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垦区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2022-12-07 09:26马春萍张振良卢守亮陈志蓉
新疆农垦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羊场肉羊羊肉

马春萍,张振良,卢守亮*,陈志蓉*

(1.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2.新疆农垦科学院)

0 引言

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羊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肉品之一,近年来,与日益增长的羊肉消费需求相比,我国肉羊生产却凸显传统与落后,肉羊产业发展缓慢,羊肉供应总体偏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羊肉产量492万t。

新疆是我国穆斯林人口集聚区,羊肉是该区域消费的一个必需品,具有刚性需求,肉羊产业的发展不容忽视。同时在新疆广大区域世居民族中诸如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等游牧传统久远,畜牧业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和长期内必然要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场之一,养羊数量和羊肉产量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羊肉是新疆人民喜爱和消费最多的一种肉品,新疆作为羊肉的重要生产地和消费地,羊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羊肉价格的变动和肉羊养殖户的切身利益,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稳定繁荣大局。

近5年间,第六师肉羊存栏、羊肉等主要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反映到市场上,具体到生活中,很少见到第六师企业生产的畜牧产品。

目前第六师供应市场的羊肉,特别是品牌羊肉几乎没有,这严重影响了第六师肉羊产业的发展,对于具有地域优势的第六师来说值得考虑和深思。

1 第六师垦区肉羊产业基本情况

1.1 第六师地理位置

第六师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起中蒙边境的北塔山,西临玛纳斯河,南倚天山,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西长500 km,南北宽40~200 km,成片状散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和五家渠市三地州(市)境内。师部五家渠市南距乌鲁木齐市32 km。

1.2 第六师肉羊产业发展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师畜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5年全师开展肉羊杂交改良,主要以哈萨克羊为基础母系,萨福克、陶赛特肉羊为父系,还有少量的杜泊羊、德国美利奴羊作为父系品种进行杂交改良。2014年开始引进多胎羊,主要品种为湖羊和小尾寒羊,用于开展以多胎羊为母本,肉羊为父本的杂交改良工作,提高产羔率和增加出肉率。2015 年,全师羊存栏76.88 万只,占牲畜总量的71.62%。有四家兵团级种羊场:新疆兵团方兴新湖肉用种羊场、新疆兵团奇台裕繁种羊场、新疆兵团五家渠湖羊种羊场、日发新西域五家渠牧业有限公司新湖种羊场。

第六师农业西线、中线一直以种植业为主,东线有部分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团场,但是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例仅为33%,牲畜作价归户后,养羊产业更加零散,对新技术应用、品种良种化、人工授精、良种推广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面积大、效益相对好的种植业得到了更多重视,这就影响了团场对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没有形成多方协作促发展的合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肉羊产业的发展。

目前第六师肉羊的养殖生产现状是:原有的四家兵团级种羊场均停止养殖或注销,规模养殖场几乎都停止养殖。羊只存栏量从高峰时的94.9万只减少为46.9万只,养殖方式以牧区传统放牧和农区散养为主,养殖户多以短期育肥为主。全师肉羊养殖主要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的饲养模式。近年来,规模肉羊育肥场的建设虽在增加,但建设的合理性和饲养的科学性还很不够,且育肥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第六师养羊业仍处于家庭养殖、小规模、低投入、低产出的小生产状态,科技含量低,生产周期长,未形成规模饲养、商品生产和规模效益。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产品供应不均衡

育肥羔羊集中在9~12月份上市,畜产品供应做不到四季均衡。

2.2 牧场载畜量不均衡

春秋和冬牧场载畜量过载严重,夏牧场载畜量不足,且农区养殖饲草料严重短缺。

2.3 繁殖率低

肉羊繁殖率在87.1%左右,一年一胎,而且只在每年的秋季配种,冬春季产羔。

2.4 优质肉羊品种资源短缺

养殖的肉羊品种主要有阿勒泰大尾羊、哈萨克羊、湖羊等,但这些肉羊品种的生产性能并不理想。新疆地方羊品种产肉性能低,生长发育慢,繁殖率低,屠宰率低(35%左右),尾脂率高;引进的湖羊虽然繁殖率高,但在新疆的适应能力差,其它生产性能也不理想[1-2]。

2.5 养殖效益下降

2009—2018年全国羊价波动较大,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羊价跌入低谷,造成第六师羊存栏量明显下降,截止2021年羊存栏量46.88万只,不足2012年的66%。

3 对策与建议

目前,品种良种化和良种化率低以及缺乏龙头企业与羊肉品牌是第六师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怎样利用地域优势和优良多胎肉羊品种推广优势,顺应兵团改革,发展第六师肉羊产业,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工作:(1)加强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利用多胎肉羊的良种资源和先进的繁殖技术协调改良,加快肉羊良种化进程。通过已经实施的多胎萨福克的选育提高和示范推广项目,加大第六师多胎肉羊的杂交改良覆盖面,以明显增加的经济效益促进养殖户对多胎肉羊的认同。(2)以规模养殖合作社和公司为龙头,负责种羊培育与推广利用,并依托地域区位优势,发展羊肉屠宰加工与市场销售,逐渐丰富羊肉品类,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团场养殖户利用饲草料优势发展肉羊养殖,即“公司+养殖户”模式,提高肉羊产业链附加值。(3)更新肉羊品种。以肉用细毛羊、萨福克、多胎萨福克为父本,提高供种能力,加快良种扩繁,扩大杂交规模,提高肉羊养殖效率。(4)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肉羊养殖。扩大农区舍饲肉羊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育肥周期[3-4]。(5)扩大饲草料供应来源。顺应兵团改革,更新观念,重视饲草料种植,利用垦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加大对养羊业的扶持力度。(6)利用肉羊子宫角深部输精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扩大品种改良面积。以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良繁场、规模场和草畜联营合作社为核心,建立健全肉羊人工授精服务网络,新建或改扩建肉羊人工授精站与配种点,实现场(区)有人工授精站,户有配种点的人工授精全覆盖,依托新疆农垦科学院在第六师开展的多胎萨福克的选育提高及示范推广项目,以及已有前期工作基础的示范场(户),早动手组织选配母羊,确保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实施。(7)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或基层配种员和场、户、(合作社)技术人员的培训,争取每个团场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人工授精站,并有1名配种员配合,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年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奖补。推广使用冷冻精液腹腔镜输精技术,可以扩大肉羊改良覆盖面,降低配种成本和种公羊饲养数量,还可以减轻配种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肉羊改良的工作效率。同时,绵羊冻精配种大面积推广应用也是配种员增收的重要渠道。(8)人工授精的重点应放在养殖场、大户和大群上,小群和散户可引进部分纯种肉用种公羊或高代杂种肉用公羊进行自然交配。

猜你喜欢
羊场肉羊羊肉
“扒羊肉”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技术探讨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冬补一宝 羊肉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