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分析及备考策略
——以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卷部分试题为例

2022-12-07 11:05姚芳芳
中学生物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试题考查

姚芳芳

(安徽省利辛高级中学 安徽亳州 23670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指出,学科素养在高考的考查中起导向作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考命题中的重要依据。社会责任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生物真题中通过渗透对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促进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目的的落实。下文以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卷部分试题为例,尝试从社会责任素养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把握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对新一轮高三的复习课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 高考真题中对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分析

1.1 健康生活,体育锻炼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又受到电子产品的诱惑,很多人忽视了体育锻炼,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健康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考试题中渗透运动、健康意识,宣传全民健身、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生活自律等,以引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例1】(2022年·全国甲卷·1)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

B.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

答案:B。

命题角度分析:本题通过对钙离子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生理作用的考查,利用晒太阳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生物学知识,渗透对运动健康、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意识,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2 社会热点,疫情防控

《课程标准》在对高考试题的命题建议中提出,试题素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话题展开,以保证试题的新颖性、真实性和前沿科学性,有利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新冠疫情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之一,由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入手,通过对其相关内容的考查,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关注社会热点,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2】(2022·全国乙卷·38)新冠疫情出现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PCR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_____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_____(答出1种情况即可);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知某种病毒的特异性蛋白S(具有抗原性)的编码序列(目的基因)。为了制备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逆转录酶

(2)特异性核苷酸序列 复性

(3)曾感染新冠病毒,已康复或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 已感染新冠病毒,是患者

(4)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命题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是目前社会的热点。本题以核酸检测及疫苗制备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及免疫调节相关内容,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生物学学科核心概念的评价。试题通过对疫苗的成功研发、核酸检测的原理以及结果的分析,说明科研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加深学生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加强自身防护以及向他人宣传新冠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该试题体现了时代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1.3 生态意识,保护环境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将生态环保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密不可分,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高考真题,通过对生态学相关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渗透生态平衡理念,充分发挥生物学学科在高考中的育人价值。

【例3】(2022·全国乙卷·37)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需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________;用菌株C生产S的最适碳源是_______。菌株C的生长除需要碳源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营养物质。

(3)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验废物利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2)葡萄糖 制糖废液 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3)缺少淀粉酶 (4)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量,寻找产量拐点,确定最适碳源浓度 (5)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命题角度分析:本题由生物技术在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引入,前三问是对实验室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意在评价学生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第四问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五问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制糖废液再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践行绿色生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生产劳动观念。

1.4 生产实践,学以致用

我国在80年代中期引进了“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论,科学知识首先要转化为技术,技术再应用于生产实践。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体会知识的社会价值,是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也符合高考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

【例4】(2022·全国乙卷·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答案:C。

命题角度分析:本题来源于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伴性遗传”一节的内容,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遵循高考“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理念。以鸡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的遗传分析为主题,突出对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在早期的雏鸡时期,便可根据鸡羽毛的性状来区分鸡性别,以利于养鸡场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及时筛选出公鸡和母鸡,以提高其经济效益。此题要求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生物学问题,突出社会责任、学科素养的考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符合《评价体系》中“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新时代高考试题命题理念。

2 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备考策略

2022年全国卷生物试题依据《评价体系》,强化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社会责任意识及育人功能。基于此,下文对2023届高三复习课教学提出一些备考建议。

2.1 挖掘教材资源,完善知识体系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来看,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新冠疫情防控、农业生产实践、生态平衡理念以及科学研究新成果等方面。

《课程标准》中有关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中,社会责任素养的体现多出现在教材的“与社会的联系”“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生物科技进展”等栏目中。所以高三复习备考时,教师要以教材为根本,依据教材构建生物学学科主干知识网络,还要关注教材中其他栏目的设置,以完善对知识网络的构建,关注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例如,新人教版教材必修1的95页“思考讨论”,必修2的82页“与社会的联系”和选择性必修1的30页“思考讨论”等栏目,通过倡导慢跑等有氧运动,远离致癌因子,远离毒品,引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选择性必修1的76页“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关于流行性感冒及其预防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运用传染性疾病的相关防控知识,保护自身健康及向他人宣传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并能与当下新冠疫情防控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选择性必修1的76页,必修2的85页“生物科技进展”栏目,通过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进步,让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引起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选择性必修2的12页“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对有害动物飞蝗的防治情况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2页、89页和111页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则展现我国的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修复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渗透生态平衡理念。

类似的资源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深挖这些资源中隐含的信息,有效地提炼和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厚植疫情防控和生态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实践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2 关注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以具体的情境进行命题,突出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高考选拔创新型人才,符合《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对高考命题的指挥作用。近几年高考试题和山东、广东等地的等级考试试题中多次出现情境化试题。这在以后的新高考命题中,也将会持续出现,并不断加强。情境问题多来源于社会热点话题,在高三生物学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话题寻找具体的素材,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提升学生在新情境下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根据生物学概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议题,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发挥试题积极的导向作用。例如,近三年,因新冠疫情在各地的反复出现及局部暴发情况,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新冠疫情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在备考时可设置基于新冠病毒的问题情景,通过收集不同种类的素材,从病毒的结构、遗传、变异、机体免疫、核酸检测、疫苗研发等方面设置不同的问题,渗透对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此外,社会热点还包括生产实践问题,如提高农作物产量、育种等,以及生态环保、绿色生活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如科技论文、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研究成果等。教师在进行一轮复习时,可以适当引入这些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分析具体情境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加工整合,构建知识网络。这也是《评价体系》中发挥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灵长类动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以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育种的相关内容,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以我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实现人工光合作用为情景,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等。从这些具体的情境入手,教师能引导学生学会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生物学知识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成就,体会生物学的奥妙,培养社会责任。

2.3 设置微专题,真题强化训练

高考真题的命制依托于《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又兼具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试题多选取具有引领学科核心价值的素材,试题的难度、考查角度具有代表性和方向性。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教师可以总结出高考命题思路,熟悉高考试题题型及难易程度,并预测高考试题命题方向。因此,高考真题是高三学生复习备考最有效的资料之一。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时,可以立足真题,通过设置微专题,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在复习某一内容时,教师可先将近几年高考真题中有关这一知识点的典型试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练习完善对知识网络图的构建。教师可以对高考试题进行改编,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结合具体情境,教师还可以原创渗透社会责任意识的试题。例如,在复习生物与环境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火仪式为背景命制试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全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生物学知识寻求解决之法,宣传低碳生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践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3 总结

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注重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时刻关注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等,将其恰当地引入教学过程。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教师应利用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落实社会责任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生物学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