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2022-12-07 04:33袁腾飞
畜禽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牛群病牛病毒性

袁腾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金阳 616250)

0 引言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以病毒为源头的接触型疾病,传染性极强,对牛的成长、存活具有巨大的危险。一旦牛群受到传染,很难治愈,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我国牧区及养殖户的财产安全及经济收入。因此,需要与实际的畜牧养殖情况相结合,对病症进行科学分析,并合理运用相应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1 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腹泻病毒是牛病毒性腹泻的重要发病原因,其发病期涵盖了每一个年龄阶层的牛。其中幼龄牛犊是发病主体,患病率很高。奶牛、黄牛是此病症的发病主体,但是其他的动物同样也会感染牛病毒性腹泻,如羊、鹿、猪等动物。该病的感染源头是患病的牛与携带病毒的牛,通过与健康优质的牛相接触后,将该疾病迅速传染给尚未得病的健康牛。以黄牛为例,若一只母黄牛不幸感染了牛病毒性腹泻,该病症会直接通过母婴直接传染,严重时将导致其流产;若小黄牛犊患病则会出现发热。溃烂等现象,成年黄牛多为隐性,现象不明显。虽然牛病毒性腹泻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春、冬两季是主要的发病区间。流行性经过是目前地方最为常见的发病形式,倘若发病地区交通发达,此病极有可能会沿交通线一路扩散。若是在牧区发病,其表象不易察觉,大多数为隐性发病[1]。

2 牛病毒性腹泻的综合病体反应

牛病毒性腹泻的潜伏周期主要集中在7~14 d,根据程度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以黄牛为例,若出现急性状况,牛的自身体温会升高,最高可到40℃;体内白细胞迅速减少;进食明显减少;牛的眼睛部位出现分泌物,分泌物呈浆水状。个别感染牛,会表现出不再进食;不能正常行走;病牛自身皮毛毫无光泽;时不时出现腹泻状况;呼吸急促等现象。病牛初期排泄物多呈流水状,气味恶臭难闻。后期排泄物多呈稠状,且呈现为灰色。若此时抢救不及时,病牛会因为体力耗尽,脱水导致体内脏器衰竭而死亡。

牛病毒性腹泻病体变化主要是从口腔开始,然后蔓延到食道乃至牛的整个肠道。食道上会出现小的溃烂斑点,多呈纵横交错的状态。患有牛病毒性腹泻病症的牛为病毒宿主,病毒从口腔开始蔓延,首先通过牛的呼吸系统和消化道之后,集中于上皮细胞。之后由血液带动向全身扩散,此时病牛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血症。在上皮细胞中进行繁衍增多,堵塞上皮组织黏膜,导致病牛上皮组织黏膜出现坏死状况。若母牛患病,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小脑发育不健全,先天脑积水甚至死亡的现象。

小牛犊阶段是暴发急性牛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状态最为明显,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重视。慢性牛病毒性腹泻,病牛会出现鼻子、肩颈等部位皮肤的溃烂。牙齿根部呈红色,虽口腔内部不会溃烂,但脚蹄处、耳朵后部会发生皮肤溃烂,溃烂处多呈皮屑状[2]。

3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

由于牛病毒性腹泻前期发病状态不明显,很难被养殖户察觉。但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其病理特征逐步显现。若病牛连续21 d的体温高于40℃并且排泄物味道恶臭且如流水状,方可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因此,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依照患病牛的症状与其他类似疾病作出区别,初期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后,依靠实验室的科学手段,进一步开展行之有效的检查

3.1 血清诊断

通过血清诊断是目前为止我国检查率最高的诊断方法,且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手段是将患有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牛的血液进行采样化验,在接种之后的12~16个月,接种牛体内的中和抗体在平稳增长,接种牛体内大半数细胞没有被感染,则视为阳性。但是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的隐性极高,且接种后所反应的时间过长,如为了针对最近患病的牛,就需要使用2倍的血清中和,在中和期间内,抗体滴度大于急性期的4倍还多,那可诊断为阳性。也可以使用较为简单、时间较短的免疫琼脂扩散法。针对病牛的临床反应进行治疗。

3.2 病原体诊断

在安全无菌的环境下,采集牛的骨髓和血液进行化验。此后对化验牛的细胞进行接种,一旦没有发现第三代病变细胞,则要截取患病牛病变的部分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是否存在阳性。如一旦发现病毒,就要借助实验室进行中和实验,从而进一步的确诊,再结合患病牛的具体临床表现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检测牛的排泄物中的抗原体。

4 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

目前我国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该疾病,所以就需要养殖户及牧场加强对牛群的监管,及时查看牛群的变化,不可掉以轻心,努力提高牛群自身的免疫力,如发现病情,要及时的确诊,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治疗,从而遏制病情的急速蔓延,尽可能地降低经济损失。

4.1 中药治疗

可以采用熬制汤药的方式,来对患有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牛进行治疗。以黄牛为例,选择党参、黄芪各25 g,白术、当归、白芍、柴胡各15 g,陈皮15 g,诃子10 g。采用水煎后,一次灌服给患病牛,有助于患病牛调节脾胃,增补益气。但此处方针对于小牛犊效果较好。如出现间歇性腹泻,可以在温水中加入纤维素酶30~50 g,给患病牛服用,1次/d,持续使用3 d。

也可以使用黄连、黄芩、黄柏各60 g,秦皮、苦参、白头翁各60 g,乌梅、陈皮、木香各50 g,穿心莲、白扁豆、茵陈各60 g。用水煎至成汤药,等待水温,给患有病毒性腹泻的病牛服下,1服/d,分3~4次服下即可。此处方有利于清热解毒、涩肠止泻的功效,在使用处方后,病牛的身体抵抗力逐步恢复后,仍要加强看护与监管,并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加强巩固病牛的身体状况。

4.2 西药治疗

目前,治疗牛病毒腹泻的西药疗法多为静脉注射。使用青霉素、葡萄糖以及环丙沙星混合等药品按照比例比配好之后,用静脉注射法对病牛进行“打点滴”1次/d,持续3 d。也可以使用林可霉素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病牛注射,2次/d,持续7 d。如病牛出现严重脱水或者电解质失去平衡的情况,可及时为病牛补充水分以及电解质。同时也可以使用合适规格的磺胺片、碳酸铋片等药物使用口服的方式给病牛服用,持续4~7 d,给病牛服用3次/d。一旦病牛出现发炎感染等症状,也可以用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给病牛服用,实现对病牛的消肿。提高病牛的免疫力。但是切记,针对急性病毒性腹泻的病牛,不可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因为此药物会加剧病牛的消化道溃烂的情况[3]。

4.3 中西结合

针对病牛的治疗,必须要与之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患病牛的临床反应,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症下药,注意病牛的脱水、酸中毒、电解质失衡等现象。及时补水,注意酸碱中和,强化病后的日常看护,慢慢增强其体质,磺胺等抗生素药物也需要继续使用,以防止牛病毒性腹泻的反弹,对病牛造成二次伤害。在治疗上大多使用的是无毒通灭药物,再加上头孢等特效药物和NAHCO3相结合治疗,这种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可以更加准确的、完善的针对患病牛的病情作出处理,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5 牛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5.1 在引种工作中进行预防

牛群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预防牛病毒腹泻疾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牛病毒腹泻疾病的预防工作时,需要对牛群进行一定的监测以及药物养护。身体素质良好的牛,拥有良好的抵抗能力,其身体素质能够保障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身体素质低的牛,在完成预防工作时,会损耗大量的精力,降低自身的防护能力,既减缓了预防工作的进度,也增大了感染牛病毒腹泻疾病的概率。因此,在养殖户购买引进牛群时,一定要选择牧场优良,有供应资格的养殖牧场。要确保引进牛群品种的优质、正规。同时在购买牛群之前,也要对饲养牛群的牧场进行考察与参观。

5.2 在养殖过程中进行预防

牛出现病毒腹泻症状,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养殖过程中感染了牛病毒腹泻,因此,要想进一步防止牛感染腹泻病毒,养殖户需要为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重视养殖过程的防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做好牛群的卫生处理问题,对牛舍定期清理、消毒、通风,保持牛舍的干净。良好的体质是预防牛病毒腹泻的首要前提。因此,养殖户需要加强对饲料的检查力度与重视力度。针对牛饲料方面,要确保饲料的新鲜不变质。要尽可能的为牛提供优质的饲料或者营养全面的饲料,保证牛的生长需求,逐渐增强牛的体质。

在人员方面要做好防范工作,针对无关人员要进行拦截,对于进出牛舍的人员,要在进厂之前做好防护,消毒后方可进入。要减少牛群与其他动物接触的同时,做好夏季的灭虫工作,保证1次/周灭虫消毒。

5.3 重视疫苗的接种

定期完成疫苗的接种工作。针对妊娠期的母牛需要接种灭活疫苗,以此来减少牛群的患病概率,增强其身体抵抗力。同时,当地政府的防疫人员要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牛群健康防疫培训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与对牛病毒性腹泻的重视程度,防范于未然。针对非法造假等劣质疫苗,政府要进行严厉打击,保证疫苗市场环境的清明。从而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5.4 制定免疫程序

养殖户需要与兽医站加强联系,让兽医站与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来加大对养殖场的实际养殖情况与目前的牛病毒腹泻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兽医站的作用。首先,政府在了解养殖户发生的情况时,需要对养殖户进行安抚及管理工作,降低对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并根据每家养殖户的实际养殖情况进行一定的物力与财力的补助,为养殖户提供牛病毒性腹泻弱毒冻干疫苗来增强牛群的抵抗力。其次,兽医站的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对牛病毒腹泻疫苗的研发力度,让牛群不再遭受牛病毒的侵蚀。

5.5 做好监督工作

牛病毒腹泻是一种感染性较强的病毒,当牛群感染了该病毒,会对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养殖户需要加强牛群的监督工作。当牛群感染了牛病毒腹泻,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时间的流逝,牛群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牛群的体温逐渐升高,到42℃左右时,会排出一些恶臭的粪便,还可能出现一些黏液与气泡。因此,养殖户需要每天对牛群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一旦发现牛群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与上报,防止事态严重。

5.6 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养殖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的文化较有限,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牛病毒腹泻疾病,对于牛病毒腹泻疾病的相关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了解不深。因此,当牛群出现相关的问题时,大部分养殖户很有可能会出现防治不当或是诊断错误。所以,当政府部门接到养殖户上报的相关的牛群染病信息,需要引起重视。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该疾病的宣传,将出现的疾病问题通过走访的形式告知养殖户,使养殖户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积极配合政府处理牛群疾病问题,加大对自家牛群的关注程度。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将牛病毒腹泻疾病的应对方法与防治措施及时的告知养殖户,以免养殖户操作不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政府部门可以印发牛病毒腹泻疾病的相关知识手册。同时,政府部门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微信、QQ、抖音等发送相关的知识宣传,加大养殖户对该疾病的了解。

6 结语

一旦出现牛病毒性腹泻扩散,将会对牛群的生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以及我国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必须给予重视,要在养殖过程中,及时观察并发现牛群的异常变化,一旦发现病症,要及时对症下药。确保病毒性腹泻不会蔓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当地政府要加强宣传与培训预防疫病的工作,保证我国养殖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牛群病牛病毒性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晚秋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