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探析

2022-11-27 10:30荣红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民营企业有效性

文/荣红(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由过去的有益补充转变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很多民营企业在不同领域均处于行业的前列。但是其中也不乏一部分民营企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和急需改进之处,例如,投资约束、融资困难以及内部缺失等多种问题,其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并且成了制约民营企业有序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界定及价值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

COSO委员会于1992年对内部控制作出了界定:企业内部控制会受到企业人员及相关机构的影响,例如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在职人员等,是基于法律法规基础上旨在保证企业经营效率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过程。2008年,我国针对此制定并出台了《基本规范》,其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工作人员与机构为顺利实现目标控制而实施的过程[1]。换而言之,内部控制是为保证公司运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同时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在于内部控制目标,所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为:在实现企业合理目标的同时提供一定的保证就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控制所能够提供的保证程度越高,其内部控制有效性就越强。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

第一,有利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促进各部门职能与人员的合理分配,在保证内部控制协调性的同时强化内部考核,明确企业各部门和员工的责任,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和长期发展。

第二,是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使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调整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灵敏性。

第三,规范企业部门与人员的行为,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形成多层次的经济业务办理与合理分配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只有企业员工的权责得以明确,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

(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一项控制工作的开展都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但也会因纠正活动中的偏差而产生一定的收益。所以基于经济的视角而言,当内控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时,就具备一定的价值[2]。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因规模大小不一,其控制系统所需承担的费用也有所不同,所以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实践中构建起与成本效益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

2.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所谓不相容职务实际上就是某项业务的授权、批准、执行以及监管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由不同的部门办理。但是因民营企业的规模及人员有限,很难做到专职专人,因此提高对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出纳人员不得担任稽核、档案保管员以及债权债务登记工作,记账人员需要与经济业务事项审批人员、财务保管人员以及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相分离,并相互制约。

二、影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组织架构的划分

一般来说,民营企业的组织架构分为两个部分,即治理架构与内部机构设置。其中,治理架构指的是企业的权利分配架构,例如,经理层以及高层管理者等掌握企业的运营。通常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期间,治理机制主要负责内部控制的统筹调度,如,董事会负责战略内部控制的管理与决策,管理层负责领导内部控制的运营等,可以说组织架构决定了企业的层级划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从制定决策到落实的整个流程架构,并对内部控制的稳定运行及权责分配带来影响。

(二)内部控制思想

民营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内部控制的构建情况,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或认识上产生误差,就会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岗位层级以及权责划分等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在企业的运作中很难实现对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甚至还会存在“失控”现象[3]。企业的预算制度、风险管控以及成本控制等都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来实现的,一旦内部控制“失控”,那么企业的运营风险就会大幅增加,同时企业亏损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

(三)审计工作效率

因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来负责相应的监管工作,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符合相关规定,并在落实各项计划与决策的同时,将企业经营期间的实际情况反映给管理层。由此可知,审计工作效率的优劣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决策计划的落实,一旦审计工作受到阻碍,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评价。

(四)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其中,专业技能是决定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履行各项职责的标准,职业道德则决定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可以说,人员素质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过程中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能力和对待内部控制的态度上,并且会对内部控制战略及方法的构建造成直接影响[4]。而从基层员工的角度来说,其能力不仅能够影响内部控制的落实,还会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发挥造成影响。因此,人员素质对于企业内部环境而言非常重要。

三、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偏低,对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企业当中,人不仅是最主要的资源,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内控要素。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所以在人员配置方面就无法像很多大型企业一样既保证所有人各司其职,又保证专业与岗位对口,普遍存在的是身兼数职的现象,导致在岗位设置上缺少一定的牵制性。例如,出纳在管钱的同时还兼任管账甚至管物,这样的现象严重违反了财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并且还存在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因亲属关系而进入企业会计团队,这些会计人员因缺少专业的财务知识,法律意识过于淡薄,造成内部控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此外,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但因在工作中未做到对知识的更新和对业务的不断学习,导致在进行账务处理时经常出现违反新会计法要求的现象。

(二)会计信息资料造假现象严重

其实很多企业的会计报表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因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某一目的会故意扭曲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所以会计信息失真以及会计资料造假现象成为全国性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资料失真、造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尚未意识到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从而忽视了财务制度所具备的强制性,以侥幸心理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报虚数,以此来实现偷税漏税的目的。第二,对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自己的企业,只要不出现资金流失就可以,报表就是给其他人看的,没有认识到准确的财务报告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风险评估意识淡薄

目前,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呈现出单一、封闭的特点,并且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所有权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所以想要通过董事会对企业管理及经营展开监督与约束就显得异常困难。这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就难以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一言堂”现象也会致使企业的经营决策缺少公平性和民主性,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其所具备的作用和价值也得不到发挥。在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与财务管理不可避免会面临诸多风险,加上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强,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或者风险防范机制,一旦风险来袭就会表现出束手无策的现象。

(四)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

合理有效的监督是保证公司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目前,很多企业的监督工作都是通过内审机构进行的,而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内部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执行情况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管,所以在公司内部控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在内部监管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例如,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审计部门缺少独立性等,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无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管,甚至还有些民营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空缺。

(五)信息与沟通系统不完善

缺少健全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企业构建信息与沟通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收集、传递与处理内外部信息。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合理与否,能够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产生影响,所以完善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5]。但是,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重要信息都握在大股东手中,小股东所掌握的信息较少且意义不大,所以在利用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大股东鲜少会考虑小股东的利益。加上股东与员工之间基本上没有任何沟通交流,所以员工也很难了解企业的发展政策及措施,致使员工对企业的服务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四、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一)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对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人员和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所以无论对物进行控制,还是对财进行控制,其关键点都集中在人这一方面。如果控制主体无法真正理解受控对象的思想状态,那么就无法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控制目标也难以实现。另外,内部控制的目的最后都会体现在人员的行为上,所以只要人的行为符合规范,那么所谓的行为控制则显得没有必要,但如果其行为不合规,就必须对这一行为加以规范和控制。所以,一方面要提高民营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让其明白这种会让自己感受到办事、花钱不顺手的制度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降低风险,才能够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入正轨,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在提高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同时,不仅需要注重企业会计人员对专业知识和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对于道德来说,是需要理念、自律、传统及教育的力量共同维系的,所以想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在民营企业有效落实,道德自律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是否有效,取决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水平的高低。由此可知,提高企业会计工作团队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根本,更是企业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保障。

(三)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风险评估意识

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形成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共同组成的内部治理结构,确保企业的控制权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对大股东具有绝对控制权的现象进行改革,明确股东、经理层、董事会及监事会之间的权责划分,在切实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展开全面监管,避免因管理人员决策失误而引发风险[6]。另外,还可以采取职业经理人模式进行管理,既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还能够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提高民营企业的风险评估意识。提高企业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并做好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分析方法,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良好的风险分析及管理机制,在降低企业风险的同时保证企业的稳健运行。

(四)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监管有效性,所以,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但需要注意的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需要遵守独立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对于内部审计而言,独立性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财务、业务和稽核等方面的独立,要做到工作、人员及经费相互独立。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对此给予绝对的支持。在促进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管理上而非停留在差错防弊阶段,并且在审核检查期间,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转变自身观念,将企业内部检查、评审、预测、分析等工作放在首位,推动内部审计职能由传统的防错转变为服务,从而推动内部控制机制的有序实施。

(五)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

建立健全的信息和交流体系,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所以,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积极地开发和运用信息系统,在保证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重要信息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从而达到公司的管理和控制目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组成了企业信息体系,因此,想要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就必须保证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并在企业内外部之间实现有效的纵向、横向以及内部交流,清晰地界定企业全体成员的职责。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民营企业想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内部控制并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应对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影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提高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从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对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风险评估意识;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民营企业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