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积食诊断及综合防治

2022-12-06 11:47
畜禽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积食牛群病牛

赵 菡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纸坊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成县 742511)

0 引言

牛瘤胃积食是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当牛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的粗饲料后,会引发瘤胃不断扩张,或者食物长时间滞留在瘤胃中,导致牛的整个前胃机能出现功能性障碍,最终引发牛脱水以及毒血症。在养殖过程中,牛瘤胃积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瘤胃积食。前者主要是由于牛只采食不当引起的,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继发性瘤胃积食则主要是因为其他继发性感染引发的,患牛通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瘤胃鼓胀、触诊坚硬,同时还会伴随腹痛等症状。引发牛瘤胃积食的原因较多,需要养殖人员细心饲养,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日常密切关注牛的健康动态,早发现、早治疗该病,保证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发病原因

1.1 饲喂管理不当

当前部分养殖人员缺乏科学饲养与疾病防范意识,在饲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饲料搭配不合理、饲喂不规律等情况,当牛群过度饥饿时会出现过度采食的现象,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就被吞入牛的胃部,使得牛胃过度膨胀,胃内食物不能正常的向下运转[1]。还有部分农户缺乏科学养殖技术,饲料搭配不当,粗饲料投喂过多,青饲料的饲喂比例比较低,牛在短时间内采食大量粗饲料,会出现瘤胃阻塞,影响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其次,有些牛场会使用豆类或者谷物饲喂牛群,若采食量过高,会导致食物消化率降低,牛饮水后胃部膨胀产生大量的气体,最终导致牛瘤胃发生明显扩张,出现瘤胃积食的症状。此外,牛群出现饮水不足的情况,也会导致食入的饲料在牛胃部堆积,难以向下运转消化吸收,最终引发牛瘤胃积食。

1.2 体质较差

现阶段有相当数量的养殖场采用舍饲养殖,但由于资金匮乏或者场地有限等原因,养殖场内的运动场地不足,导致牛群长时间圈养在牛舍中,缺乏运动量,致使牛群体质越来越差,容易发生多种消化系统疾病。阳光照射不足,也会导致牛群的身体素质降低,免疫能力下降,各项器官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胃部运转能力,最终诱发瘤胃积食。另外,牛群经过长途运输、母牛在妊娠后期运动不足、产后失调、疲劳过度等情况,也会导致牛只产生应激反应,致使其前胃功能衰退,最终诱发瘤胃积食。

1.3 其他疾病继发

创伤性网胃炎、前胃迟缓或者瓣胃阻塞等疾病,会导致患牛的胃部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消化功能明显减弱,若诊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患牛继发牛瘤胃积食症[2]。此外,如果牛误食发霉变质的饲料,会发生中毒现象,从而继发牛瘤胃积食。

2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患有瘤胃积食的牛主要表现为食欲和采食量逐渐降低,患牛的反刍次数和嗳气也逐渐变少,严重者甚至停滞,观察患牛可见其鼻镜部位干燥,同时伴有弓腰、频繁回头、用蹄踢腹部以及站立不安等情况。一般情况下,患牛的体温正常,在发病前期以及后期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出现。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患牛开始出现呻吟以及呼吸、心跳加快的症状,其排便的次数和数量逐渐减少,且病牛的尿液多呈赤黄色,粪便干硬,呈黑褐色。急性瘤胃积食的患牛,发病较急,通常在进食后的1~2 h发病,在发病后的48~72 h症状最为明显[3],表现为患牛的腹部出现显著的膨胀,患牛焦躁不安,频繁回望踢腹,精神不佳,此后逐渐停滞反刍和采食,到了病程中后期,则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全身性症状,体温升高,四肢以及全身的肌肉不断颤抖,结膜发绀,不再排便,双目凹陷,随后卧地不起,最终由于脱水,发生酸中毒而死。慢性型的瘤胃积食大多是由急性型患牛转化而来,患牛的病情不断反复,正常情况下,采食、反刍等活动基本正常,而发病时则不愿进食,反刍及嗳气减少,患牛的瘤胃收缩能力明显下降,患牛出现渐进性消瘦,大部分患牛还伴有瘤胃鼓气、呼吸困难,甚至比较严重的窒息现象,对牛只的正常健康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3 牛瘤胃积食的诊断

3.1 诊断要点

临床上对牛瘤胃积食进行诊断时可采取望诊、触诊、听诊以及叩诊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判断患牛的病情,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望诊:望诊主要是通过观察患牛的体态、粪便、尿液等情况来判断牛只的健康状态,包括观察牛的鼻镜是否有干燥、龟裂的现象,粪便是否干硬且发黑,患牛是否有摇尾、频繁回头望腹以及后肢踢腹等现象出现。

触诊:触诊主要是由兽医工作人员触摸患牛的瘤胃,检查其是否有膨胀感以及压实感,并且患有瘤胃积食的牛在重压其瘤胃部时还会成坑。

听诊:听诊主要是对患牛的瘤胃进行聆听,是否存在瘤胃蠕动音减弱、蠕动次数减少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

叩诊:叩诊主要是检查患牛的瘤胃部是否具有浊音或者半浊音的情况[4]。

若经上述检查后发现,患牛符合上述症状表现,则可初步确诊为瘤胃积食病。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患牛的直肠检查,若患牛出现瘤胃扩张、瘤胃体积增大,同时患牛的直肠内附着有一些黏硬的内容物时,则要对其作进一步的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患牛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时应与牛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急性瘤胃膨胀以及皱胃阻塞等疾病进行鉴别,以免出现误诊,延误最佳的诊疗时机,影响病牛的康复情况,给养殖者造成经济损失[4]。

3.2 鉴别诊断

1)与前胃迟缓的鉴别诊断:牛发生前胃迟缓后的病程比较缓慢,且患牛会出现频繁嗳气的现象,与瘤胃积食的停滞嗳气不同,另外前胃迟缓的患牛瘤胃常会有慢性间歇性的臌气发生,触诊病牛的瘤胃部可发现其内容物呈现粥状,无坚硬和充实感。

2)与急性瘤胃鼓气的鉴别诊断:患牛发生瘤胃鼓气后腹围会出现明显的增大,尤其是患牛的左上腹显出膨胀鼓出,叩诊患牛的腹部会出现明显的鼓音,触诊患牛的瘤胃壁则会呈现出紧张而有弹性的特点,并且病牛有较为明显的呼吸困难症。

3)与瘤胃鼓气的鉴别诊断:该病发病较急,并且病情发展非常迅速,患牛的瘤胃当中充满了气体,可见其腹部发生明显的膨胀,并且触诊患牛的瘤胃部没有坚实感和坚硬感,叩诊其瘤胃部呈现鼓音[5]。

4)与创伤性网胃炎的鉴别诊断:患有该病的牛只往往会出现姿态异常,走下坡路时会有疼痛感,患牛发出痛苦呻吟和不安的神态,触诊其网胃部则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并且患牛会出现周期性的瘤胃臌胀。

5)与皱胃阻塞的鉴别诊断:发生皱胃阻塞的患牛常会发生瘤胃积液,其左下腹部出现明显的膨隆,对其进行皱胃冲击性的触诊后,患牛会因疼痛而发生后退,并且在其腰窝旁进行听诊和叩诊,能够听到明显的叩击钢管的声音[5]。

4 综合治疗措施

4.1 西医治疗

4.1.1 药物治疗

对于牛瘤胃积食可以使用药物刺激患牛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促进病牛反刍行为的恢复,同时可中和掉胃内多余的胃酸。在患牛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浓度为1%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洗胃,使用剂量为25 kg/头,此后可以为患牛注射50 mL/头的浓度为10%的硫化钠溶液。随着患牛的病情加重,还需要继续使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病牛进行洗胃,使用的剂量约为2 500 mL/头,同时在洗胃溶液中加入15 mL浓度为5%的VC,以保护患牛的内脏器官,防止出现脱水情况,还可以帮助患牛提升自身免疫力和新陈代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同时给患牛喂服土霉素药物,防止牛胃部出现乳酸过多的情况[6]。其次,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牛还可以通过按摩手法促进其瘤胃的蠕动功能,治疗时将手掌置于患牛的左肷部瘤胃处进行按摩,维持10 min/次左右,每隔15~20 min按摩1次,注意在按摩过程中给患牛灌服足够量的温水,治疗效果更加。此外,对于瘤胃积食比较严重的病牛还可以使用腹泻疗法,可给每头患牛灌服600 g/L的硫酸镁溶液,或者给患牛直接灌服1 500 mL/头的液体石蜡油,以帮助病牛排出瘤胃内积聚的大量的内容物[4]。对于食欲降低,同时伴有脱水症状的患牛,还需对其进行及时的补液治疗,可给患牛静脉注射1 000 mL/头浓度为25%的葡萄糖溶液、3 L/头浓度为5%的糖盐水以及1 000 mL/头的浓度5%的碳酸氢钠溶液,能够有效防止患牛脱水死亡的情况。

4.1.2 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牛,通常使用药物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这时则需要采用瘤胃切开术进行手术治疗,将患牛瘤胃内积聚的大量内容物取出,以帮助患牛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在对患牛实行手术之前应详细了解其身体健康情况,符合手术条件的才可以进行手术,并且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措施,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正式手术之前先对病牛进行麻醉,将其瘤胃切开后,取出里面1/3左右的内容物,并检查内部是否有金属物品等,此后缝合并做好伤口的消炎杀菌工作,防止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瘤胃切开术只适用于急性发作以及发病初期的病牛,对于发病后期的病牛很难起到治愈的效果,此时采用保守疗法更为适宜。

4.2 中医治疗

对于牛瘤胃积食,在中医上主要采取消积化滞、健脾开胃、润肠通便的治疗原则,常使用的治疗方剂有大承气汤、当归苁蓉汤、木香槟榔散以及鲜乌白根汤等几类。

4.2.1 大承气汤

取茯苓25 g,厚朴、枳实、苍术、陈皮、莪术各30 g,三棱35 g,大黄、神曲、古谷芽、莱菔子各60 g,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后留药液给患牛温服,1次/d,连续用药3~5 d,可以起到较好的消积破滞、健脾开胃的效果[4]。

4.2.2 当归苁蓉汤

取枳壳、木香、瞿麦、通草各30 g,厚朴35 g,香附40 g,番泻叶50 g,肉苁蓉、当归、神曲各60 g,加入适量水煎煮成为药液,去渣给患牛温服,1次/d,连续用药3 d,可以起到较好的消积破滞、润肠通便的作用,特使是对于一些妊娠期的母牛和体质虚弱的病牛更为有用。

4.2.3 木香槟榔散

取生姜、黄连、牵牛子各30 g,大黄、木香各40 g,槟榔、枳实各60 g,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入适量开水冲调后给病牛灌服,用药1次/d,连续服用1~2 d,可起到明显的理气消食,导滞除满的作用,本方剂具有较强的行气攻下之力,更适用于瘤胃积食实证的患牛。

4.2.4 鲜乌白根汤

取甘草20 g,青皮25 g,槟榔、香附各30 g,大黄、龙胆草各50 g,枳实、谷芽、麦芽、山楂、神曲各60 g,桐籽5个,鲜乌白根300 g,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去除药渣后再加入菜籽油250 g给患牛灌服,1次/d,连续用药3 d,具有较好的消食理气,泻热通便作用[4]。

5 预防措施

5.1 科学饲喂

科学合理的饲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牛瘤胃积食的发生率。在日常养殖中首先应控制好饲喂的时间以及每次投喂的数量,不可令牛群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同时科学搭配饲料,确保牛群摄入的营养充足,更换饲料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牛群发生应激反应。此外,还需要控制好饲料中粗饲料和干饲料的比例,严禁饲喂劣质发霉的饲料,防止牛群采食后出现中毒或消化困难的情况。还要注意给牛群提供充足的饮水,帮助其消化饲料。

5.2 保持合理的运动量

加强牛群的运动量,可以提高牛群的身体素质,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养殖场应控制好合理的饲养密度,预留出足够的运动场地,每天保持牛群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提高牛只的消化功能。但应注意,放养的牛群要定量饲喂,并且严格控制好放牧时间,避免牛群采食过量的青草而诱发瘤胃积食等疾病。

5.3 做好护理工作

养殖场还应注意牛舍的防寒保暖工作,保持牛舍合理的通风,在冬季之前贮存足够的牧草资源,弥补冬季牧草不足的情况,确保牛群采食饲料种类多样。工作人员也要密切关注牛群的健康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诊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6 结语

随着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牛舍饲的比例逐渐增加,牛瘤胃积食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给牛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饲养人员应提高该病的关注度,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采用科学的饲喂管理手段,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同时,密切关注牛群的健康动态,一旦出现疾病立即采取诊疗措施,注意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免发生误诊的情况,错过最佳诊疗时机,造成更多的损失。

猜你喜欢
积食牛群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容易被大人忽视的“积食咳嗽”
晚秋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如何治疗小鸡不消化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