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水军”的人

2022-11-28 20:56苑苏文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43期
关键词:水军真人账号

苑苏文

当记者需要演技,业内叫“暗访需要”。那天,在一名检察官的启发下,我在某二手平台搜到一个“水军头子”,加上微信后,我的表演开始了。

我的人设是公关,需要为朋友的视频购买数据。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小伙子的声音,他坦诚地告诉我,点击和评论是刷出来的,不代表真实的影响力,如果想火,要向平台购买“真正的推广”。我表示自己就想买点点击量,他回复说这个最便宜,“约等于不要钱”。

两小时后,假流量来了,视频有了100条看起来认真且诚恳的评论,10万点击量——点击量是赠送的,博主涨了1000个粉丝。这波假流量价格不超百元,其中评论是最贵的,“真人手打,每条3角”,围绕我给定的方向进行评论。

“负面的,骂人诋毁的不行。”小伙子“自我审查”起来,忌惮卷入“网暴”风波里,据说在某个著名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前可以买到负面的评论,但现在那个平台管得严,基本上没人开展这类业务了。不过只要规避风险,夸奖可以为所欲为:100个看起来很真实的账号,对一条随便拍摄的乡村景观视频由衷地夸赞着,仿佛真的沉浸其中。

那些刷评论的账号看起来很“专业”。少数看得出是“僵尸号”,没什么原创内容,但还有一些看起来的确就是真人的社交账号。他们中有中年的农村阿姨,晒了几十条孙辈和狗,有农民工晒木匠活,还有进场打螺丝的年轻人拍视频倾诉苦累。

互联网自由连通所有处境、身份的人,是几乎没有沟通成本的场所,也正因此反射出残酷的价值逻辑。受访专家告诉我,一些网民称刷量行为为“网赚”,有专门的任务平台发布各种需求,比如在某平台注册新账号,制造关注量,当然还有围绕某个主题发布不少于多少字的评论。购买这样的一条评论,消费者花费3角,到操作者手上,只剩1角5分。

谁会赚这点钱啊?我感到很惊奇。专家却不惊奇,他表示,评论几百条就能赚几十块钱,这就是一天的饭钱。这番话让我感到羞愧,身在城市里的我已困在信息茧房里,忽略了这些网民的谋生与挣扎。但正是这样1毛钱的成本的水军评论,就可以输出刀尖般尖锐的诋毁,推动海啸般的网络暴力,伤害到真实的心灵甚至生命。这背后,也涌动着黑灰色的链条。

总有人以极低价钱卖掉自己的个人信息,利用这些身份信息,不法分子操控虚假的言论。在互联网这面镜子前,网络暴力即是復杂现实的苦果。

封面反馈

42/2022 总第1068期

@hey:能等到根治的那一天吗?网络暴力真的太可怕了,摧毁一个人轻而易举。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中西女中:一所百年女校的前世今生》

邻居奶奶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以前还留着上学穿的厚厚的长筒袜,现在接近一百岁了,还是那么知性优雅。(@吴萍)

猜你喜欢
水军真人账号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我国社交媒体账号的对外传播之道——以“人民日报”Facebook账号“特朗普访华”议题报道为例
资深“水军”揭秘行业潜规则
网络水军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水军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