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电视台特色栏目绽放“典籍之光”

2022-11-29 02:47
藏书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李太白国家图书馆典籍

本报讯(记者冯惠丽)近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推出的《典籍之光》节目吸引了一拨关注。该节目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2022 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片单“赓续中华魂”主题节目。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这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开播十年的老牌节目《春妮的周末时光》特别推出的精品力作,从 8 月6 日起每周六19:30 在文艺频道,周日13:05 在北京卫视播出。

汲取力量,绽放典籍智慧之光

该节目依托北京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古城的人文积淀和典籍资源,在国家图书馆近300 万册件珍贵古籍特藏中精选较具代表性的典籍,从典籍、人物、事件等多维度切入,绘制中华历史图谱。其中既包括旷世宏编《永乐大典》,被外国学者奉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也涉及诗歌史上的传奇人物李白和他的《李太白文集》、司马光耗时近 20 年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节目以四本典籍为脉络,带领观众探秘典籍蕴藏的闪亮故事、民族品格和思想之光,让典籍在新时代“活”起来。

据了解,为了对典籍进行科学专业的电视表达,《典籍之光》与国家图书馆达成合作,前期花费了半年时间,邀请历史、文化、科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严格把关、提供专业咨询,反复研究筛选、细致打磨节目中所呈现的典籍解读相关内容,力图精准展现和传递典籍中的先贤思想和人文精神,唤醒当代观众的文化自信。

同時,每期节目都将邀请专家学者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剖解各部典籍,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谢冬荣,展览部主任顾恒,中科院自然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柏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化学者赵冬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唐代文学常务领事钱志熙等专家都将在节目中露面。他们将细致解析古籍所反映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回应普通观众对古籍、对历史的疑问。强大的专家顾问团和嘉宾阵容,使得《典籍之光》的专业知识呈现得到保障,使典籍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在新一代中的传播与传承,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创新表达,让古籍更鲜活

节目,《典籍之光》更为注重文艺视角的置入、强调叙事话语的亲和与时代性的体现,以电视观众所熟悉的形态和表达,破典籍之题,以有效拉近观众与典籍的距离。每期节目中,主持人春妮都化身带领观众走入古籍世界的引路者,穿梭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典籍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解码,同时也以观众视角向学者发问,串联起典籍背后的历朝历代的多姿文化图景。

而文艺工作者的加入,则成为节目一大亮点。如《典籍中的李太白》一期,节目特地邀请了饰演李白三十年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一同走进国家图书馆,探寻被称为“中华文化之宝”的《李太白文集》蜀甲本。他在节目中也讲述了自己角色塑造的心路历程和他所理解的李白,帮助观众更深入地读懂李白的孤独与豪迈。

据悉, 节目还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推出原创短视频《典籍里的小秘密》,在“北京时间”等新媒体平台上播出,选取每本珍贵典籍中最有趣、最鲜为人知的知识点和故事点,以小见大,以新媒介形式推动传统文化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传播。

猜你喜欢
李太白国家图书馆典籍
神韵李太白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点图书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8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李太白全集》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山中与幽人对酌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