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怎么养宠物狗与宠物猫

2022-11-28 03:14撰文吴钩
艺术品鉴 2022年28期
关键词:绢本宠物猫捕鼠

撰文=吴钩

对页南宋 李迪《猎犬图》绢本设色 册页 27×27cm 故宫博物院藏

钩叔(笔者)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养猫,也养有狗。当时的农村人不会拿猫狗来当宠物养,那时候也没有“养宠物”的观念,人们养猫是为了捕鼠,养狗是为了守夜。今天的城里人,基本上都是将猫、狗当宠物养了。

养宠物的历史其实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人类对猫和狗的驯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猫、狗被人类选中饲养,还是因为猫有捕鼠的技能,狗有守夜、狩猎的技能。

在经济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不可能有闲工夫养一只宠物来争夺有限的口粮。别看今天的欧洲人将宠物狗当成家庭成员来看待,在中世纪,欧洲人养狗同样是出于功利性的需要。

13 世纪的欧洲哲学家大阿尔伯特警告说:“如果想让狗看好门,就不能给它喂人吃的食物或者经常爱抚它,否则狗在看门的时候,总是一半心思在向主人讨好吃的。”宋朝的文化人说猫“知护案间书”,想一想,猫怎么“知护案间书”?你一定想到了答案,是的,那是因为猫会捉啃书周围的老鼠。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猫可以保护教堂的圣餐,也是这个道理。

《原来宋朝这么有趣-日常不寻常》作者:吴钩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3月ISBN:9787559835031字数:43千字

本页北宋 苏汉臣(传)《冬日婴戏图》绢本设色 立轴196.2×10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页上图:(传)唐·周昉《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 46×18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宠物猫与宠物狗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事情了,而且首先出现在有闲有钱的阶层。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贵族中才开始流行饲养宠物,并慢慢扩展到平民阶层。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饲养宠物狗的呢?根据现有的史料,最晚在唐代,小型观赏犬已经成为贵妇圈的宠物。唐代的周昉在他创作的描绘唐朝贵妇生活的《簪花仕女图》中,就画有两只小巧玲珑的宠物犬。这种小型观赏犬叫“拂菻狗”,又名“猧儿”。唐代初年从西域高昌传入我国。

当时的资料是这样记录的:“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这种宠物狗在当时极其名贵,只有宫廷贵妇才能养得起。

到了宋代,养宠物狗的时尚不再限于贵妇圈,民间也有许多人将狗当宠物饲养。

《宋史》的《孝义传》里记载有一则趣事:“江州德安陈昉之家,有犬百余,共食一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你看,这家人养的狗真的很有情意,吃饭的时候,如有一条狗不来,其它的狗都不肯吃饭。这个养了一百多条狗的人家,恐怕不单纯是出于实用目的,应该是对狗有特别的感情。

洪迈在《夷坚志》里记载,宋朝有个叫员琦的人,“养狗黑身而白足,名为‘银蹄’,随呼拜跪,甚可爱。忽失之,揭榜募赎。”这条“甚可爱”的小狗有天丢失了,主人还贴出启事,悬赏寻找。显然,员家是“铲屎官”这事是实锤了,他们已经把银蹄当成宠物来饲养了。

我们在宋人的诗歌里也可以找到宠物狗的踪影:

春暖花开,小狗靠着栏杆舒舒服服地睡着了——药栏花暖小猧眠,雪白晴云水碧天。小狗懂得迎接门外的客人——猧子解迎门外客,狸奴知护案间书。小狗白天趴在珠帘下睡着了——昼下珠帘猧子睡,红蕉窠下对芭蕉。春天,小狗因为天气暖和显得精神,沿着台阶跑动——猧儿弄暖缘阶走,花气熏人浓似酒。

下图:唐·周昉《簪花仕女图》中两只小狗

本页左上:宋 佚名《秋庭乳犬图》绢本设色 团扇 24.2×25.4cm 上海博物馆藏

右上:南宋 佚名《秋葵犬蝶图》绢本设色 团扇 24.5×24.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下图:南宋·毛益(传)《萱草游狗图》绢本设色 册页 25.3×25.7cm 日本大和文华馆藏

你看,诗人观察到生活里狗的各种情态,把它们用诗句记录下来。从诗句里的“猧子”“猧儿”来看,人们应该也是把它们当作宠物狗饲养了。

宋朝很“潮”。不但养宠物的人家越来越多,城市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异兽,无所不有。”市场上还有猫粮、狗粮出售:“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养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则供虮虾儿。”你看,宋朝市场上出售的动物食料已经分得很细,说明这时候民间的宠物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

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里的记录就更有意思了,书里的“小经济”罗列了杭州城的各种小商品与宠物服务,其中有“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猫窝、猫鱼、卖猫儿好理解,“改猫犬”却不太好理解,有宋史研究者认为,这很可能就是给宠物猫、宠物狗做美容。不要吃惊,据史料记载,宋人还会给宠物染指甲。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异兽,无所不有。”市场上还有猫粮、狗粮出售:“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养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则供虮虾儿。”

周密在《癸辛杂识》里,记载了女孩子们用凤仙花给自己指甲染色的方法。“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根据周密的描述,女孩子们用凤仙花的汁液给自己的指甲染色,这样染出的指甲颜色可以持续十来天。

吴自牧的《梦粱录》说:“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你看,宋人将家猫分成了两大类:捕鼠之猫和不捕之猫。猫不捕鼠而受主人“贵爱”,当然是主人将猫当成宠物来养了。

周密又说,“今回回妇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这是说,宋朝时的阿拉伯女性,她们用凤仙花的汁液给猫狗染色。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只有今天的“铲屎官”才会精心将他们的宠物猫、宠物狗打扮得漂漂亮亮,宋朝人也会这么做。

相比于宠物狗,宠物猫在宋人的生活里更加常见。在传世的宋人绘画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宠物猫的踪迹。宋人毛益所画《蜀葵戏猫图》中的白黄色猫儿,短脸、长毛,很可能就是“不能捕鼠,以为美观”的狮猫。

而另一幅宋画《富贵花狸图》上的猫儿,脖子上系着一根长绳,还打着蝴蝶结,显然主人担心它走失,并不需要它捕鼠。苏汉臣画的《冬日婴戏图》中的那只小猫,与小姐弟相嬉戏,生活闲适,体态可爱,肯定不是“苦命”的捕鼠之猫。

在宋人笔记中,也有宠物猫的记载。吴自牧的《梦粱录》说:“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你看,宋人将家猫分成了两大类:捕鼠之猫和不捕之猫。猫不捕鼠而受主人“贵爱”,当然是主人将猫当成宠物来养了。

《梦粱录》里提到的“长毛,白黄色”的“狮猫”,应当是宋代最名贵的宠物猫了吧。相传秦桧的孙女就养了一只“狮猫”,极宠爱。明人思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记述说:“桧女孙崇国夫人者,方六七岁,爱一狮猫。亡之,限令临安府访索。逮捕数百人,致猫百计,皆非也。乃图形百本,张茶坊、酒肆, 竟不可得。”

这个故事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记载得更详细一些。“其孙女封崇国夫人者,谓之童夫人,盖小名也。爱一狮猫,忽亡之,立限令临安府访求。及期,猫不获,府为捕系邻居民家,且欲劾兵官。兵官惶恐,步行求猫。凡狮猫悉捕致,而皆非也。乃赂入宅老卒,询其状,图百本,于茶肆张之。”

秦家丢了一只狮猫,竟然出动临安府协助寻找,为此还抓了好些人,又画了狮猫的样子在茶坊、酒肆张贴。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固然可以看出秦家权焰熏天、以权谋私,但一下子能找到百余只狮猫,倒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宋朝临安城,养宠物猫的市民为数不少。

南宋诗人胡仲弓有一首《睡猫》诗写道:“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老鼠在家里上蹿下跳,偷吃东西,猫儿却在床上呼呼大睡,不管不顾。唉,奈何家人对猫儿宠爱有加,给猫买鱼喂饭,就好像是在养孩子一般。这首诗是宋人饲养宠物猫的生动写照。今天不少城市白领、小资甘当猫奴,将猫当成“儿子”养,现在看来,这种事儿在宋朝时已经出现了。

本页南宋 梁楷《狸奴闲趣图卷》绢本 33.2×185.4cm

对页宋 佚名《戏猫图》绢本设色 立轴 139.8×100.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宋朝人对猫非同寻常的喜爱之情——给家中的猫写诗、起名字。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一位爱猫诗人,不但养了好几只猫,而且写了好几首诗送给他的猫。

我们先来读这首《赠猫》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诗的意思是,我家贫穷,没办法每天给狸奴买猫粮,感到很愧疚。

还有一首《赠粉鼻》,也是陆游写给小猫的诗:“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飧睡锦茵?”“粉鼻”就是陆游给猫取的名字,这只“粉鼻”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陆游取笑它沾染上了朱门公子哥的毛病。陆游喜欢给他养的猫起名字,除了“粉鼻”,还有“雪儿”“小於菟”等等。

给猫起名字、写诗,说明陆游对猫有着不寻常的喜爱,想必已经将猫视为家中成员了。爱猫诗人陆游还写过另一首《赠猫》诗:“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诗的意思是说,我用一包盐聘回一只小猫咪,看着它成天在座椅上玩耍。诗中的“狸奴”,是宋人对猫的昵称。

本页左图:南宋 李迪《狸奴小影图》绢本设色 23.6×2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图:南宋 佚名《富贵花狸图》局部

另一位宋朝诗人黄庭坚也写过一首《乞猫》诗:“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意思是说,听说朋友家的猫即将生小猫,我准备买一尾鱼,用柳条穿着,聘只小奶猫回来。诗中的“衔蝉”也是宋人对猫的昵称。

请注意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一个动词:聘。“聘”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在宋朝,你到宠物市场买一只小猫,或者向亲戚、朋友、邻居讨要一只小猫,这就叫“聘猫”。聘猫是要用“聘礼”的,陆游聘猫用的“聘礼”是一包盐;黄庭坚聘猫用的“聘礼”是一尾鱼。浙江绍兴人聘猫用苎麻,温州人聘猫用盐醋,广东潮汕人聘猫则用一包“红糖”,这一“聘猫”的习俗,直到20 世纪80 年代,钩叔老家一带还保留着。

但宋朝人想领养一条小狗的话,就不用说是“聘狗”。这体现了宋朝人对猫的态度和对狗的态度是有着微妙差异的。一个“聘”字,让人觉得在宋朝人的观念中,猫就如一名新过门的家庭成员,而不是一只畜牲,所以才不能随随便便地要过来,买回来,而是要“礼聘”过门。

猜你喜欢
绢本宠物猫捕鼠
捕鼠记
喻天柱作品
捕鼠能手小花猫
养猫,在室内就好
《鹿鸣》绢本设色
科学家发现宠物猫忽视主人原因:猫系自我驯化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丁学军作品
太阳能电子捕鼠猫
美国儿童画赏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