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境探索

2022-11-27 10:30王革英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制度

文/王革英(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信息化的使用。

因此,企业首先要明确信息化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从而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关的应用。其次,企业要及时明确自身信息化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升工作质量。最后,企业要不断加快内部信息化建设,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应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对财务工作方式的影响

(一)财务功能不断扩大

目前,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财务方式开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新的财务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如今财务的职能已经不仅仅在于企业财务的处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监督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对于财务部门的信息更加看重,对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也更加深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进一步提升。

在目前的企业财务工作中,由于利用了信息化技术,使得一些财务核算和数据统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利润空间的提升[1]。企业收入的增加不仅仅能够增加企业工作者的工资,激发企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生产购置更多的先进设备,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

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环境,在以往的工作中,为了进行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一般都会利用内部办公系统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同时方便信息传递。

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更加便利,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也更加完善。随着数据共享更加便利,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也在不断增强,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营销渠道,增强了企业的实力。目前,大部分企业开始全力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许多高端技术方面的建设还不充足,因此,企业要保证信息化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工作者水平的培训提升,保证企业发展的质量。在创造良好环境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网络化水平,使其在相应的实践中不断地成长发展。

(三)对企业财务收益的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其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获得收益,所以就要不断地创新自己获得收益的手段,提升自身实力。传统的财务模式很难做到信息的有效共享,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发展中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影响企业对时机的把握,导致企业遭到损失。

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收益,都将企业财务的创新作为重要的改革途径,希望通过财务的有效变革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从而优化企业的发展结构,促进企业财务效益的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时代发展潮流中的一部分,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脱离发展,也没有哪个企业可以独善其身,当旧的发展模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时,就要进行快速有效的变革,从而继续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当前,企业想要不断增加财务收益,就必须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使用进行创新,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使用,不断促进财务工作方式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水平不高

在企业的发展中,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企业仅仅进行信息化的硬件建设是不够的,要保证信息化建设作用的发挥,就必须通过专业的人才来进行信息化的使用,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中,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由于信息化发展的时间较短,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全面,对于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能力也不够,导致在信息化的使用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另外,企业管理者对于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也影响了企业人才素质的提升,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不能及时发挥人才的作用,必将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质量。

(二)管理交流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在企业发展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只有保证部门的各项工作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企业不同部门的独立性较强,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往往会导致沟通机制不完善,影响了沟通的质量。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足,就会导致在工作开展中形成一定的障碍,造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增加,阻碍了内部资金和信息的共享。

(三)财务管理有效性、科学性不足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品牌之间的竞争,更是内部发展结构和内部管理之间的竞争。要保证企业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地加强企业内部的科学化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和质量,就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提升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提升相关工作质量。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大部分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够及时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导致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四)企业管理人员对内控制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容易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升,在众多实务管理上的理念仍然落后。近些年,我国经常出现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当导致企业出现管理失误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另外,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工作作风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责任心有所下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利益,对于具体工作的监管并不到位。比如,在工程建设中,对于工程内部风险的控制就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工程安全,才能保障建设人员的安全。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于相关工作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危险。

(五)组织制度建设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信息的流动变得越来越普遍,对于企业的挑战越来越多[3]。对于企业自身来讲,社会挑战的增加,首先带来的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化。一个组织要正常、高效地运转,离不开强大的制度制约。就我国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大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定,但是执行力十分有限。到了基层的子公司、分公司,总部制定的相关要求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加之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各个子公司、分公司并不能完全依据总部制定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所以各大企业逐渐都带有了许多地方“特色”,导致工作出现问题。从根本上讲,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不完善和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造成的。组织内部的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就会导致各个子公司、分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不统一,极大地增加了各个子公司、分公司之间工作协调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运行的风险,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合理

各大企业针对自身的内部控制都有相应的机制要求,但是制度的遵守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来监督,只依靠企业工作人员自身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各大企业普遍存在制度建设强但是监督措施弱的情况,这是极为不利的。没有惩罚措施,员工在犯错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处分,这样对于其他员工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对于犯错的员工来说也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同样,员工表现优秀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极大的打击,对于员工往后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合理是目前各大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路径

(一)升级信息系统,夯实转型基础

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就必须及时地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财务数据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以往的信息服务中,一般的信息系统只是用于数据的汇总和核算,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工作者的数据核算效率,但是在具体的数据分析中,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因此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通过信息系统的转型升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优化和丰富系统的模块,从而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要不断促进信息化系统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从而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企业要加大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投入,通过科学的计划快速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速度,为企业的财务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目标实现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下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工作质量。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同样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在企业发展中,不同部门的目标在整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但是从不同部门的角度出发,各自的目标又是不一致的,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而增加企业内耗,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不断促进目标的统一和实现,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要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质量,就必须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专业的操作,这就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4]。企业要加强对于信息人才的招聘,通过定期的信息化培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积极为高校提供人才实习的机会,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机制的了解

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企业要加强内部工作的管理,就需要不断促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了解,从而利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首先,企业要积极鼓励员工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其次,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解放工作人员的思想,不断释放工作活力。最后,企业要建立、完善培训机制,通过有效的手段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制度建设

由于我国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企业在进行组织制度建设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企业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总体制度的情况下,依据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制定单独的制度要求。只有建立属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制度,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内部事务的快速解决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制度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必须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在全面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在进行制度制定时尽可能要求相关的管理层参加,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六)落实企业内部机制监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企业在制定相关的制度之后不能有效地遵守,那么制度建设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5]。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应,而保证制度效应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健全内部机制以控制监督。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违纪问题进行监督和调查,对于企业内部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这样才能对错误的行为进行遏制,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5]。另外,企业内部机制运行顺畅也更有利于企业各项事业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的效益增加。

四、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保证企业的正向发展,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积极研究探索解决企业内部问题的方法,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保证,尤其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是企业必须不断发现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关链接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与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的目标与职能、估价的概念、市场风险与报酬率、多变量与因素估价模型、期权估价、资本投资原理、资本预算中的风险与实际选择权等。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