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十四五”食用菌产业总体部署和发展思路探讨

2022-12-06 10:06郭元英宁加朝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食用菌十四五贫困户

郭元英 宁加朝

(永胜县生物产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 永胜 674200)

“十四五”期间,永胜县委、县政府已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并争取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围绕提升野生食用菌产量及品质、扩大栽培食用菌规模、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三大任务,到“十四五”末把永胜县建成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县、全国最大的菌产品供应基地,使食用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1 永胜县“十三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

1.1 食用菌营养丰富,是典型的无公害蔬菜,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缺口在300万吨以上。作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国内外需求量逐年增长,是世界健康组织认定的重要健康产品之一,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永胜县拥有立体气候、优质水源、高强光照、清新空气、优质土壤,生态环境优良,有发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的食用菌产业生态环境。永胜县无重工业污染,是一片净土,在天蓝、水绿、山青的良好生态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食用菌受到国际、国内市场的青睐。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得到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及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

1.2 永胜县是云南省野生菌主产区之一,可食用野生菌品种200余种,自然储量年产约1万吨,每年采集利用的野生食用菌产量约7 000吨,农户采挖野生食用菌的收入约3.4亿元,是部分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珍稀野生食用菌松露、松茸、鸡枞、牛肝菌等更是全国有名,永胜县具有非常适宜黑松露生长的自然条件,所产黑松露营养元素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食、药兼用的顶级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世界上重要的黑松露产地,2015年就被认定为“中国松露美食之乡”。

1.3 “十三五”期间永胜县食用菌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野生资源,在政府扶持、龙头公司带动、科技推动下,短期内得以快速发展。“十三五”末永胜县被列为全省40个食用菌重点基地县,食用菌产量达8 600吨,农业产值达4.1亿元。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7 000吨,产值3.4亿元;栽培食用菌面积达5 000亩,产量1 600吨,产值0.7亿元。

1.4 “十三五”期间通过食用菌产业发展,全县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的企业有丽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丽江三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永胜华健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丽江珍圆食品有限公司、丽江坤源食品有限公司等5户,总资产82 640.32万元,固定资产23 726.39万元,从业人员852人,收购食用菌6 600吨,收购金额37 458.2万元,出口创汇4 140万美元。全县有食用菌人工栽培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10个,种植大户55户,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2 “十三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2.1食用菌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永胜县“十三五”期间共有16 173户,61 981名贫困人口脱贫,15个脱贫攻坚乡镇,94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十二五”期间的18.02%降为0。群众每年通过采集野生菌、人工仿生种植等方式户均收入超过2 000元,食用菌产业是贫困户脱贫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2.2 政府引导、企业组织、农户参与、创新示范。以“政府+公司+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方式,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到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生产和管理,企业除支付其工资外,每年还支付给建档立卡户每户一定资金作为资金投资收益,每户每年不低于3 000元,共带动了7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2.3 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促进就业扶贫。发挥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力就业的优势,采取短期就业和长期就业相结合,大力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就业。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免费提供食宿并报销来往车费,工资每人每月不低于2 000元,共吸纳322人就业,以“一人打工一户脱贫”为目标,共实现322户贫困户脱贫。

2.4 科技创新为动力,科技培训促进发展食用菌产业脱贫。“十三五”期间永胜县搞好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用科技创新做大食用菌产业,用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食用菌种植水平。开展对种植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培训,共培训2 050人次,分层次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一是对具有劳动能力,有种植食用菌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户为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每户发展食用菌种植1~2亩;二是对不愿意种植食用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有种植土地愿意流转的,采取由种植大户或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其土地统一种植的方式。结合财政资金投入精准扶贫,最大限度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全面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

3 “十四五”期间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部署

3.1 永胜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工作部署,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工作思路,瞄准“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的目标,以“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抓绿色、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等6个方面的工作措施,以财政资金为引领,项目实施为载体,补齐产业发展存在的绿色化水平不高、生产设施滞后、精深加工不足、出口创汇不多、品牌优势不强等短板,全力推动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3.2 “十四五”期间,永胜县委、县政府出台《永胜县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提升野生食用菌产量及品质、扩大栽培食用菌规模、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三大任务,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努力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食用菌产业主体地位明显。

4 “十四五”期间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

4.1 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要任务,突出抓好“做大规模、做深加工、做强龙头、做优品牌、做活市场、做好保障”几个关键环节,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和食用菌产业园区、扩大食用菌精深加工、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绿色化生产水平、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得话语权。力争用5年时间,将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全省食用菌产业标杆,争创国内知名、世界闻名的“永胜食用菌”品牌。

4.2 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要求,推进食用菌产业规范化与规模化种植,提升食用菌产业加工水平,按照“建设一个现代化栽培示范园、建设一批林下仿生种植园、建设一个精深加工产业园、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三园一区”产业规划布局,搭建生产流通信息化平台,打造永胜食用菌公共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全产业链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发展,把永胜县建成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县、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产品供应基地。

4.3 “十四五”期间立足永胜县食用菌产业的现有基础,发挥食用菌产业的潜在优势,推动永胜县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食用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种植方面,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50 000亩,其中大田种植20 000亩,林下仿生种植30 000亩,力争实现农业产值15.5亿元;在珍稀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方面,全县建设保育促繁区面积达100 000亩,力争实现农业产值5亿元;在加工方面,主攻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力争实现工业产值49.5亿;在产业辐射方面,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带动永胜县食用菌文旅、餐饮及其他配套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聚变,形成产业集群,力争实现融合产值30亿元;“十四五”末力争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4.4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广泛引进国内外人才和科研成果,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以专家工作站为依托,抽调农业科技部门、龙头企业相关人员组成食用菌科技服务队伍,为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加强科技示范,培育示范主体、建立示范园区,通过成功的实例推广带动农户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猜你喜欢
食用菌十四五贫困户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