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油腻少女”的嚣张岁月

2022-12-04 01:48郭利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丫鬟刘姥姥贾母

文|郭利

1.两个老人的食欲

“刘姥姥游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最热闹精彩的一段,美食纷呈,令人垂涎欲滴。小说中最著名的精致菜肴“茄鲞”就出自这一段,其纷繁复杂的配料和做法,让人叹为观止。

这顿有“茄鲞”的欢乐酒宴过后,贾母带着刘姥姥去院子里闲逛,这时丫鬟们端来了餐后点心:“这盒内是两样蒸食:一样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样是松瓤鹅油卷。那盒内是两样炸的:一样是只有一寸来大的小饺儿。”

贾母看中了饺子,问是什么馅的,得知是螃蟹馅的,不觉皱眉道:“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虽然还有“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但贾母也不喜欢,最后只拣起一个卷子,却也只尝了一口,剩下一大半都给旁边的丫鬟吃了。

贾母是“四大家族”中史家的小姐,嫁入贾府五十余年,她吃惯了山珍海味,享尽了两个家族的荣华富贵,自然对油腻的食物没兴趣了。

在贾母觉得油腻、毫无食欲的同时,她身边的刘姥姥却对这些精美点心十分喜爱,丝毫不觉得油腻。她和孙子板儿每样都吃了些,吃得唇齿留香,十分开心尽兴。

“油腻”不仅是油腻,也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印记。而无论对食物的口感还是为人处世,能够“油腻”,都是有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抵达的。

2.两个女孩的态度

除了贾母之外,贾府中还有一个人也嫌弃食物油腻,这便是怡红院的二等丫鬟芳官。

宝玉生日那天,芳官不爱吃面条,便吩咐小厨房的柳嫂子给自己“做一碗汤盛半碗粳米饭送来”,结果柳嫂子派人送来一个食盒——“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真是太丰盛精致了,相比贾母的点心,也不遑多让。然而,小小年纪的芳官竟也跟老太太贾母一样:“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最后芳官只将汤泡饭,拣了两块腌鹅肉吃了。

芳官此时不过十六七岁,作为从小被父母家人卖掉、背井离乡学戏的女孩,她的出身只能比刘姥姥差。她进入贾府戏班,住在梨香院后,虽然生活条件大大提升,但估计也到不了山珍海味吃腻的程度。她的口味的改变应该从进入大观园怡红院成为宝玉的丫鬟开始。

因为性格活泼,能说会唱,芳官一进怡红院就深得宝玉的喜欢,以至于连袭人、晴雯等都要让她三分。芳官于是越发轻狂,对干娘不敬,跟赵姨娘吵架,与其他房中的丫鬟斗气,走后门给人安排好工作(柳五儿),简直是恣意妄为。大概也就是在这段日子,在宝玉的宠爱下,在小厨房柳嫂子的刻意奉承下,她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随便丢弃。内心膨胀骄傲的同时,口味也迅速贵族化,居然和贾母一样,嫌弃食物油腻起来。

在芳官觉得油腻的同时,旁边的小燕却吃得香甜,过后还特意“留下两个卷酥”,说要留给妈妈吃——小燕的妈妈不是别人,正是被芳官讨厌的干娘何婆子。小燕一家都是贾府的奴仆,她们地位不高,生活一向精打细算,还没有达到“暴发户”芳官的口味。她们和刘姥姥一样,还是挺喜欢这些精致食物的。

3.一个家族的命运缩影

从贵族之家地位最高的“老祖宗”到一个寻常丫鬟,这两个平常没有交集的人,竟不约而同地嫌弃饭菜油腻,是因为贾府已经富贵到了连仆妇都厌弃山珍海味的程度了吗?当然不是。

在芳官嫌弃油腻的同一天,宝玉和黛玉站在花荫下聊天,黛玉对宝玉说:“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黛玉不是当家人,她都看出了贾府的严重问题,可见贾府的浪费有多惊人。此后不久,当家的王熙凤、管家林之孝都先后为贾府的经济情况忧虑,想尽各种办法省钱。无奈他们只能省点小钱,其他的根本就做不到。

就连贾府未来的接班人宝玉,都毫无感觉。在花荫下,他听了黛玉的话后,丝毫不以为意,反而笑着安慰黛玉说:“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他如此无脑无心,当然也就继续任由自己的丫鬟们肆意享受浪费,以为这锦衣玉食的日子可以永远享受下去。

《红楼梦》未完,我们没法看到未来贾府落魄的情形。但在这个任性张狂的“油腻少女”芳官身上,却约略可以看到一个家族命运的缩影。

芳官在此后不久被赶出大观园,走进了水月庵,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的,吃喝估计都比不上梨香院。如果想起自己曾经嫌弃食物油腻的往事,她会不会深深叹息追悔?

芳官如此,贾府也差不多吧?不懂珍惜的人生,幸运不会太长久。

补白

这道菜可能是假的

整理|周周

当代“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曾谈及《红楼梦》里的“茄鲞”:有人真的按照王熙凤所说的去如法炮制,结果做出来的“茄鲞”并不好吃。由于曹雪芹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这道菜的烹饪方法,并把其主料、配料、味道等描绘了一番,因而引得广大“红楼迷”竞相尝试。

@岛津:“鲞”的常用义有两种:剖开晾干的鱼;泛指成片的腌腊食品。茄鲞应该就是茄子做的腌腊食品。只不过,刚摘的茄子和新笋并不是一个时令的蔬菜,在没有反季节菜的清朝或者更早的朝代,这菜大概是很难做出来的,所以应该是杜撰的。

@6WbHB6:我本着科学探索的心态反复做了几次,算是全盘复制,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口感很腻,茄子很烂。曹公写这道菜的用意,估计就是告诉你有钱人是多么讲究。不过,宝玉挨打后吵着要吃的小荷叶小莲蓬汤我倒觉得是真的,也反映出大户人家的“讲究”。

@井上:这个“茄鲞”很有名了,的确有人尝试做过,但结果如何呢?如果按照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来复制,做出来的是一摊烂泥。没有做成烂泥的,一般是自己进行了加工改良,工序或原料发生了变化,算不上是书中的原菜了。反正,我是做完就直接哭了。

猜你喜欢
丫鬟刘姥姥贾母
刘姥姥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重识贾母
《红楼梦》中丫鬟的明争暗斗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红楼梦》中平儿的人物形象分析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
偶笑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
刘姥姥的公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