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在单元教学中的架构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

2022-12-03 13:42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学车福俊杨光琼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资料鲁迅课文

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学 车福俊 杨光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把课程内容单列,改变了以往采用知识和能力体系组织语文学习的做法,而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呈现,使得课程内容具体化。在小学阶段共设置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贯串第一、二、三学段,呈现螺旋上升式发展。其纵向结构彰显的是阶段性与整体性的衔接、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其横向结构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语文实践活动相呼应。而且这六个学习任务群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强调任务驱动,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北大温儒敏教授指出,学习任务群“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概念,已进行了五年的尝试。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强调学习任务群不是单篇文章的简单叠加。他认为实施学习任务群有两个标准:第一,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没有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是衡量学习任务群实施是否到位的首要标准;第二,在任务驱动下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这三个语文活动综合起来,实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王宁教授实施任务群的两个标准给一线教师指明了探究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这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延伸至小学和初中,如何依托教材在单元教学中统筹规划学习任务群,如何让学习任务得到落实,对初中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就学习任务群在单元教学中的架构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依托教材,统整“任务”主题

“任务”是“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词之一。任务群主题的确立必须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离不开学习资源。教材是学习资源的主体,只有依托教材,将教材内容以单元或更大单元的形式进行梳理、整合,才能确立“任务”主题。同时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体验、完成“任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鲁迅”这个关键信息组建一个独立单元,是统编教材的第一次尝试。编者直接引用臧克家的诗句来呈现人文主题(走近鲁迅),诠释了“死”与“活”的不同内涵。“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是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编者根据人文主题和单元要素编排了精读课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略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语文园地”和习作“有你,真好”,等等。笔者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梳理、统筹考量后,确立了本单元学习任务群主题——我心中的鲁迅。这个主题的确立意在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鲁迅,感受其伟大形象;意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教育;意在为初小衔接做好铺垫。

二、围绕主题,细化学习目标

这里的“学习目标”不等同于平时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不是课时目标的简单叠加。而是指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应该获得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进步或提升,重点在提升学生整体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能力上,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梳理比较、大胆想象、求同存异、提炼概括等综合性语文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最显著的编排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统筹基点,明白本单元的教学价值,细化学习目标。扣紧“我心中的鲁迅”,从单元整体出发,抓住单元中的导语、图片、人物简介,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细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

(1)认识“郑”“拜”等25个字,会写“羞”“厨”等25个字和“毡帽”“家景”等29个词语,理解词意,自觉积累词语和相关名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内容。

(3)借助课文、相关书籍、网络资源,进行读书交流、汇报演讲等,初步提升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4)能通过印象深刻的关键语段、影视画面、文字图片、场景描述等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受其高尚品格,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扣紧目标,架构学习任务

本单元编者围绕人物“鲁迅”选编了四篇课文,意在逐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体会鲁迅坚定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意在借助“查找资料”这一语文要素,在三、四年级初步学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五年级逐步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并明白通过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六年级能运用资料实现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笔者根据单元选文特质的差异性和高年级学生乐于搜集资料的年段学习特点,紧扣目标,分四个阶段设计四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朗读课文,识写字词,理解词意。(指向“识字与写字”)

任务二:搜集、阅读鲁迅相关作品(包括鲁迅自己的和别人写鲁迅的),可以是整本书,也可以是下载的整篇文章、片段文字、图片或视频等。这样在明确课文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知晓所需资料,习得获取资料的方法并阅读所获资料,让精读略读相济、课内课外共生、群文有序跟进,实现阅读延展。(指向“阅读与鉴赏”)

任务三: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所获资料借助表格(见表1)进行梳理、储备,初步形成印象中的鲁迅。(指向“梳理与探究”)

表1 相关课文阅读指向

任务四:撰写演讲稿,主题为“我心中的鲁迅”。引导学生选材的角度:(1)你最喜欢的鲁迅的故事;(2)你最爱读的鲁迅的名言;(3)你最欣赏的鲁迅的作品;(4)你最信服的别人对鲁迅作品的评述。(指向“表达与交流”)

四、结合任务,创设实践情境

“走近鲁迅”这一人物主题单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新鲜感,更有一定的难度。虽“教师用书”对本单元语文要素及其学法、教法等做了指向性解释,但如何在解读中抓住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及独特精神,需要教师在“任务群”的视域下,创设切合学生生活的实践性情境,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有选择性地参与,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各种情境中慢慢感受鲁迅,一步步靠近鲁迅,为学生后续进入中学阶段更深层次了解鲁迅、认识鲁迅,感受其光辉形象铺好道路。

[情境一]图片展。在教师引导下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前期准备:包括搜集整理资料、打印图片、撰写说明和布置展台。

第二步,图片展示:人人参与,或听讲记录,或当场解说。

预设1:完成于1917年8月7日的北大校徽是鲁迅早期作品(图略)。鲁迅先生设计的标志采用了“北大”二字的篆书,但他巧妙地将“北”字与“大”字的篆书进行了些许改变,使得两字的构成元素几乎完全一致,“北大”二字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

预设2:这只猫头鹰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图略),细看会发现这只活泼灵动的猫头鹰的双眼被画成了一对男女的头。

预设3:鲁迅的书法也不同一般,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参考消息》,这份报纸的报名就是新华社编辑人员从鲁迅的手迹中选出来的(图略)。鲁迅博物馆收藏了两幅鲁迅书法真迹。一幅是1932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的《自录旧作赠柳亚子》(238cm×53.8cm)(图略),另一幅是1931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的《自题小像》(183 cm×45.5cm)(图略)

预设4: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与世长辞。关于鲁迅先生的葬礼,叶圣陶忆及现场场景时说:“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一个个自动组合的队伍,擎起写着标语的旗子或者横幅,唱着当时流行的抗敌歌曲或者临时急就的歌曲,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墓地,大家动手铲土,把盖上‘民族魂’的旗的鲁迅先生的棺材埋妥。这样的事,上海从未有过,全中国从未有过了。”

第三步,谈收获:学生在经历图片展之后,已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感知鲁迅,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了“自己的鲁迅”。此时的交流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情境二]组织观看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感受鲁迅的绍兴岁月——《鲁迅自传》(课内课外结合完成)。设计“观看—记录—串联”三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后逐渐串联起鲁迅在绍兴的点点滴滴:有贪玩时的淘气,有遇见闰土的快乐,有往来当铺与药铺的艰辛,也有少年时便担当的责任。学生明白,绍兴是鲁迅勤学泛读、积蓄能量的起点,是他传道授业、开民智、育新民的驿站。

[情境三]主题演讲——“心中的鲁迅” (课内完成)。这是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前期对文本、资料等阅读、积累、交流、梳理、探究、思辨基础上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创意表达,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表达的内需。至此,“心中的鲁迅”逐步清晰、逐步丰盈。其品格、家国情怀已悄然厚植于学生那幼小的心田里。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在恰当处用上名人名言或相关图片等,以增强感染力。

以上四点架构,主要通过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来体现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当然,不同单元有不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需做个性化架构。因此,“学习任务群”的普适性架构与个性化架构在某种程度上可做适当调整,使其互融互鉴,更需我们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

猜你喜欢
资料鲁迅课文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背课文的小偷
鲁迅,好可爱一爹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阿迅一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