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与疾病防控

2022-12-07 04:33高学杰
畜禽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奶量牛舍犊牛

高学杰

(莱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莱西 266600)

0 引言

本土奶牛与纯种荷兰牛的高代杂种为高产奶牛,高产奶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选种和培育而产生,也是我国主要的乳用牛种类。当前我国有荷斯坦牛300万头,其中品种牛各胎次产奶量约为6 359 kg,乳脂率高达3.56%。此外,我国也对相关标准进行了制定,分为南方型和北方型2种,生产质量与产量均得到了较快的进步。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奶制品,且对于奶制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产奶牛养殖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均会对牛奶品质造成影响。所以作为高产奶牛饲养者,需要高度重视学习奶牛养殖方面技术,并对养殖管理进行优化升级,以保障生产出高质量的奶制品,进而满足人们的需求[2]。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日常管理

当前,大部分高产奶牛养殖企业对于高产奶牛的运动管理和卫生管理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一般来说,高产奶牛养殖企业在开展管理和技术工作时,没有对奶牛养殖的卫生条件和环境进行充分考虑,造成奶牛养殖的环境卫生较差,无法满足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运动管理方面也没有进行改善,导致奶牛运动量不达标[3]。

1.2 疾病预防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使高产奶牛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引起各种疾病,其严重损害到奶牛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长发育。一旦管理不当会大大提高奶牛患病的概率,最终导致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当前,高产奶牛的常见疾病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常见的高产奶牛疾病有乳房炎、疥癣和蹄病。

2 养殖技术要点

2.1 科学规划牛舍

建造牛舍的地点通常要选择朝阳,背风以及地质环境较高的区域。在建设牛舍时,需要选择坐北朝南的牛舍,保证有3~4 m2/头的活动空间进行充分活动,对养殖场里的全部空间进行科学的运用,使场地建造的成本费用尽量降低。

2.2 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

高产奶牛往往很难在短期内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在选择奶牛养殖场地时,尽量选择场地通风良好的环境,要保证牛舍有足够的奶牛活动空间,在养殖高产奶牛过程中,不可以采用拴养的方式,拴养会造成高产奶牛缺乏运动而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增加高产奶牛患感染病的风险[4]。要为高产奶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可让奶牛能够适当的自由活动。在比较狭窄的牛舍和不舒适的牛圈中,高产奶牛会缩短躺卧的时间,这就会损害奶牛的牛蹄。此外,高产奶牛习惯在柔软的塑料上躺卧,能够避免皮肤破损和肩关节出现疼痛。高产奶牛排出的粪便有较大气味,会吸引苍蝇和蚊子,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对奶牛的健康产生影响[5]。所以高产奶牛在养殖过程中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活动,并在外部卧栏上铺一层细沙,内部卧栏上铺一层橡胶垫,对于高产奶牛排出的粪便进行及时的清理,为奶牛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促进奶牛的健康舒适生长。

2.3 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

2.3.1 犊牛时期的喂养

对于犊牛来说,要尽早断奶。当前我国采用的断奶方式是在奶牛2~3月龄时断奶,也就是犊牛出生后喂养初乳7 d后锻炼其食用高质量青干草和犊牛料。1月龄内的犊牛以牛奶为主要喂养原料,1个月之后,要对奶牛的喂养次数和数量进行缩减,增加青粗饲料和犊牛料的喂养数量和次数,为犊牛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此外,在犊牛生长到70~90 d,体重达到70~80 kg,日采食量达到1 kg精料时需要断奶。

2.3.2 围产期的喂养

高产奶牛在围产期时,也就是在母牛生产前和产后15 d,需要进行精心喂养,主要喂食高质量青干草和草料。在分娩前15 d可以加入一些精料,对粗料进行适当的消减。刚生产的牛需要提供一桶干净的温水,加入3.5 kg的麸皮和2 kg红糖,以及少许食盐。在分娩后1~2 d要喂养易消化的饲料,分娩后3 d增加一些精料,保证有0.5~0.8 kg/d递增的喂养数量。

2.3.3 泌乳盛期的喂养

在泌乳盛期喂养高蛋白和高能量饲料,使奶牛保持较好的食欲,尽可能食用饲草料,此时可自行食用青干草和青贮料。精料喂养的数量,要结合奶料比3:1进行提供。

2.3.4 泌乳中后期的喂养

泌乳中后期是指产后101 d到干奶期的喂养阶段。泌乳中期由于奶牛产奶量会减少,但减少幅度较小,所以各类饲料的喂养数量须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到了泌乳后期,产奶量会急速减少,需要结合相应的产奶料对饲料的喂养量进行合理的调节。

2.3.5 干奶期的喂养

干奶期要对喂养数量进行合理把控,日粮主要为粗饲料,加入适量矿物质饲料。干乳期要喂足饲料。奶牛在经过泌乳期后会进入干乳期。在干乳期阶段,要保证饲料的营养供给,通常标准为日采食量达到奶牛体重的2%~2.5%,粗精饲料的比例为3:1。

2.3.6 合理搭配日粮

作为奶牛营养来源的关键时间,一定要做好奶牛日粮的营养搭配工作,饲料并非越精细越好,若饲料过于精细,可能会造成奶牛出现新陈代谢方面的问题。

2.4 加强夜间管理

目前很多高产奶牛养殖场注重白天的日常管理工作,然而却忽视了夜间管理工作,这就导致高产奶牛产奶量无法提高。很多研究发现,高产奶牛夜间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产奶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7]。对夜间喂食量进行适当增加,在夜间22:00左右,需要对高产奶牛喂养适当草料,但不宜喂养过多,以免造成奶牛难以消化。同时要提供适量清水,这样能够满足奶牛的体能消耗,且有助于促进奶牛抵抗能力的提高,增加产奶量。

2.4.1 增加光照时间

夜间可以通过白色的荧光灯来照明,光照从以往的9~10 h过渡到13~14 h,从而促进奶牛的新陈代谢以及饲料的运用率和消化率的提升,可使产奶量得到明显的增长。

2.4.2 保持绝对的安静

高产奶牛喜安静,尤其是在夜间,且高产奶牛胆小,如果发生突然惊吓,可能会造成牛奶酸度提升,减少奶牛的产奶量。

2.4.3 铺垫好睡床

在夜间高产奶牛长时间趴卧,若地面湿硬,会导致奶牛的产奶量受到影响,且容易引起奶牛各类疾病的发生。所以在高产奶牛夜间趴卧的位置上要铺上软草,潮湿的地方要铺铺一层草木灰,保证高产奶牛有优质的睡眠质量。

2.4.4 适量进行夜间运动

在夜间要将高产奶牛赶到场外进行活动,时间为1 h左右,这样可使奶牛胃中的食物得到充分消化,还能提升奶牛的食欲,增加产奶量。

2.4.5 加强夜间观察

高产奶牛通常会在夜间发情,奶牛养殖人员要把握好后半夜,观察这段期间高产奶牛休息发情和反刍情况,若有问题出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防止因检查不到位,导致高产奶牛空怀期延长而对产奶量产生影响。

2.5 加强奶牛的清洁与护理

在高产奶牛养殖过程中,若母牛为首次怀孕,养牛人员要在妊娠300 d时按摩奶牛的乳房,按摩1次/d,3~5 min/次,在分娩前15 d可以中止按摩。在对高产奶牛实施管理时,每天要充分清洗奶牛的身体,清洗2次/d,如有必要,可以在产前1 h刷洗,对牛舍进行卫生清洁,确保牛舍有充足的阳光,保证奶牛的卫生清洁,可防止各类疾病的发生,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

2.5.1 奶牛乳房按摩的技巧

许多奶牛在生产后会出现乳房水肿的情况,饲养人员可以使用热毛巾对高产奶牛的乳房进行热敷,此外,进行相应的按摩,按摩和热敷时间均为5~10 min/次,这样可以使高产奶牛的乳房肿胀情况得到缓解。除此以外,在平时挤奶时也要按摩奶牛的乳房,可以促进乳腺分泌乳汁。主要按摩方式为,在挤奶之前按摩乳房表面,并轻按乳房各部,使乳房膨胀呈淡红色。当奶牛皮肤温度升高,触碰感觉较硬时,可立即挤奶,一般按摩2 min左右。

2.5.2 奶牛分娩后的保健养护

因为奶牛在分娩后身体会流失大量的盐分,奶牛此时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所以要采用特殊的护理方式。通常在高产奶牛分娩后,要给奶牛喂30℃~40℃的盐水麸皮汤,用50 kg水加50 g食盐和1~1.5 kg的麸皮,同时,结合奶牛的身体特质,适当的调整,促进奶牛身体的恢复。

2.6 科学饮水

在牛奶中除了含有钙、磷、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的水,所以要保证奶牛具有充足的饮水量,可以增加奶牛的牛奶产量,有条件可以设置自动饮水环境。有相关研究发现,设置自动饮水后,奶牛的出奶率要高于一般环境下20%。奶牛在饮水时,要对外界的温度变化进行关注,如外界温度过低,要对水温进行调整,进行加温处理,以免水过凉造成奶牛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2.7 合理安排挤奶时间

结合奶牛的具体生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挤奶时间。通常在高产奶牛生产后的3 d,奶牛身体较为虚弱,不应该将牛奶全部挤掉。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在高产奶牛分娩的前3天的牛奶是不能够使用应将其抛弃,一直到分娩后第4天可以正常挤奶。要在泌乳期内干乳期前进行挤奶,奶牛有足够的时间补充营养和促进奶牛体力的恢复。

3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1 高产奶牛疾病综合预防措施

1)在选择奶牛养殖场地时,尽量选择场地通风良好的环境,要保证奶牛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养殖高产奶牛过程中,不可以采用拴养的方式,拴养会造成高产奶牛缺乏运动而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增加高产奶牛患感染病的风险。要为高产奶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可让奶牛能够适当的自由活动。

2)针对一些常见的奶牛流行疾病,在养殖高产奶牛的过程中,要坚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要经常对奶牛进行药物预防和疫苗接种,促进高产奶牛免疫力的提高。

3)要经常消毒高产奶牛的牛圈、用具、草料和饮水以及奶牛本身。可以经常打扫牛舍,喷洒消毒剂,针对奶牛用具,可以将其放在阳光下暴晒,对于工作服医疗器可以采用煮沸来消毒。

4)高产奶牛在配食之前,首先要细致检查奶牛的饲料,以免出现饲料霉变的情况。此外,要去除饲料中的杂物,还要注意奶牛本身的干净卫生,这样可以避免寄生虫传染疾病的发生。用水对奶牛的身体进行刷拭,能够去污,同时又能保证高产奶牛的身体清洁,还有助于促进高产奶牛的血液循环。要经常带奶牛到户外运动,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高产奶牛新陈代谢,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5)高产奶牛的运动时间每次在20 min左右。在奶牛运动的地方要保持地面的平整,以免损伤奶牛的牛体。在对奶牛进行喂食时,需要注意适量,每次不能喂的太多。高产奶牛太过饱容易造成牛瘤,胃积食会造成食欲减少或食欲停止,影响奶牛的正常成长和奶牛产奶。所以一定要加强管理,定时定量喂饲料,少给勤添草料。秸秆必须要切短软化后再喂,不要突然变换饲料。

3.2 几种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

1)乳房炎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疾病,它是由于饲养环境和管理较差,以及病原体感染和奶牛体质造成的感染,所以在挤奶前要将奶牛的乳头洗干净,避免因挤奶过程的不卫生引起乳房炎[8]。可以采用药浴的方式对乳头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乳房炎的发生。药浴要在奶牛停乳后或临产之前10 d开始,1~2次/d。泌乳牛挤乳后可进行1次/d药浴,药浴药品为次氯酸钠、洗必泰和过氧乙酸。

2)蹄病是高产奶牛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对于奶牛的健康生长危害较大,一旦管理不当,使牛蹄经常与粪便、尿液发生接触,则会大大提高奶牛患病的概率,最终导致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因此,为有效防止牛蹄长时间浸泡在牛粪及尿液中,应每天清理奶牛粪便,使牛舍内的地面始终保持清洁干燥。此外,还应重视对牛蹄的日常护理工作,可以定期使用硫酸铜溶液对奶牛的蹄部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如果发现牛蹄疾病,则立即使用高猛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对奶牛的蹄部进行包扎,从而保障蹄部的尽快恢复。

3)疥癣是危害奶牛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该病的传染性强且治愈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养殖奶牛过程中要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注意通风以保持圈舍内的空气清新,并及时处理奶牛粪便,使奶牛始终处于舒适干净的环境中,增加抗病能力。对预防接种计划进行严格的制定,并执行相关传染病条例,定期进行驱虫。由于养殖时间长,寄生虫种类多,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来进行综合防控,以预防为主。寄生虫可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传染,切断其中一个感染途径,就能够对疥癣等寄生虫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4 结语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奶牛的产奶量,从而使饲养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奶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奶量牛舍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水帘对密闭牛舍温湿度的影响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