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初探

2022-12-04 05:34■文/乔
幸福家庭 2022年9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生活化数学知识

■文/乔 欣

对小学一年级儿童来说,课后数学作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他们的运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帮助儿童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本文从笔者自身作业设计实践出发,以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为例,探讨如何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作业,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原则

(一)符合儿童认知,贴近儿童生活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为儿童搭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的桥梁,让儿童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检验新知识。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结束后,笔者为儿童设计了贴近生活的作业,让儿童模仿家中的钟表手工自制钟表,并告诉父母自己每天的起床时间、放学时间、吃饭时间、休息时间,在自己制作的钟表上标记出来。

(二)难度适中,自主安排时间

笔者在为儿童设计家庭作业时,让儿童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时间,给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体现儿童的主人翁地位,满足儿童的个性发展。为了保护儿童的学习信心,笔者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注重作业难度的适宜性,选择能够让儿童体验到学习乐趣和成就感、难度适中的作业。例如,“人民币”一课学习结束之后,笔者为儿童设计了难度适中的家庭作业,让儿童在逛超市时收集不同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这一项作业布置以后,儿童都积极参与,在课堂交流中,他们畅快地分享着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笔者为儿童布置的这一项作业,让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物品的价格,对人民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符合儿童特点,寓教于乐

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的魅力和趣味性,笔者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设计多样化、生活化的作业,用生活中有趣的素材唤醒儿童对作业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上下前后”这一课结束后,笔者为儿童设计了“小兔捉迷藏”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家人的配合下,一边找小兔,一边描述它所处位置。通过这一游戏活动,儿童对方位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娱乐游戏中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巩固。

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类型

(一)亲身体验交流类的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鼓励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促使儿童更加积极主动地发现未知的知识世界。下面,以笔者设计的两次生活化作业为例。

1.作业设计案例一:认识平面图形。笔者的作业设计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观察家中的积木玩具,并摸一摸,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二是“把你摸到的平面描到纸上,看一看自己画出的是什么图形”,三是“观察家中的哪些物品是我们今天课堂上所学的图形?”。

以下是课堂实录。

生1:“老师,妈妈告诉我,家中的积木玩具是立体的。把它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它的形状,如果是长的,那么画出来的就是长方形;如果是四方的,那么画出来的就是正方形。”

生2:“我也画了,跟他的结果一样,画出来的图形全是我们课程上学过的图形。”

教师:“同学们,你们表现都很棒哦。你们观察后发现家中的哪些物品是我们今天课堂上所学的图形?”

生3:“老师,我看了,我们家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厨房的墙砖是长方形的,客厅的桌子也是正方形的。”

生4:“老师,我们家的电视机的表面是长方形的,钟表是圆形的。”

生5:“老师,我的玩具七巧板里面有一块是平行四边形,有好几块是三角形,还有一块是正方形。”

生6:“老师,我们家的窗户是长方形的,门、屋顶都是长方形,门上的猫眼是圆的。”

……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让老师很骄傲。可以看出,每一名同学都用心去观察了,你们值得拥有热烈的掌声!”

笔者从儿童熟悉的玩具入手,让他们观察玩具的表面形状,从而联系到课本所学的知识,并通过摸、描、画等一系列动作,对图形有了比较完整的认知。此外,笔者让儿童自己观察,找出家中不同形状的物品。这让儿童运用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了一次近距离对话,他们不仅完成了笔者布置的作业,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2.作业设计案例二:认识人民币。笔者的作业设计提出了三个任务,一是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赚取“工资”;二是说一说你共做了多少家务,赚了多少“工资”;三是用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并谈一谈你的 感受。

以下是课堂实录。

生1:“老师,回家之后,我就开始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扫地、倒垃圾、自己洗袜子,妈妈一共给了我10元,一张5元的,其余都是1元的,我想把他们都放进我的存钱罐中,但为了完成作业,我买了一个小熊橡皮,花掉了1.5元,还剩8.5元,现在它们都乖乖地躺在存钱罐里睡觉呢。”

生2:“老师,我回家以后帮妈妈择菜、洗菜,爸爸回家以后,我还帮他拿拖鞋,爸爸妈妈都夸我,我特别开心。爸爸妈妈还给了我零花钱12元,我用5元买了一个笔记本,剩余的零花钱我要存起来。”

生3:“老师,我帮妈妈洗碗了。虽然后来妈妈又重新洗了一遍,但妈妈开心地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特别高兴,妈妈给了我零花钱12元。”

……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劳动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想一想,这些回报是你们应得的吗?为什么?你对这次的作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生3:“老师,是应得的,因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劳动,虽然很累,但也很开心。”

生4:“老师,我在用自己赚来的钱买本子的时候,特别不舍得,一下子就花出去了那么多,很心疼。”

生5:“老师,我用今天自己劳动赚来的钱买笔的时候,突然想起以前妈妈给我买东西的时候,不知道她的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样,不想掏钱,但是又不得不买。”

生6:“老师,通过这次的作业,我觉得以后不能乱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

笔者为儿童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儿童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大部分儿童完成作业时很用心,获得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类充满生活元素的作业设计,让儿童增加了生活经验,同时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二)游戏类的生活化作业设计

为了激发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设计作业时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游戏化因素,把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富有生活气息的元素,为儿童设计游戏类的生活化作业,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下面,以笔者设计的两次游戏类的生活化作业为例。

1.作业设计案例一:认识统计表。笔者的作业设计提出了两个问题,具体如下。

问题一:逛超市或者公园时,根据你见到的人,分类计数,并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问题二: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一些物品可以分类计数的, 根据表格制作可以分类计数的 物品。

以下是课堂实录。

生1:“老师,我去公园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人,根据课本知识,可以对这些人分类计数,不同的分类方式统计出来的人数是相同的。我按照第一种分类方式,数了数公园里的大人和小孩,大人有36名,小孩有20名。我又按照第二种分类方式,数了公园里的男性和女性,男性有30人,女性有26人。”

生2:“老师,我的方法和某位同学的一样。我去逛超市的时候,觉得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水果有12种,蔬菜有30种。”

生3:“老师,我统计了我家的厨房用品和卫生间用品, 厨房用品有34种,卫生间用品有13种。”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学会了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来计数,给你们点赞!”

2.作业设计案例二:角色扮演游戏。此次作业设计涉及的数学知识有两项:20以内的加减法和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此次角色扮演游戏的名称是“我是小主人”,游戏角色只有两名,分别是早餐店老板和小主人。游戏任务是小主人为家人购买早餐,其中包子的价格是1元,豆浆的价格是3元,馒头的价格是1元,要求购买的总金额不能超过20元。

儿童对这次游戏类作业充满了兴趣。他们开心地扮演角色,有的还让家人拍了视频,记录了他们完成作业的精彩瞬间。此次作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儿童认真观察,大胆探索,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作业,还进一步理解了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

(三)阅读类的生活化作业设计

笔者引导儿童阅读关于数学知识的课外书籍,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见识,扩展儿童的数学知识外延,培养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情感。笔者为儿童推荐了多种多样的数学类课外书籍,如《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卷)》《我的一天》《我家漂亮的尺子》《时间的故事》以及《开心数学故事》《三只小猪和七巧板》等。这些生动丰富的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有助于让儿童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除此之外,笔者还主动与家长沟通,呼吁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这些书籍,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活幼儿学习数学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家庭作业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在作业中设计更多生活化的元素,降低儿童解决问题的难度,同时能让儿童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激活儿童的学习兴趣,丰富和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稳步提高。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特殊的家庭作业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