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和治理

2022-12-05 20:48祁昊宇刘世通
西部学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群体校园信息

祁昊宇 刘世通

新媒体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依托电脑、手机、移动设备等智能终端平台,通过数字化、高速化、互动化的传播形态向用户提供其所需信息和服务的媒介手段。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其及时性高、交互性强、个性化显著的特点使网络生态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新媒体技术已经将传统媒介的受众社会转变为一个新的大众社会。高校学生群体因其地理聚集性和身份同一性的特点,折射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社会属性,相较于其他群体则显得更加复杂,这就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和更大挑战。因此,应对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成为当前高校安全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视域下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传播形式与载体更加多样化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升级,近年来新媒体传播形式和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逐渐相互汇聚、交融,开启了多功能一体化的进程[1]。区别于2G时代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移动通信技术进入4G时代以来,高速率和低延迟的移动互联网络使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逐渐转变为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模式,信息传播的维度进一步立体化,并逐渐向“云技术”方向发展。甚至有学者认为,影像逐渐取代文字成为人类感知世界的首要符码[2]。同时,随着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性能得到跨越式升级,移动软件功能得以不断拓展,以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为代表的APP正逐渐取代传统门户网站和新闻资讯类软件,成为当代人们尤其是高校青年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

(二)传播速度和广度大幅度提升

在以传统媒体为主的阶段,无论是纸媒、广播、门户网站还是电视媒体,有相当大比重是基于地区核心辐射的信息传播,且信息内容具有鲜明的本地化特点;同时传统媒体的发布传播大多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再加工,这就使得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平台在这两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足不出户遍览国内国外各类信息,同时移动设备的便携性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基于以上特点,高校学生群体的信息来源打破了传统的校地限制,他们可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来自各方渠道的信息,也更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

(三)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社交互动方面,市面上绝大部分APP软件出于提升用户粘性和体验的角度,注重增加互动属性,例如添加评论区、“弹幕”、点赞等功能,并引导用户频繁使用类似功能。在这种趋势下,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就不仅是传统的单向输出,而是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碰撞,甚至会出现原信息表达真实意思的演变;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所带来的实时性和便捷性,这种演变往往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同时,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和观点的门槛极低,这就导致容易出现未经审核的错误信息和未受监管的违法违规信息广泛传播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

(四)高校新媒体矩阵构建校园新型网络生态

相较社会普遍新媒体平台生态,高校因其组织特殊性、人员年轻化、信息聚合性等特点,易形成独特的高校新媒体网络生态。在这种特殊的网络生态下,信息传播的关注度、话题度、讨论度、争议度会进一步提高,媒体传播圈层化、封闭化的交流模式更加明显,学生群体的主观立场和价值认同具备更强的独立性,基于此类网络生态产生的新媒体矩阵具备鲜明的高校特点,由QQ、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构成新媒体矩阵,其运营人大多为学生个体或非官方性质的组织,这种模式导致高校新媒体间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频次提升,相关事件在短时间内会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和关注,信息传播的审核管控和危机事件的干预响应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导致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二、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一)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高校进行渗透

一直以来,外部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对国内进行渗透,以求危害中国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治安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更容易成为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对象,这使得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隐蔽性,新媒体技术平台成为敌对势力开展渗透的主要渠道。境外敌对势力常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造谣、抹黑国内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等方面的不实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制造反动言论,并通过收买网络水军、“公知”等形式形成负面不实舆论,挑拨公众情绪,试图激化社会矛盾,抹黑党和国家的形象,将具有强隐蔽性、强渗透性特点的泛娱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改头换面,以迎合高校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接受形式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其意识形态的精准渗透[3],进而向高校青年学生传递错误思想和反动思潮,大搞历史虚无主义,试图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民族分裂主义者和恐怖主义分子千方百计绕过监管,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暴恐音频视频,严重危害地区稳定和国家安全。相较于文字信息的关键词审查,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渗透在监管和审查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给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更为艰巨的挑战。

(二)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影响校园稳定

基于上文所属,新媒体技术所带来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会导致网络舆情朝复杂与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而信息的高传播速度和宽传播领域又会进一步助推舆情的发酵和扩散。学生可以匿名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发泄情绪,也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情绪误导,大量情绪聚集在一起,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关注度急剧升高[4]。以2021年5月18日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件为例,据人民网数据平台统计,事件发生仅3个小时网络舆情便达到传播高峰,截至5月20日中午12时,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人次,相关信息高达149660条。同时,网络舆情存在极端言论较多、危险性严重、事态难以预测等特点,加上目前网络实名制认证尚未完善,网络言论的法律界限有待进一步厘清,这便给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恶意引导舆论的机会,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显性抗争性行为和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而可能引发校园学生群体负面情绪的爆发,使得校园安全与稳定遭到破坏,对校园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过度信息采集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发展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过度的信息采集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滴滴出行”APP下架事件为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1年7月4日发布公告,称“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要求相关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整改,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虽然从此次事件的官方通告中并未发现涉及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相关问题,但也为新媒体信息安全管理敲响警钟。市面上部分APP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倘若不加强管理,在资本的驱使下,公民个人信息、生物信息、地理信息甚至国家机密信息存在泄露至境外势力的可能性,在2014年国家安全部门的调查中,就出现高校研究生通过线上平台向间谍泄露国防项目机密文件的情况,这会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四)高校学生群体更易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大部分都是“0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这类群体对新媒体网络生态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和亲切感,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和传播信息,也更容易受到新媒体平台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侵蚀。同时,学生群体普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不同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当下,圈层化已然成为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交流方式,特别是在这种封闭的圈层信息环境中,大学生参与讨论的话语范围和空间更广泛,其中难免掺杂有违道德规范和法律底线的不良舆论,为高校内社会多元思潮的泛滥创造条件[5]。这也就成了别有用心势力的主要渗透对象,通过定向散布、传播不实反动信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诱导不良思潮的产生与扩散,在危害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同时影响国家的长久稳定和发展。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使得网络空间监管难度加大。当前我国网络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太完善,给不良意识形态信息的流入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对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严标准[6]。

三、新媒体视域下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究

(一)强化互联网新媒体监管体系和能力

面对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应加强立法及相关制度建设,填补新形势下产生的制度空白,从而为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一是明确新媒体行业管理制度和行业规则。国家相关部门应明确行为许可边界,媒体自觉发挥行业领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积极作用,杜绝违反信息安全等“擦边球”行为的出现,建立导向正确、权责明确、监管精确的良好行业管理制度。二是完善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立法。推进网络实名制认证广泛覆盖,加大互联网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倒逼新媒体网络生态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挤压危害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行为的网络生存空间。三是与时俱进提升校园网络审查和监管能力,依托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新兴信息技术,基于当前主流信息传输介质和载体,提高鉴别网络非法信息等技术水平,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队伍建设,多措并举确保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正面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技术虽然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新媒体技术同样可以作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稳定的有力工具,在正面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创新宣传模式,以当今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特点,开展主题教育类活动,将党和国家的主流声音及时有效地通过新媒体传递给广大学生群体,占领高校网络宣传主阵地。二是通过新媒体正面回应西方敌对势力反动言论,广大青年的眼睛是雪亮的,合理正确的网络回应反而能有效打击外部势力的别有用心,以中国“外交天团”新闻发布会屡次“霸气回应”为例,不仅强有力反驳了外媒的歪曲论点,同时在高校网络空间范围内获得青年学生大规模点赞和转发,使青年学生群体坚定了“四个自信”。

(三)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安全意识教育

在加强新媒体领域制度完善和监管的同时,提升新媒体受众的安全意识,对于维护新媒体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有着重大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更加生动有效的形式开展国家安全意识提升教育,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使当代青年群体明白在和平年代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积极做好特殊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如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政府部门工作者、网络“意见领袖”等,该群体或接触掌握国家相关机密信息,或在网络新媒体中具备较大话语权,更容易通过网络平台对高校青年产生思想、价值观上的影响。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安全教育,能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较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四)推进高校新媒体矩阵的科学化建设与管理

高校新媒体矩阵作为高校原生态网络空间和新媒体平台,更容易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认可,也因此能够在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意识形态安全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于社会新媒体平台,高校新媒体矩阵运营者大多为在校师生或组织,应纳入高校管理体系,通过科学指导、合力建设、规范管理等有效手段,使之成为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工具。一是要加强高校新媒体制度建设,从源头确保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底色鲜明、思想正确,杜绝外部势力通过制度漏洞由新媒体平台渗入校园。二是要突出新媒体内容管理,积极利用高校新媒体矩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其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中浸润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及时筛查和剔除校园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切实做到校园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三是要加强校园新媒体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突出、宣传能力优秀的学生骨干担任新媒体宣传人员,并安排专任教师进行全程指导,确保校园新媒体能产出价值导向正确、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作品,发挥高校新媒体矩阵的育人功能,保障校园意识形态领域的平稳和安全。

四、结语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工作和安全保障,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媒体技术下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的风险点,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高校要与时俱进总结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积极主动占领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不断强化主流思想在新媒体平台中的话语权,多措并举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与稳定。

猜你喜欢
群体校园信息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订阅信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展会信息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