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2022-11-27 21:52张绍云
养殖与饲料 2022年1期
关键词:衣原体公猪猪群

张绍云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 666100

1 流行特点

各品种和日龄的猪均易感,主要危害妊娠母猪和仔猪,发病率为5%~95%,初产母猪的流产率以及断奶仔猪的病死率分别为40%~90%、20%~60%[1]。成年母猪感染后多呈潜伏性经过,流产的胎猪、胎盘和胎液含毒量最高。猪群一旦感染衣原体,则难以根除,痊愈猪群会长期带毒和排毒,给猪场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猪场内被病原感染的老鼠、蚊、蝇和鸟类也能成为传染源,病猪通过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流产胎儿、胎衣和乳汁长时间排毒,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的环境,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其它猪只,或者经交配感染健康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往往呈慢性经过。猪群拥挤、猪舍通风不佳、饲料营养配比不当或在其他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均能诱发本病;也可呈急性暴发流行,表现为急性经过。

2 临床症状

2.1 仔猪发病症状

仔猪感染衣原体,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颤抖,眼结膜潮红,眼睑红肿外翻,羞明流泪,眼角伴有大量分泌物,鼻孔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腹泻、脱水严重,生长发育不良。部分发病仔猪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关节炎的症状或者出现兴奋尖叫、转圈、盲目冲撞或倒地后四肢划动等神经症状。

2.2 母猪发病症状

母猪感染衣原体,往往呈隐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妊娠母猪常在妊娠后期突发流产(流产胎儿水肿、出血)、早产以及产死胎或弱仔(头部、腹部和四肢皮肤广泛性出血,无力吮乳,成活率极低)。胎衣气味腥臭,呈暗红色,且伴有干酪样或钙化物质分布,呈黄白色[2];个别流产母猪会出现眼结膜炎和关节炎。

2.3 公猪发病症状

公猪感染衣原体,通常发生睾丸炎(睾丸肿大、质硬)、尿道炎,精液量少且伴有血丝,精液品质下降,阴茎体上有颗粒样物质凸起,呈红色或白色,部分发病公猪出现关节肿胀等病症。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仔猪可见气管、支气管存在大量黏液性分泌物,关节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肠道黏膜出血,内容物稀薄且红染,脑脊液增多;病死母猪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子宫,子宫内膜水肿、出血,有坏死灶,流产胎儿的头、胸部皮下有凝胶样物质浸润;病死公猪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剖检病变主要集中于生殖器官,睾丸肿胀、变硬,阴茎出血、水肿或坏死,尿道上皮脱落、坏死,输精管出血。

4 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猪衣原体病,具体确诊应结合实验室诊断,鉴于临床上普通实验室分离衣原体相对困难,当前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血清学检查,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能够快速做出诊断,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率高(90%以上),则表明猪场感染了衣原体。

5 综合防控措施

确诊本病后要及时隔离病猪,采用3%氢氧化钠溶液、5%来苏儿溶液对猪舍及周边场地进行严格消毒,每天1 次,连用1 周,同时收集死胎和胎衣实行无害化处理,淘汰隐性感染种公猪。发病种猪肌内注射10%强力霉素注射液,剂量为20 mg/kg,2次/d,连用3 d;新生仔猪发病可肌内注射1%土霉素注射液,剂量为1 mg/kg,1 次/d,连用1 周,重症仔猪应及时补液,耳静脉注射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

猪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慎重引种,避免衣原体病传入本场。确需引种时一定要严格检疫,隔离饲养至少15 d,确定无病或没有隐性感染者才能混入大群饲养。针对种猪应强化定期检疫工作,保证种猪健康无病才能配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给予猪群全价优质配合饲料,增强机体抗病力,保持猪舍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避免饲养密度过大,最大程度上减少猪群应激[2]。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猪场车辆、人员进出时以及产房、圈舍要严格消毒,保持猪场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场地内的污物和粪便,消毒后进行堆积发酵。驱除猪场蚊、蝇,防止猫、鼠、犬等其他动物进出养殖场,采用防鸟网隔离鸟类。针对猪衣原体阳性场,可在母猪配种后1~2 个月,间隔10 d 肌内注射衣原体灭活疫苗2 次。此外,鉴于导致猪发病的衣原体种类颇多,故在做好猪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猪衣原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离并研制疫苗,能够更好地防控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猜你喜欢
衣原体公猪猪群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种猪选育中的“家系”问题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动物衣原体病疫苗研究技术及应用进展
如何调教种公猪
别把支原体感染当感冒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