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乡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
——试论乡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2022-12-04 11:38福建省晋江市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小学蔡丽霞
学苑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古村落综合性乡土

福建省晋江市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小学 蔡丽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积极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在建构以家乡文化为基础,以师生课程开发为主体,融入特色教学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推进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融合乡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的过程中推进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有效融入。

一、渗透乡土文化,创新课堂教学

清华大学附中韩军老师在新语文教育理念中指出,要在重文写白中指导语文教学回归“文化”之本。为此,乡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要在创新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对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有效路径。

1.节日进课堂,开展学习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中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设综合性学习实践的环境,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此,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通过节日进课堂,引领学生在学习文本中的节日文化的同时,融入乡土文化,感受乡土文化中丰厚的节日内涵。

例如,在《落花生》一文的课堂教学中,节日进课堂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研读文本节日文化,感受浓郁的节日气息,品味生活的独特味道;二是研读家乡的节日文化,品析乡土文化中不一样的思想内涵,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三是对比思考节日文化中呈现出的乡土乡情,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并在学习实践中通过调查研究,在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听爸爸妈妈说生活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了解关于乡土文化中的节日来源、节日内涵、节日风俗等独特的文化气息。如从美食的角度入手,在将家乡茶饼这个具有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并记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乡土美食文化以及享誉晋江三百多年历史的“菜脯”这些特色美食与节日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2.特色进课堂,丰富学习实践。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在强化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教学工作在做上教和做上学。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融入乡土文化的过程中要在特色文化进课堂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和思考。

例如,在《乡下人家》的文本教学中,从乡下人家的特色生活入手,感悟乡土文化的气息和底蕴。在乡土文化的融入中,特色进课堂主要从乡土文化中的特色入手,引领学生在文化认知和了解中通过整合实践活动深化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一是品析家乡建筑美。从学校周边的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进行实践探究,感受207座风格各异的古建筑中的特色文化,如“燕尾式”的闽南古式大厝、中西合璧的“华侨番仔楼”、“海洋风情”石筑民居等古建筑;二是品味家乡的文化美。从古建筑中品析其中蕴含的丰厚的闽南文化和人文故事;三是品读家乡的风景美。从享誉泉州地区的各处名胜古迹的解读中去感受家乡的文化美、历史美、特色美。

3.风俗进课堂,深化学习实践。

陶行知先生指出,民主的教育应该是生活的教育,是融入艺术和劳动的和谐生活下的和谐教育。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融入乡土文化要在风俗进课堂中深化学生的学习实践,并在实践中厚植学生的乡土情怀。

例如,在“生活万花筒”的写作练习中,从灵水古村落中的好家风说起,首先,在研读灵水中“灵”字的由来中感受乡土文化中的文艺气息,并在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体会纯朴的民风和家风。然后,在家乡的风俗的介绍中,从晋江元宵节入手,从家乡白塔下“攻炮城”到古村落“赏花灯”、海滨“南音清韵”,在家乡风俗民情的介绍中深化学生的学习实践,并在综合性学习中将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生活经验、文本学习科学整合,升华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融合乡土文化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二、融合乡土文化,整合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掘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在建构强烈资源意识的基础上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各地区、各学校的文化资源。为此,乡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探究中要从融合乡土文化的视角入手,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推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下资源的整合。

1.知家乡,融入乡土文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要教给学生活的书、动的书和用的书。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要在融入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在认知家乡文化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例如,在《走月亮》的课程教学中,引领学生将文本学习与乡土文化巧妙融合,在认知家乡文化、聆听家乡故事中感受家乡美,融入灵水的乡愁情怀,感受灵水古村落的别样文化美。在对比式学习中,从文本的景象感受和句子品析两个维度入手,在梳理文本结构和思路,整合文本内容的过程中体会月亮下溪边、水塘、村道旁、果园、稻田中美好的景色,同时从乡土文化中感受灵水古村落的红墙绿树,飞檐翘角。在品析文本的语句中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感受其中特色的海滨文化底蕴。

2.爱家乡,品析乡土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强化学生在各种场合下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科学提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对于乡土文化的品析要从实践活动入手,在多元化活动的开展中建构学生爱家乡、爱文化的意识。

例如,以“——即景”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中,从写作练习的视角入手,在融入乡土文化、品析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将家乡的景色美、文化美和传统美巧妙融合,在讲述家乡的故事的过程中将家乡的景美、人美和文化美自然综合在一起,深化对于写作主题的挖掘,突出对于乡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如关于“家风”建设与写作练习的整合中,从吴氏宗祠的关于孝道和亲情的故事说起,在乡土文化底蕴的探究和融合中,将这儿的美丽和美好进行科学地融合。

3.建家乡,弘扬乡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文化认同,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建构正确的历史观、民主观和文化观。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乡土文化的整合中,要引领学生在弘扬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建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和情怀,并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桂花雨》的文本教学中,综合性学习实践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从接触乡土文化、了解乡土文化、亲近乡土文化到内化乡土文化,在推进乡土文化资源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中,积极开发、利用和发挥本地乡土文化的独特教育价值,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并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构建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乡土情怀。在学习文本中认知以桂花雨为引在摇花、爱花、赏花和拾花中表达的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情感。结合文本学习,在整合乡土文化中,认知到灵水古村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强化学生建设和发展家乡的自信。

三、传承乡土文化,丰富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是保留自由活动的时间。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立足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读中学、绘中展、道中论,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

1.“读”中学乡土,传承乡土文化。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念中指出,要引领学生活读书和读活书。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乡土文化的融入和传承要从“读”中学乡土,在阅读和实践的融合中传承乡土文化。

例如,在阅读《走月亮》一文的过程中,从其中厚重的思想情感出发,在结合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强化“读”的共鸣、“读”的发展、“读”的延伸。一是在“读”中学乡土情怀。文本中从“我和阿妈走月亮”写起,引出对亲情和美好月下景色的深刻感慨,将浓厚的乡土情怀自然地漾出来;二是在“读”中悟乡土情节。在品读文本中感受作者厚重的乡土情节,尤其是“走月亮”的文眼的精准定位,将乡土情节融入其中、汇聚于其中,自然地表达出来;三是在“读”中传乡土文化。在品读文本中结合当地的文化情怀感受并传承乡土文化,尤其是在“有一种乡愁,叫灵水古村落”的阅读和体验中,升华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思念。

2.“绘”中展乡土,丰富实践活动。

陈鹤琴先生在课程论中指出,要充分把握和有效利用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活教材资源,在引领学生向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学习的基础上去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引领学生在“绘”中展现乡土情怀,在丰富实践活动中厚植学生的家国理念,推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在“生活万花筒”的开展中,以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为基础,在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基础上,以爱国爱家乡为活动主题,在引领和指导学生描绘乡土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去深化对于乡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其中,以社区参观活动为抓手,在引领学生去参观当地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建筑和景点的过程中,引领学生通过拍照或者绘画等方式将自己喜欢的经典描绘出来,尤其强调以学生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乡土文化,将乡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通过绘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然后以此为主要内容作为写作的基本方向,在图文并茂的写作练习中将乡土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3.“道”中论乡土,深化实践体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以演讲会、辩论会等方式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在乡土文化的融入中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在“道”中引领学生评论乡土文化、发掘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

例如,在“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练习中,从文本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思路、写作格式入手,结合当地乡土资源和乡土文化将写作主基调定位于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层面上,为此,在以演讲会、辩论会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的开展中,将家乡未来发展的设想作为主要内容和方向,引领学生在学习、认知和了解当地灵水古村落的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去想象和创新的形式进行写作实践。

四、发展乡土文化,拓展学习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建设实践活动基地,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强化教育功能的科学提升,建构学生的红色理想。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要与红色理想的建构、乡土文化的发展科学整合,在拓展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推进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

1.文本拓展,在文本研读中拓展文化视野。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让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就需要保障泉源的丰盈而不枯竭。为此,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中,扎根于文本基础上的乡土文化学习在文本研读中通过资源整合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例如,在《繁星》的文本学习中,从作者看到的几处不同的繁星景象中将乡土文化结合当地实际,在资源整合中拓展文化视野,感受当地灵水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乡土情怀。

2.实践拓展,在实践探究中拓展文化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需求是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引领学生在拓展文化思路的基础上推进生本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走月亮》的实践拓展中,引领学生去挖掘当地的乡土文化底蕴,感受其中厚重的乡土情怀。如在认知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灵源茶、灵水菜脯的过程中,从这些特色乡土文化中拓展实践认知,推进学生在学习中深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3.创新拓展,在创新思维中拓展文化命脉。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劳力上劳心”。为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积极融入乡土文化,在创新思维中拓展文化命脉,推进对乡土文化内容研究的创新拓展。

例如,在“写观察日记”的写作教学中,将对本地乡土文化的研读作为观察活动的主题,在创新拓展中以乡土文化的深刻解读作为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鼓励学生在创新思维中拓展文化命脉,在推进学生对于古灵水古民居、泉州好家风等乡土文化底蕴的创新解读中去拓展文化命脉,以文化、文明、家乡的融合探究为主体,推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乡土文化融入小学综合性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立足于生本教学的基础,将教学融入到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去办,在创新课堂教学、整合课程资源、丰富实践活动、拓展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推进乡土文化的渗透、融合、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古村落综合性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基于C50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水泥优选试验研究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