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设区市立法工作精细化水平

2022-12-03 07:59
人民与权力 2022年1期
关键词:设区精细化工匠

面对新使命、新挑战、新课题,设区市如何确保立法高质量,进一步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必须持续推进立法精细化。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群众观念。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要把好立项关,立足小切口,抓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特别关注的事项为切入口,确定立法项目,不求大求全;把好修改关,坚决防止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平衡协调好各方关切,确保各项制度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把好审议关,始终从群众角度想问题,紧贴群众需求找答案,确保法规行得通、真管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要坚持以强机制为先导,更加注重系统思维。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坚持以构建有序衔接、运行顺畅的立法工作机制为先导,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建设好、运用好立法咨询专家委员会、地方立法研究院、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平台,切实发挥好立法“智囊团”、民意“直通车”作用。着力强化“互联网+立法”工作,运用大数据实施精准立法,在项目确定、相关制度设定、立法后评估中,让数据说话,用数据来反映立法的必要性、制度的可行性和法规的有效性。

三要坚持以提素能为关键,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进立法精细化,归根到底要靠人,要靠手艺精湛的立法“工匠”作保障。坚持将政治过硬作为“第一标准”,将政治学习、理论武装作为提升立法能力水平的必修课,不断强化立法工作人员的政治站位、大局意识,增强做好立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责任过硬作为“第一准则”,秉承严谨作风,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切实扛起法治建设“最先一公里”的责任担当;将业务过硬作为“第一要求”,通过“派出去学”“请进来教”“实践中练”等多种途径,及时为立法人员充电加油赋能,不断推动立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猜你喜欢
设区精细化工匠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90后大工匠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定性和界限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大国工匠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工匠神形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工匠赞
立法法修改实施一年 209个地方获行使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