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功能研究
——以贵州荔波乡村调查为经验来源

2022-12-07 02:45贺海波向月华
关键词:政党党组织基层

贺海波, 向月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200)

一、问题意识与既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根据国情发展变化,适应中国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1]。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成为一条较为明确的主线。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有效实施。

政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治理枢纽,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视角来研究政党的治理功能。

国外的政党研究,有“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政党与社会关系”两种视角。首先,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视角。在西方社会中,政党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利益,通过在竞争性的选举中争取选票来获得执政权。“政党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了沟通‘桥梁’的作用,是社会把自己的利益诉求输入到政治体系中的有效渠道。”[2]其次,在“政党和社会”的关系上,一种观点认为“政党反映社会”,主要是认为“政党反映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如曼扎和布鲁克斯通过分析与研究二十世纪以来的政党的发展,重申了“政党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同身份认同和利益分歧的映射。”[3]另一种观点认为“政党塑造社会”,主要强调的是政党本身可以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社会进行塑造。“各种社会共同体并不会仅仅依靠其自身的某种逻辑而一直存在下去,而是需要政党不断地‘耦合’,不断地将群体身份认同和对立再生产出来,不断地消解其他可能挑战共同体内聚力的差异和诉求。”[4]

在西方学界中,政党治理是一个相对复合的概念,政党治理是政党政府一个重要的政策环节,政党就是作为一个国家治理的特定组织存在的,其治理的行为也往往是作为执政党时并且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时或者在政府的换届选举中获得了首脑位置的时候才得以产生。“欧洲话语体系下的政党治理虽包括政府内部机构及其相关机制的建构和治理,但其本质并非基于政党本身的治理和建设,而是指政党执政能力及其治理水平的提升,欧洲政党治理的核心要义应是竞选后对政府决策话语权的可持续掌控,其价值取向并非以广义的民众利益作为出发点,而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因此其治理能力相对有限,只能通过社会的方式予以弥补。”[5]总之,西方政党的治理功能的要点有二:一是掌握政府决策话语权;二是代表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

长期以来,国内的政党研究受西方影响,学者多从“国家-社会”的视角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现实情况,从而希望促进中国的乡村治理问题的改善,但从这一视角分析忽视了中国的实际问题。如陈建在研究乡村文化治理时,明确“其研究涉及的国家是指政府组织与行为层面的国家,显现为特定的政策与行政实践;社会即乡村社会,指代农民基于生产生活与乡土实践形成的共同体”[6],忽视了政党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因为在中国乡村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无论是政党、社会还是国家,都有明确的指示对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既代表了自上而下的政治赋权,又依托着自下而上的社会授权,还担负着加强自我建设的职责使命,其功能定位体现于国家、社会、自身三个向度。”[7]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一个相对完善且完整和独立的组织体系,它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其特有的引领作用,不能简单地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等同于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所以对于中国政党治理的问题分析,需要从“政党-国家-社会”视角进行分析。总之,“将政党带回乡村治理研究的中心,从政党-国家-社会的视角出发探索新形势下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问题,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高度契合了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乡村研究的本土化视野。”[8]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治理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国家治理层面,中国共产党将国家的行政机构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一定的国家治理,“政党建设国家的发展逻辑,一方面决定了政党在国家建设中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政党切实推进了现代国家体系的成长,夯实了国家治理的价值根基”[9],促进了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方面的联系。二是基层治理层面,中共中央制定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基层党组织就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相关事宜落实到基层的各个位置,“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不仅可以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而且可以运用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组织体系领导乡村治理,推进乡村善治,实现乡村再造。”[10]从而实现党在乡村的政治引领功能。三是自身治理层面,加强党内管理,进行相关的党风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必要的制度和政策去组织和凝聚党内力量,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促进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履行执政党的执政职能。新时代,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仅仅要解决中国社会的组织化问题,还要思考如何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

乡村振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探讨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落实,学者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做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论和实现路径两个方面。

一是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论分析。首先是“地位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是什么,“党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领导者和执行者”[11],“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12]。直接点明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权力重塑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重塑过程”,“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重塑过程就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维持党组织权力的行动过程。”[13]这种权力“重塑”是指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维持、巩固和扩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村也在不断发展,正如亨廷顿所言“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冲突的根源”[14]。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积极适应变化,积极采取行动保持和扩展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的权力影响,保证“领导性权力的实现”。学者们从“地位论”“权力重塑论”等角度出发,论述了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探索。对如何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首先是采取“党建领衔的组合行动”,提出五条路径,即“制度路径,以重要事权清单管理为抓手;强村人才路径,以头雁工程为重点;组织路径,以三级阵地建设为突破;多元共治的善治路径,四会联动;惠民路径,民生微实事立办制。”[15]突出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功能,“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着力解决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得怎么样等问题,实现从能人治村到制度治村的机制性转变,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16]。其次是“党建+”路径。第一,“党建+为村”路径,“将基层党务、政务、商务、村务、事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17]。第二,“党建+乡风建设”路径,“把作风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考勤考核等制度规范,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的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以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教育感染群众,抓好党员家风引领乡风文明”[18]。第三,“支部+”三个模式,“以支部+合作社、支部+标杆、支部+创新治理为突破,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一条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四大振兴同步实施的乡村振兴之路”[19]。学者对这些路径的探讨与分析极大地推进了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国内外的学者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在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的关系方面,学者也探析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实现路径,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的结构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引领功能、存在什么困境、如何摆脱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笔者及所在研究团队于2019年10月前往贵州荔波所辖的朝阳镇、佳荣镇、黎明关水族乡做了10天的社会调查,就基层党建的治理功能开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典型访问32人,问卷调查共计100余人,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论文将以贵州荔波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去探讨基层党建发挥的引领功能,分析总结乡村振兴中基层党建发挥引领功能的现状、困境,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乡村振兴中基层党建的引领功能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党的正确、科学领导。现以贵州荔波的党建实践为经验基础,从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等五方面,具体分析基层党建的引领功能。

1.基层党建在组织振兴中的引领功能

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为抓手,凝聚广大群众的共识,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20]贵州荔波的基层党建从以下几方面发挥组织振兴的引领功能。一是实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强化班子成员的责任心,各司其职,共担责任。二是对于村级党组织干部,适应当地实际,开展学习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先进典型党组织和干部学习。如佳荣镇为了更好更高质量地实现乡村振兴,组织基层干部多次相关培训,向先进典型学习,与大家形成发展的共识,在学习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意识。三是下派驻村干部。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任职制度,择优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如大土村的驻村干部来自省教育厅、县民政局、镇政府等。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优秀人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2.基层党建在文化振兴中的引领功能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以及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影响,中国多数农村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封建迷信思想、陈规陋习等仍然影响中国大部分农民的行为方式,使得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把乡风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制定村规民约让群众更易接受。如大土村把“八个不许,三个一斤”①纳入村规民约,就是把乡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产物。二是党员以身作则,树立模范。首先通过和群众一起做事,在力所能及帮助群众的同时,宣传国家政策,让群众知晓国家政策已惠及自身。如尧古村倡导干部“做连心事、吃连心饭、说连心话”。其次,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以便更好培育淳朴民风。如洪江村开展“家风活动”,修建家风家训墙,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宣传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等优秀文化思想,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思想。总之,基层党组织不断开展活动去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乡村的文化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保障。

3.基层党建在产业振兴中的引领功能

乡村要振兴,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发展经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1]农村经济较难发展起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地区的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利用率很低。近些年来,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基层党组织起着管理和处理村内重大事务的作用,依凭有力的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把农村散而乱的资源组织整合起来,利用“党建+”模式,把国家政策、本地资源、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

一是在国家政策方面,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支持,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在政治层面鼓励群众开放与利用本村资源。二是在本地资源方面,基层干部通过实地考察与不断学习,开发本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本地资源的开放与利用。三是在社会资源方面,基层党组织在企业与群众之间搭建一个协调的网络,协调企业与群众的关系,做好土地问题、资金问题、收入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协商,增强企业与群众之间的信任程度。如荔波县将职业介绍、劳务外包与输出等业务转移到基层党组织,然后村干部围绕“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产业发展,这样可以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社会资本的经济优势和群众的人力优势三方面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4.基层党建在人才振兴中的引领功能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凝聚各种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等。一是会通过多种渠道去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组织干部成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倾向,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深入基层,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新的血液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服务,同时再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留住一部分的优秀青年人才,如荔波县规定村级换届中将后备干部全部纳入村“两委”人选范围,当选村干部后享受新的职务待遇,并继续享受后备干部的相关待遇。

5.基层党建在生态振兴中的引领功能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谈不上更好的发展。贵州荔波的党建活动在生态振兴中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不断绿化,美化环境。尧古村村党支部引导村民在屋外修建花池,在硬化主路旁修建花坛,增加绿化。其次,提升垃圾处理水平。尧古村村干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村内多处摆放垃圾箱,并贴上垃圾分类的引导标识。最后,各村党支部选拔党员担任护林员。由贵州荔波林业局进行培训,规定其职责范围,保护森林生态,防止出现滥砍滥伐、乱占林地等恶劣现象,提高护林员的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

三、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功能的现实困境

近些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去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贵州荔波的基层党建发挥了良好的引领功能,但实践中,组织、产业、人才、文化和生态等领域都还存在着阻碍基层党建发挥引领功能的困境。

1.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不足困境

一是有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落实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最新政策的重要途径,但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变成了有名无实的部分,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同时由于“三会一课”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创新,导致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所以也导致部分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大多数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不高,驾驭全局能力不足,遇到事情不能及时很好地处理解决,在村民这个复杂多变的群体中难以树立威信,所以导致组织力不强,难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2.乡村文化结构失衡困境

乡村文化中传统与现代共存,负面传统文化往往对乡村振兴造成了制约。第一,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各种新的政策需要在农村落地,但仍有一部分群众思想守旧,不愿意流转土地。面对政府的修路、建厂房等的用地需求,村民们不愿意流转出自己的土地。第二,大部分村民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自身不奋斗,依靠政府的救济。第三,农民还保持着一定的迷信思想,相信算命等虚假的东西以及一些比较落后的民风民俗,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很多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足够的认识、理解,缺乏内生的发展动力,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不高。

3.产业发展困难困境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农村产业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一是基层干部对于产业发展的风险意识不够。随着政府号召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基层干部响应政策,积极发展村内种植业,虽然前期有考虑发展适合本村的种植产品,但普遍重视成片的发展,没有注意到后期销售问题和企业链接问题,没有对村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最后产业发展失败,却是由农民承担损失。二是没有对本村的特色产业进行因地制宜的深度分析。很多农村的产业发展存在照搬照抄,没有合理规划本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导致农产品同质化,市场供给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振兴失败。

4.专业人才缺乏困境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但现如今的乡村的人才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村的青年人口外流。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外出务工或者经商,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以及少量在家看守孩子的妇女,导致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出现老龄化现象,同时年轻人外出,导致后备力量不足,乡村振兴的活力在慢慢流失。二是外来人才的引进和留任难度仍然较大。虽然农村干部有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但是农村地区的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生活环境等许多方面仍然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引进人才难,即使能引进,但大多数的优秀青年人才也只是将乡村作为一个临时的落脚点,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作为一个往大城市去的跳板,难以真正而长久地留住优秀青年人才。

5.生态振兴结构缺陷困境

农村生态要振兴,关键还得靠村民自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治理结构性问题的挑战。一是村民生态保护理念较差。村民大多思想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的行动约束力不够。如农忙时,使用的塑料薄膜等白色污染物随地乱扔现象还比较严重。二是耕地资源浪费严重。首先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从而导致耕地大量闲置,没有得到合理开放利用;其次是乡村产业的发展,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没有进行合理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三是生态治理主体单一。在农村现有的生态治理模式中,多依靠基层党组织主导,多采取命令和控制的形式,村民自主参与较少,间接性助长了村民的依赖心理。如尧古村修建花池时,多数村民不愿参与,认为修建无用,后在基层干部监督下才完成任务。

四、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引领功能的政策建议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建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要注意对症下药,既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的发展规律,又要立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特点,适时创新,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功能。

1.提升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提高组织引领能力

第一,围绕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等重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专题培训和学习活动,利用好现有资源,不断开发新的、合适的学习模式,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能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执行力、服务群众的责任心。

第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互动交流。农村社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散”,导致很多村庄村干部互动不够,因此要不断开展学习活动,让优秀示范村庄的卓越的党建理念向比较薄弱的基层党组织传递。定期开展工作热点问题交流活动,重视“三会一课”的开展,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达成基层党建工作新共识,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力和行动力。

第三,基层党建要跟上时代发展。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封闭意识。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想发生碰撞,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要不断融入改革发展的社会大进程中,改变故步自封的状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服务群众的能力。

2.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现在的乡村文化是经过历史沉淀而留存下来的,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优秀的乡村文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发扬优秀乡村文化中和谐互助、勤劳肯干、朴实无华等优秀思想,要充分挖掘乡村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融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充分依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优秀的乡风民俗和道德约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因地制宜,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教化作用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3.重视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不同形式的集体经济增长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得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第一,不断提升村干部致富带头的能力。在农村现在面临缺少优秀人才难的困境,就极力加强对现有村干部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对产业发展的风险评估意识,积极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同时在优秀党员中抓典型,树立好的榜样,带动农民发展产业,走上致富之路。

第二,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依托产业和合作社建设支部,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党建”的模式。基层党组织不断探索乡村特色产业的更好发展途径,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济优势、人力优势,通过各方面优势的结合,促进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加快群众致富的脚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4.注重人才工作,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要应对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老龄化等突出问题。第一,对于本土人才,要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岗位与发展机会,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第二,在吸引外来人才上,提高基层干部的薪资水平待遇,为其生活提供经济保障;在改善农村整体生活环境的同时,不断改善提升基层干部的办公环境,为留住现有优秀人才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第三,从退役军人、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并将作风优良并且愿意留在基层的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以此来储备村级班子力量,不断优化基层干部结构,不断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

5.提升村民生态理念,完善生态治理体系

基层党组织要提升村民的生态意识,促进乡村环境改善,从而实现生态振兴。一是宣传和弘扬生态文化,鼓励村民学习生态文化保护知识,提升生态保护理念,提高对自身行动的约束力。二是不断完善农村生态治理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企业进入农村的管理机制,防止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浪费;根据现有生态法律规定和村情,制定相关村规民约,让基层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有依有据,同时约束村民行为。三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农村生态保护,通过开展文明评选、奖励机制等多样化的特色活动,引导村民投身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去,让村民既做生态振兴的守护者,又做农村生态发展的受益者。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功能。近些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在深入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乡村振兴,使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不断提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但要坚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功能,不断促进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而且还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坚持为群众服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因此,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功能。

注释:

① “八个不许、三个一斤”村规民约,即不许不孝老人、虐待儿童、打骂他人、玩弄妇女、通奸乱淫、聚众赌博、偷盗财物、打架斗殴,凡触犯者需提供全寨每人一斤米、一斤肉、一斤酒供全寨公开批评教育大会用餐等。

猜你喜欢
政党党组织基层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