寻找和运动活动的参加仍没有实现智能化,而是还通过线下的低效率的方式进行着[3]。一方面,没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居民没有办法及时对于运动项目进行预约,导致很多时候空场地和场地过于火爆等情况的发生。并且对于很多不能够找到组织的运动爱好者,没有技术支持,就会使他们形单影只,运动热情大大削减。另一方面,缺少数据技术支持,很多运动竞赛的开展会受到阻碍。目前,竞赛的组织还是通过居民自己线下的联系,并没有形成快捷的体系和机制,如果能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对于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解和整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预告的发布和传播,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竞赛组织的效率,提高大众对于社区体育竞赛的参与度。

二、大数据时代下社区体育发展的新突破

(一)完善资源配置与管理。一是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加强对于数据信息处理方式的运用,对于社区体育建设而言,通过大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有效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分析,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体育部门应该理性分析市场供需关系,对于运动装置和设施进行合理的分配、精准的投放。二是注意对社区的运动场所进行实际的调查工作,通过大数据的后台处理,实现对场地使用时间的合理统筹与规划。在详细进行实地的勘测与调查之后,可以利用整体的数据分析进行动态管理,对于高峰时段和低峰时段进行合理地预测,最终生成详细的数据报告提供给社区居民。同时,要合理规划对于空场时间的利用,可以适当组织群众进行运动竞赛,侧面推动社区体育的宣传工作。三是对于设备的维护修缮工作相关部门也需要加以重视。可以建立相关的管理平台,对于每个运动的设备实行严密的监控,及时对于有问题的装置进行检修,对于恶意损坏装置的居民进行追责,以确保装置的完备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二)利用新媒体增强传播。对于居民不能及时了解运动设施使用方法而造成运动效果不佳,甚至受伤的问题,社区体育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体育传播工作,必要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当前情势下,人们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体育宣传部门可以根据附近社区居民对于不同平台的选择性接触进行判断和利用,针对不同平台的特性对于社区体育运动进行宣传。例如:对于快手、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应该注意利用对于快节奏、高度理性化的传播方式的掌握,在传播速度得到保证的同时,不让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建设产生片面化的认识;对于贴吧、豆瓣、虎扑等兴趣部落平台,要注意对于发布时的部落和群组选择,在信息发布时要注意提高信息与受众心理、地域上的接近程度;对于微博、微信等更加全民化的信息化发布平台,要注重消息发布的功能性,利用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等传递的信息会有更强的权威性,所以可以利用此类平台发布一些重要的通知和内容。同时,在丰富传播方式多样性的同时,还要注意传播内容的影响。当前,很多居民刻板地以为社区体育的受益人群是中老年群体,实际上,社区运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建设,是以涵盖全年龄段的人群为目标的[4]。所以,在进行社区体育宣传时,要注意吸引青少年居民的关注,号召全民运动,实现全民健康。

(三)引进体育专业人才。专业的体育技术的支持,能够有效解决居民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方面,对于实际运动技术问题,专业的体育人才能够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方案指导。同时,注重对于体育健康专业人才的引进,实现“体医一体化”,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向居民提供更精准的运动建议,促进居民更科学、更有效地锻炼。例如,在社区开办运动健康讲座,向居民普及运动项目所对应的运动效果,身体状况良好的居民可以适当进行强度较大的户外运动,而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讲,慢节奏的有氧运动会更合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于管理人才的引进,促进社区方面对于运动群体活动和组织的规划。这样能更进一步增强运动群体的粘性和生命力,能够进一步切实提高人们对于社区体育的参与度。

(四)促进社区体育智能化。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工作,对于网络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更加重视,在社区体育工作开展中,大数据的处理方式也非常重要。一方面,通过信息的分析和比对可以有效掌握居民的体验数据,有利于后期设计出个性化、差异化的运动方案。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处理,录入每个人不同的运动信息,针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测算,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举办不同项目的比赛。同时也能对不同时间段人们的运动频度进行清楚地认知,对该社区居民的运动量和身体素质情况进行高度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运动设施的集中管理,实现居民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模式。建立高效的手机软件,使得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的形式进行线上的预约,不至于出现设施爆满或空场的情况出现,也方便居民对于运动设施的开设进行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重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做到完善资源配置和管理、利用新媒体增强传播力、引进专业体育人才、促进社区体育服务的智能化,从而推动社区公共体育建设的质量,使得社区体育保持良好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运动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