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先民的“高质量”生活

2022-12-02 14:09梁晓菲
奇妙博物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纺锤先民树皮

文/梁晓菲 图/孟 恺

东莞,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几千年前的东莞先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东莞先民的“高质量”生活吧!

吃,我们从不将就

因为临海,东莞的水产资源特别丰富,贝壳、鱼虾等水产是东莞先民最容易获得的食物。

红树蚬

蚝壳

泥蚶

鱼头骨

但是,只吃水产吗?那也太单一了,一点儿都不符合广东人的特质——爱吃!通过研究虎门村头贝丘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我们得出了一份更为丰富的“家常菜单”——除了海鲜外,水牛、鹿、猪等动物也是东莞先民餐桌上的常客。

猪头骨

牛股骨

鹿骨

在诸多骨头当中,猪的骨头数量最多,而且公猪多、母猪少,骨龄都在1到1岁半之间——这般大小的猪,肉是最好吃的。这说明3000多年前的东莞先民已经在饲养家猪了,保证了食物来源,也不怕挨饿了!

东莞先民为什么选择驯化野猪呢?有学者提出,可被驯化的大型动物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六个特点,缺一个都不行!第一,日常食性必须是植食或杂食;第二,生长速度不能太慢;第三,必须容易在圈养环境中繁殖;第四,为群居动物;第五,不能太容易受惊;第六,不能太凶暴,否则会“秒杀”饲养员。所以,野猪这种满足条件的“天选之子”就成为东莞先民餐桌上的常客啦!

彩陶盘

盔形釜

陶三足鼎

原始瓷瓿

陶纺轮

骨针

骨锥

有了稳定的食物,那要怎么烹饪呢?东莞先民的“厨房”配置也是相当齐全的,有盛放食物的豆和盘,装液体汤汁的罐和瓿(bù),烹煮食物的釜(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锅),应有尽有。

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柏洲边遗址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瓿和一件陶三足鼎。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件瓷瓿表面能看到淡淡的釉面的光泽,为东莞境内首次发现的原始瓷;而这件陶三足鼎是东莞境内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带足器,是中原文明传入岭南地区的佐证。

穿,我们很“潮”

你听说过“树皮衣”吗?5000多年前,东莞先民就会浸泡树皮,把树皮拍打成树皮布,再缝合成无领无袖的树皮衣用来遮风挡雨。有意思吧?能做成树皮衣的树皮主要来自榕树、楮树、见血封喉树等树种,外面最粗糙的那层一定要剥去,只用里面的一层作为树皮布的制作原料。

珠江口一带出土的树皮衣可以说是目前已发现的全世界最古老的树皮衣,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南方很可能是世界树皮布文化的起源地。

3000多年前,东莞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纺轮、骨锥、骨针等工具纺织、制衣了。他们是怎么使用的呢?

首先要把木棒或骨棒插进纺轮中心的圆孔中,形成一个纺锤,然后把几条细细的麻或是葛一类的植物纤维拧成股,缠绕在纺锤棒上。东莞先民一手提拉纺锤,一手抽放丝麻,其间不断地续接一些植物纤维,让线延长。经过纺锤拉转把丝麻拉紧,就纺成了织布的线。这些线就可以用来纺织、制衣了。

我们今天会为服装搭配美美的饰品,3000多年前的东莞先民也跟我们一样爱美。村头贝丘遗址就出土了材质丰富、工艺考究的装饰品,有骨环、石璜、水晶玦等,造型一点儿也不输现代饰品哟!除了装饰功能,它们还是身份的象征呢!

怎么样,东莞先民的“高质量”生活是不是和你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呢?对了,东莞还有保存着丰富的古人类遗物和遗迹的蚝岗遗址,被考古学家誉为“珠三角第一村”,欢迎你来看看呀!

猜你喜欢
纺锤先民树皮
窗下的树皮小屋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睡眠纺锤波的异常改变:文献综述
为什么纺锤树能储水
咦,动物们都说爱树皮
纺锤树的低调坚守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