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2-12-08 06:02袁铭铭张文熊晓丽钟瑞建吴良发
药品评价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毒素生物碱提取液

袁铭铭,张文,熊晓丽,钟瑞建,吴良发

1.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药品与医疗器械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的干燥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用于温病高热,神魂,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1]。现代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以及其他类。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炎、抗癌等药理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青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药用资源。

1 大青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的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酚酸类以及其他类成分等。

1.1 生物碱类

大青叶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和喹唑酮类生物碱。李薇等[2]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5-羟基-2-吲哚酮。刘瑞等[3]使用HPLC-MS-MS鉴定出大青叶中含有黄嘌呤、次黄嘌呤。阮金兰等[4]首次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色胺酮。柳继峰等[5-6]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10H-indolo[3,2-b]quinoline、(E)-3-(3',5'-dimethoxy-4'-hydroxybenzylidene)-2-indolinone,2007 年分离得到两个新生物碱类化合物9α,13α-Dihydroxylisopropylidenylisatisine A、Isatisine A。邓湘昱等[7]从大青叶7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靛蓝、青黛酮、脱氧鸭嘴花酮碱。姬志强等[8]从大青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靛玉红和4(3H)-喹唑酮。李大伟等[9]从大青叶的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三个吲哚类生物碱indole-3-acetonitrile-4-methoxy-2-S-β-D-glucopyranoside、indole-3-acetonitrile-4-methoxy-2-S-β-D-Glucopyranoside、cappariloside A。Liu 等[10]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6个新化合物和一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Indiforine A、Indiforine B、Indiforine C、Indiforine D、Indiforine E、Indiforine F、methyl 2-(4-oxoquinazolin-3 (4H)-yl)benzoate。Liu 等[11]从大青叶中分离鉴定得到8 个有生物活性的对映体3S,2'S,7″R,8″S-Isatindigotindoline A、3R,2'R,7″S,8″R-Isatindigotindoline A、3S,2'S,7″S,8″R-Isatindigotindoline B、3R,2'R,7″R,8″SIsatindigotindoline B、3R,2'S,3″S,1'''S-Isatindigotindoline C、3S,2'R,3″R,1'''R-Isatindigotindoline C、3R,2'S,2″Risatindigotindoline D、3S,2'R,2″R-Isatindigotindoline D。Xi 等[12]从大青叶分离鉴定得到7 个新的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Isatiscaloids A、Isatiscaloids B、Isatiscaloids C、(+)-(2'R)-isatiscaloids D、(-)-(2'S)-isatiscaloids D、(-)-(2'S)-isatiscaloids E、(+)-(2'R)-isatiscaloids E。《中草药学》中记载,大青叶中含有芥苷、新芥苷、菘蓝苷[13]。郑虎占等[14]在《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中记载,大青叶中含有腺苷。刘瑞等[3]使用HPLC-MS2 鉴定出大青叶中含有胞苷、尿苷、鸟苷。

1.2 有机酸类

李薇等[2]从大青叶中分离鉴定得到烟酸和琥珀酸。阮金兰等[4]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焦谷氨酸。柳继峰等[5]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邓湘昱等[7]从大青叶70%乙醇提取液中首次分离得到焦脱镁叶绿酸a 甲酯、焦脱镁叶绿酸a 乙酯。李雪虎等[15]从大青叶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亚油酸-1-单甘油酯、水杨酸、丁香酸。姬志强等[8]从大青叶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十八酸、亚油酸。郑虎占等[14]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棕榈酸。李大伟等[9,16]从大青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 个新化合物,2-(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succinic acid、(E)-3-(4-(1-carboxy-2-hydroxyethoxy)-3,5-dimethoxyphenyl) acrylic acid、3-(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 pentanedioic acid。

1.3 黄酮类

柳继峰等[5]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6-β-D-glucopyranosyldiosmetin。邓湘昱等[7]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异牡荆素-6'-O-吡喃葡萄糖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3'-O-吡喃葡萄糖苷、肥皂草苷。姬志强等[8]从大青叶中分离鉴定得到异牡荆素。

1.4 其他类

姬志强等[8]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柳继锋等[5]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落叶松脂素、(+)-异落叶松树脂醇。李雪虎等[15]首次从大青叶中分离鉴定得到香草醛。此外,大青叶中还含有萜类化合物。邓湘昱等[7]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单帖类化合物loliolide。李大伟等[9]从大青叶中首次分离得到4 个倍半萜类化合物5β,6α-dihydroxy-3β-(β-D-glucoyranosyloxy)-7-megastigmen-9-one、(6R,9S)-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6R,9R)-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saussureoside B 和一个苷类化合物丁香苷。

2 大青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1 抗菌作用

胡永金等[16]为研究大青叶提取物的抗菌效果,所采取的方式为滤纸片扩散法。实验结果显示,在含量约为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其后分别为:沙门菌、李斯特菌、炭疽杆菌、猪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包俊[17]用经改进的药基法,测定了大青叶甲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然后依次是肠炎沙门菌耐药株>大肠埃希菌标准珠>酵母菌耐药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株>白念珠菌耐药株,且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陈言峰、邹记兴[18]研究发现,大青叶提取液对迟缓爱德华氏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刘富康等[19]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大青叶醇提物中粗黄酮提取量的浓度,将其进行了抑菌圈实验,结果表明大青叶的粗黄酮萃取率具有显著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生长的效果。

2.2 抗病毒作用

许涛等[20]研究发现,4(3H)-喹唑酮通过阻止H1N1 型流感病毒的吸附、增殖而发挥作用。喻淑庆等[21]采用MTT 比色法,发现大青叶提取物可以抑制已经进入细胞中的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复制和增殖。刘钊等[22]研究发现,大青叶单体能够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3 在Hep-2 细胞中的增殖,但是没有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的吸附也不起作用。高博等[23]应用CPE 法、MTT 法和实时荧光RT-PCR 法发现,大青叶水溶性提取物对登革热病毒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且其细胞毒性小,半数毒性浓度为 4.68 mg/mL。罗芬[24]发现大青叶水提物可能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而达到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2.3 抗氧化

崔旭、李会端[25]研究表明,大青叶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有较强的清除率。

Yu 等[26]采用脱机DPPH 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大青叶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LS 模型简单地探讨其指纹图谱效价关系。结果表明,大青叶乙醇提取液具有抗氧化活性。朱俊杰、徐静[27]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青叶不同功能部分均可提高HepG2 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酸部位效果最大,对其他部分的抑制能力为水部位,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闫俊等[28]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测定大青叶中不同化学组成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以乙酸丙烯相的抗氧化活性为最高。

2.4 抗内毒素

方建国等[29]对大青叶抗内毒素活性部位进行筛选,发现正丁醇相的体内外抗内毒素活性均最强,体外实验中其余部位抗内毒素活性乙酸乙酯相>氯仿相>水相>石油醚相,体内实验中水相>乙酸乙酯相>氯仿相>石油醚相。黄继全[30]对大青叶氯仿提取物进行体内外抗内毒素实验,发现其可以抗大肠杆菌O111B4 内毒素。

2.5 抗肿瘤

Nam 等[31]发现大青叶中的化学成分靛玉红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夏小艳等[32]利用两个模型(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检测靛玉红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结果表明,靛玉红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简晓顺等[33]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发现大青叶乙醇提取液能抑制肿瘤细胞株K562 和S180 的生长和增殖。

2.6 其他药理作用

赵红等[34]研究发现,大青叶的水煎液可以使小鼠的免疫功能上调,其机制可能是促进淋巴细胞IL-2 的分泌。Poudel 等[35]通过细胞实验研究发现,异金雀花素可抑制脂肪生成转录因子,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通过上调insig-1 和2 来实现。

研究表明,大青叶醇沉物质和总有机酸萃取物质,都对由二甲苯类引起的老鼠耳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干酵母引起的高热有显著降温效果。结果显示,大青叶醇沉物和总有机酸提取液有解热、抗炎效果[36-37]。

3 结语

大青叶作为一个具有确切疗效的传统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虽对大青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所研究,但总体上研究较少。因此,需要继续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研究,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明确其物效基础。

猜你喜欢
内毒素生物碱提取液
黄芪提取及提取液陶瓷膜超滤纯化工艺研究
地榆槐米蜜饮加工工艺研究
巴山花椒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氰基硼氢化钠还原胺化京尼平合成拟生物碱与活性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包烧工艺中芭蕉叶及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