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辈分称呼寻根家族发展:家风是最好的学风

2022-12-04 00:34赵欣怡何三发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0期
关键词:辈分调查表寻根

文/赵欣怡 何三发

2020年2月,我因工作安排,新接手四(3)班。在第一篇习作“我的乐园”中,赵同学满怀深情地写老家的一片竹林带给她的快乐,因为忘记如何称呼竹林的主人而停笔,继而较真地跑来问我……

我给出了常规判断——同龄的兄弟姐妹、年长的伯叔姑姨、年老的爷爷奶奶——却都被否定。我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是按辈分来称呼的。最后几经周折得知,那竹林的主人竟应称呼为“哥哥”。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更深的问题:离开老家多年,还有多少人怀念儿时的天地?还有多少人记得聚族而居的乡邻?还有多少人会将陈年往事讲给孩子听?

家庭的历史,家族的传承,没有人讲,也没有人听,但我们不能不去铭记。“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兴其家,必先寻其根。不忘家族初心,牢记家庭使命,追思抚远,这才是寻根的意义所在。

于是,一个“寻根”计划酝酿在心。经过了解,班级学生中本省外市或外省人数较多。多数人都会趁着寒假,随父母一起回老家过春节。既然回去了,那就趁机让孩子们回去研究吧!多番设计,几经增删,一份《家史教育调查表》就问世了。

假期结束,面对厚厚的一沓调查表,我细细品读。字里行间,由称呼到人物的关系,再到背后的故事,一个家族认定的目标,虽历经几代而坚持不懈,这种精神感人至深。

每个平凡的家庭,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段故事的背后,都有一段艰难困苦而不屈、惊天动地而不傲、建功立业而不贪、奋勇前进而不怠的壮举。而这些故事,又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孩子们身处“家风才是最好的学风”中,使他们的骨子里留存着先辈的智慧与精神。

因为工作做得细,又恰逢百年建党,在一系列相关主题的征文中,孩子们积极撰稿,成绩斐然。赵同学探寻到外公老党员的身份和事迹之后,心中震撼无比,便将他的故事写成文章,在省(区)、市均获大奖。类似的故事与感动都被孩子们一一记录:或者共同分享,讲述老辈人的精神力量;或者铭记心间,激励自己成长;或者变为铅字,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背后是几十个家庭;一个学校,几百个孩子,背后是几百个家庭……推而广之,更能切身体会到“砥砺拼搏,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就一定能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家庭创造的价值,就一定能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然而,仅仅发现这些故事是不够的,如何续写更为精彩的故事,如何为家风注入新的智慧与精神,如何让家族迈上新的发展轨道,将是更为迫切的使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子孙后代是历史的继承者。万涓成河,终成大海。大河涨水,小河必满。在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由大家族凝聚成智慧结晶的优良家风对小家庭的发展,必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猜你喜欢
辈分调查表寻根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奇怪的辈分
辈分
兄弟缘分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千人祖国寻根传承中华文化——2017“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即将启动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辈分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