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现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2-12-08 13:29李雅楠
关键词:躺平亚文化现象

李雅楠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躺平” 现象是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出现的不容忽视的消极现象。 “躺平”作为目前中国社交媒体中重要的流行词之一,其形成、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折射了特定历史时期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与群体境遇。 “躺平”来源于“躺平任嘲”一词,它产生于2016 年或者更早,最初是娱乐圈粉丝的一种用语[1]。此词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是2021年一位帖主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躺平即正义》的帖子,文章主要讲述了自己在两年内没有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如何生存, 并在文中高举“躺平”的旗帜,认为“躺平”是解决任何问题的终极法则,受到众多青年的追捧,自此“躺平”风潮席卷青年群体,“躺平”成为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

“躺平”现象的风靡激发了学界的研究兴趣。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相关发文量剧增。 但由于学界对“躺平”现象研究的时间较短,目前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对“躺平”现象的本体研究,包括本质、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而关于“躺平”现象研究的综述类文章较为欠缺。 因此,本文旨在对“躺平”现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研究现状,总结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躺平”现象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文献的发表情况

由图1 可知,在2020 年之前,关于“躺平”现象的研究寥寥无几,而在2020 年之后,相关文献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长,直至今日仍然呈现大幅度递增趋势①。

“躺平”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实则有迹可循。 由图1 可知,在2011 年到2022 年间,学界相继展开了对“丧文化”“佛系” “躺平”现象的追踪研究。 在2020 年之前,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丧文化”“佛系”现象,而在“躺平”现象出现之后,关于二者的研究文章有所减少。 有些学者将“丧文化”“佛系”与“躺平”纳入同类词汇系谱,专门开展关联性研讨。 因此,不难看出“躺平”现象的产生与两者密切相关,“丧文化”“佛系”正是“躺平”的前身,这些词汇的产生、发展与消亡以波浪式前进的姿态不断更新。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青年亚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延伸与变体,是特定条件下社会心态的形象表征,折射出青年群体面对现实压力时的矛盾心态。

图1 2011—2022 年“丧文化”“佛系”和“躺平”现象研究文献的数量统计

2021 年《躺平即正义》帖子发表之后,因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社会处境与心理境遇而引发群体共鸣,迅速引发大众讨论热潮,社会各界开始大量关注“躺平”现象。 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文化包容开放的大环境下,互联网的舆论操控与大数据引导不断加速“躺平”思潮的蔓延。 在2021 年底,“躺平”一词相继入选“2021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和“《咬文嚼字》2021 年十大流行语”,学界也纷纷对此开展研究讨论。所以从2021 年开始,“躺平”现象的研究文献就大量增加。

(二)“躺平”现象研究的学科领域

由图2 可知,“躺平”现象的研究文献相关学科涉猎广泛,主要聚焦在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 究其原因,一是学界研究“躺平”现象时,仍然沿袭对“佛系”“丧文化”的研究方法,即立足于社会现象探析社会发展的规律,大量采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展开论证,将“躺平”现象的出现归结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文化体制的变革,主张从社会结构层次探求应对之策。 二是大学生群体是“躺平”思潮重要影响群体之一,“躺平文化”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与道德规范的养成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学者着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出发,聚焦于文化根源与应对对策研究,主张以文化建设作为抓手,努力构建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培养机制[2-4]。 三是“躺平”一词因其特有的感染力、生动性备受媒体青睐。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许多官方媒体热衷于将“躺平”与“奋斗”“坚持”等正能量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并与时事紧密结合,通过探讨与“亚文化”相关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问题,激发大众奋斗动力,争夺主流文化话语权。 如付茜茜[5]从认知用语视角出发,探析“躺平”现象从概念到流行话语的建构与流变过程,解析词形变体和语义变化,借助元批判探寻其背后的社会心态哲学。除以上三个学科领域之外,在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对“躺平”现象的研究也有所涉及。

图2 “躺平”现象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

(三)“躺平”现象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由图3 可知,“躺平”现象研究排名前五的关键词依次是“躺平” “内卷” “青年”“社会心态”“亚文化”等。 究其原因,一方面“内卷”是“躺平”的直接诱因。 “丧文化”“佛系”“躺平”的出现都与“内卷化”存在直接与间接的联系,因此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纷纷溯源“内卷”的生成路径与原因机制,以此深化对“躺平”现象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新时代下,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与之前相比大有不同,而这也引发了研究者的关注。 因此,学界将“躺平”现象作为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内容,致力于分析新时代下青年的新现象、新状态。

图3 “躺平”现象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二、“躺平”现象研究的主要内容

“躺平”是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生存状态,需全面把握此现象背后的现实表征与存在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寻其背后的发展规律。

(一)“躺平”现象的本质研究与类型研究

“躺平”现象作为当前热点现象,学界对此广泛关注,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躺平”划分为多种类型。

1.“躺平”现象的本质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躺平”本质的认识尚未统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群体心理论。 “躺平”现象是一种群体心理的反映,包括“躺平正义论”“躺平非正义论”和“躺平复杂论”三种不同的心理反应。 “躺平正义论”将“躺平”升华为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选择,认为“躺平”所带有的“抗争特性”是对“泛内卷”的柔性反抗,是对自我价值的审视与反思。 如孙伟平[6]指出“躺平”是面对数字资本所表现出来的“暂时性”心理调节机制与“战术性”行为调整策略。 “躺平非正义论”认为“躺平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文化”,青年“躺平”本质上是个体责任的退缩逃避,是一种社会失范行为,违背了青年的社会角色期待。 从传统文化视角出发,张伟[7]认为“躺平”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消解。“躺平复杂论”主张对于“躺平”本质的认识,需根据不同的情境,分类解读,辩证分析,深入挖掘“躺平”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影响。 例如在一定情境下,青年“躺平”是“身躺而心不平”属于“语言躺平族”[8],需要辩证分析。

二是青年亚文化论。 “躺平”现象背后代表的“躺平文化”是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形成的青年文化,是一种背离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亚文化,其背后存在深层次的文化与社会根源。 从社会现实情境出发,侯振中[9]认为社会“内卷化”造成了青年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从而引发青年“叛逆”心理,诱发了“躺平亚文化”的产生;从网络话语传播角度出发,宋德孝、别杨杨[10]认为“躺平文化”是“丧文化”“佛系文化”为代表的“颓废型”青年亚文化的延续,受到网络传媒与舆论的操纵之后,呈现出无秩序的传播趋势。

三是词语符码论。 “躺平”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它从网络空间到现实空间的生成与传播实践构成了其特殊的话语表征形式,它的产生是语言与社会充分互动的产物,是当代青年自我表达、以言行事的话语传达新形式。 对此,令小雄、李春丽[11]指出“躺平”一词是带有某种抗议风格的话语活动或语词运动,具有一定的网络叙事功能,具有现实性的象征意义。

2.“躺平”现象的类型研究

目前学界对“躺平”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从行动动机来看,将“躺平”划分为囿于客观因素的“无奈式躺平”和主动选择“回归式躺平”[12];二是从行为结果来看,将“躺平”划分为主动避世的“逃避式躺平”、努力无望后的“无奈式躺平”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自嘲式躺平”[13];三是从行动性质来看,将“躺平”划分为虚假的“躺平主义”、积极的“躺平主义”以及消极的“躺平主义”[14];四是从文化目标来看,将“躺平”划分为摒弃文化价值目标的仪式型“躺平”、认可文化价值目标的抵抗型“躺平”以及徘徊于二者之间的摇摆型“躺平”[15];五是从行动主体来看,将“躺平”划分为五大类型,包括“真躺平”“休整型躺平”“躺赢型躺平”“懒惰型躺平”和“隐蔽型躺平”[16];六是从行动目的来看,将“躺平”划分为追求本真生活的“犬儒式躺平”、及时行乐的“实用式躺平”和消极式反抗的“间歇式躺平”[17]。

(二)“躺平”现象的成因研究

“躺平”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决定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社会变革是导致青年“躺平”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社会转型期间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行业发展受限,社会分配不公,生活成本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基层问题频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是导致青年“躺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传统社会结构失衡导致社会结构性困境与周期性矛盾频发。胡范铸、张虹倩[18]强调传统的层级化金字塔社会结构塑造了一元化的标准“成功范式”面临失衡,落后的科层管理制面临崩塌,社会阶层日益固化,青年上升渠道受阻,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2.文化影响论

青年思潮的形成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躺平”思潮的兴起主要受到以下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是“泛内卷化”下的劳动观偏差[3],“内卷”是导致“躺平”的直接动因。 由于劳动效益递减,人们已然不能从劳动中获得意义感与价值感,“劳动无用论”不断消解青年奋斗观,促使青年群体式“躺平”。二是后物质主义下的消费文化倦怠[5]。面对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躺平青年”被迫秉持“低欲望”“低消费主义”的姿态,希冀摈弃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渴望挣脱消费主义裹挟,回归朴素生活。三是社会加速发展下的代际文化冲突。李海翔[19]和许纪霖[20]指出由于家庭中子辈和父辈之间语义理解差异、价值观差异和社会权利差异等代际差异明显,进而导致代际沟通失能,这些极易引发青年“叛逆”心理,例如反抗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就业观等,而这也成为青年“躺平”的原因之一。

3.网络助推论

互联网时代,社会环境更加开放包容,言论表达更加追求个性自由,为多样化的趣缘群体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生存空间。 借助网络媒介的平台交互与智能算法,再加上其广泛性和相对匿名化传播特性,使得青年亚文化得以信息化共享、圈层化生存。 因此,“躺平”这一流行语得以大面积传播和病毒式复制,逐渐呈现普泛化倾向。 对此,刘鸣筝、芦猛[21]认为网络逐渐成为“躺平文化”生成、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场域。

4.教育矛盾论

学校教育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当前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差异化”“等级化”等倾向是导致青年学生“躺平”的重要原因之一。胡锐军[2]指出学校教育“圈层等级化”导致学校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序文化;燕道成、胡奥[22]认为“功利化”的“唯分数论”传统教育模式加剧了青年“无理性”话语追随,错误的教育倾向导致青年自我迷失。 从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视角出发,张慧等[8]认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同程度缺失,以及中职和高职教育“污名化”、高等教育学历贬值化与人才培养同质化的诸多矛盾导致教育体系混乱,矛盾突出,这些都进一步促使“躺平”现象的产生。

青年“躺平”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 除了以上观点,家庭模式效应论、朋辈效应论等观点也得到认同。总之,各种影响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对“躺平”的形成共同产生影响。“合成症候躺平理念”[23]支持者认为不同的人在“躺平”问题上有不同的心理投射,赋予“躺平”不同的意义,因此应分类解读,具体分析。

(三)“躺平”现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研究

“躺平”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存在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和行为机制。

1.“躺平”现象的影响研究

关于“躺平”现象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要对其影响进行分类解读,既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躺平”现象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躺平亚文化”思潮所弥散的“衰丧气质”传播消极情绪,消解奋斗意志[11];“躺平亚文化”思潮助长西方个人主义的泛滥,侵蚀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2];“躺平亚文化”思潮传递出越来越沉重的“失能感”,导致个体价值虚无化[10]。

从功能论出发,“躺平”并非一无是处,要从辩证视角解读青年“躺平”现象。 首先青年“躺平”具有暂时性的调节作用[9],能够缓解个体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其次具有柔性的反抗作用[6],采用边缘化手段来对抗工业化和城市化背后的一些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规则,维护自身的合理权益;最后具有解构与建构的意蕴[8],从话语表达方式上,“躺平”是对主流思想观念支配下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解构;从生活态度上,则是青年群体在后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认清社会现实后对消费主义话术进行的理性建构,提倡用“低欲望”“低消费”姿态应对市场经济下的消费洪流。

2.“躺平”现象的应对措施研究

(1)加强外在治理。 外在条件的治理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社会结构治理。 首先是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营造青年群体成长的良好职业生态。 其次是构建青年发展多元平台机制。 一方面要构建人才高效培养机制、就业保障机制以及社会再分配机制等,优化公共服务,保障青年权益诉求;另一方面要注重青年劳动技能的培养,如马超、王岩[24]认识到专业技能培育的不足之处,指出要避免劳动技能同质化,培育青年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最后要构建新经济秩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住房保障等政策方面优先扶持青年群体,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二是传播媒介治理。 传播媒介是有效疏解“躺平文化”极端倾向和拦截“躺平文化”蔓延的重要抓手。 对此,杨谷文、张春秀[25]强调既要做好积极风向引导和优质内容供给相结合的软治理,也要实施以法律制度约束为主的硬治理。 一方面要加强主流媒体正向价值引导,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完善媒介治理规范和条例,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监督与管制。

(2)注重内在教育。 加强青年内在教育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青年奋斗幸福观。 一方面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经典著作中学习与构筑人生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奋斗精神,增强“奋斗观”对“躺平青年”的引导功能,鼓励青年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伯清[26]在对“躺平”的反思中着重指出,奋斗才是治理“躺平”的良药。另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提升实践本领。 吴明琦、朱晨静[27]认为青年自身的内因是决定其能否重塑精神动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帮助青年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激活青年内生性动力,增强责任担当,脚踏实地全面提升自我实力,完成自我建构,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3)突出文化改造。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不仅是青年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其中最具持续性的热点和焦点。 “躺平文化”作为一种非理性亚文化,会通过直接或间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对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标准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躺平亚文化”难逃被主流文化收编的结局和归宿。 完成对亚文化收编,首先要遏制亚文化传播路径,坚持现实与虚拟空间协同发力,对“躺平亚文化”进行价值移接并改造归化。 其次教育环境是滋生亚文化的重要环境之一,提升劳动文化教育在青年教育中的比例。 张晶、秦在东[3]认为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劳动情感淡漠、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价值观偏误等症候导致了劳动价值观危机,应当完善大中小一体化教育机制,鼓励青年要在劳动中实现价值,培养劳动精神,有效预防“躺平”。

三、“躺平”现象研究的成就、不足及对策建议

(一) “躺平”现象的研究成就

1.多主题分布,研究价值不断提升

“躺平”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因素所造成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与丰富性。 因此“躺平”现象研究的主题多样,分布在“年轻人”“奋斗精神”“人生观”“社会心态”等多个主题,涉及“统计学”“职业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多个学术机构对相关研究课题进行立项,并举行了专题会议与学术报告。 例如在2021 年8 月2 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了“躺平主义多维分析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躺平主义脉络论分析”“躺平主义整体论分析”“躺平主义情调与意识形态分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28]。 由此可见,“躺平”现象社会影响很大,且以后很长时间仍作为焦点问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多学科关注,研究范式逐渐多元

目前学界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学科思维与研究范式应用于“躺平”现象的研究中。 例如,运用社会学学科思维与研究范式来解释与分析“躺平”的现象表征与现实成因[9];运用心理学学科思维与研究范式来考察“躺平”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理论基础[11];运用传播学学科思维与研究范式来探析“躺平”现象快速传播的机制与路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与研究范式进一步分析研究“躺平”现象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与解决措施[2]。 借助于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与研究方法,对“躺平”现象的研究范式逐渐多元化,研究框架也不断完善。

3.多理论借鉴,研究体系不断完善

近几年来,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多维理论视角充分探讨“躺平”现象的现实表征,不仅借鉴西方理论成果,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7],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培养理论创新意识。 如学者从群体心理、青年亚文化以及网络流行语等不同角度阐释“躺平”本质,深化了对“躺平”内涵的研究[21]。 此外由于在不同情境下,“躺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造成的影响也会有差异。 因此学者从经济、文化、网络以及学校教育等视角全方位研究“躺平”产生的原因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外在治理、注重内在教育、突出文化改造等多个层面,从根源上控制“躺平”不良情绪的蔓延。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体系不断完善。

(二)“躺平”现象研究的不足

1.研究视角相对窄化

一方面关于“躺平”现象,学界大多从宏观社会视角出发展开应对策略的研究,聚焦于经济治理、文化改造、青年群体价值观塑造等视域,未关注到微观个体需求与发展,忽视了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需求的差异性以及价值观变迁的比较研究。 另一方面在“躺平”现象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文章仅仅对“躺平”这一文化现象展开独立研究,并未对与“躺平”密切关联的“内卷”“佛系”“丧文化”等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关联性探讨,缺少专门的追踪调查,导致研究视角相对僵化和窄化。

2.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虽然学界关于“躺平”现象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原因、影响与措施等多个方面,但甚少涉及“躺平”现象的机制研究。 一方面对“躺平”现象评判机制的研究不深入。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许多文章对于“躺平”的定义过于广泛,内涵不明确,外延也模糊不清,且评判指标并不统一,论证普遍存在主观性太强、客观性不足的倾向。 由于欠缺明确的界定标准,长期以来“躺平”一词一度被错用、滥用,助长了不良社会思潮。 另一方面关于“躺平”现象传播机制等研究较少。“躺平”是一种社会行为,映射了一定条件下个体以及群体的心理状况。当前大多数研究局限于社会宏观结构与微观个体需求的两端,缺少对中介机制的研究,导致对“躺平”社会心态和行为路径影响与传播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

3.研究方法有待拓展

一方面虽然“躺平”现象引发了多学科的关注,在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也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但大多数文章的研究方法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视野,各学科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导致研究结论不够全面。 另一方面当前关于“躺平”现象的研究着重于理论分析,忽视了实证调查与个例分析研究,极易陷入纯粹思辨研究的囹圄。 对此,今后的研究中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的有机结合,拓宽研究方法。

(三)“躺平”现象研究的对策建议

1.注重微观、历史角度,全方位拓宽研究视角

一方面,对“躺平”现象的研究既要着眼于宏观视角,也要着眼于微观视角,坚持国家大我与个体小我的有机统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将“躺平”理解为一种社会心态或者价值观念,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解读“躺平”现象的兴起、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从国家、社会结构层面探讨“躺平”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应对策略,统一将“躺平”的原因归结为贫富分化、利益失衡、人才渠道流通不畅等社会结构性矛盾[14],但这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躺平”的阶层特性。 “躺平”现象虽然具有全阶层覆盖性,但具体到每一阶层群体,他们“躺平”的“姿态”却各不相同。 例如,有人因身体原因而被迫“躺平”,有人奋斗无门之后无奈“躺平”等等。 只有用发展的视角考察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异质性,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阶层“躺平族”产生的原因机制与影响机制,分层次解读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只有找到更具体的促成原因,才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阻止“躺平”不良思潮的蔓延。

另一方面,对“躺平”现象的研究既要着眼于现代视角,也要着眼于历史视角。 虽然学界对“躺平”现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对与“躺平”一词有密切联系的“内卷”“佛系”以及“丧文化”的研究较多,包括“佛系”的现实表征、生成逻辑与引导策略等研究[29],以及“内卷”的概念论述、困境治理的研究[30],等等。但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只有极少数文章将这几种现象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串联性思考, 比如有学者从社会心态角度探究这些社会现象对青年奋斗精神的持续性影响[10];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些流行语的形构方式与语用指向[31]。这些研究也是当下研究“躺平”现象的重难点问题。今后的研究需继承这种综合性考察方式,充分探讨“佛系”“内卷”“躺平”“丧文化”等类似现象之间的贯通性和关联性,在多维度变迁中把握内在的发展规律,开展文化溯源与意义追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夺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

2.强化传播和评价机制研究,多层次深化研究内容

一方面,加强对青年“躺平”现象传播机制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躺平”现象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本质、根源以及危害等研究内容,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躺平”现象变迁过程的因果关系分析。 “躺平”现象的形成经历了从个体“躺平”到群体“躺平”的演进历程,但大多数文章并没有深入探讨衔接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中介机制,只有极少数文章从语言认知的单一角度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18],研究视野相对狭窄。 因此,今后需全面探究“躺平”现象的话语传播机制、心理传播机制、网络传播机制以及行为传播机制等,切断“躺平”思潮传播的“桥梁”。

另一方面,加强对“躺平”现象评价机制的研究。 有学者指出,关于“躺平”现象的研究普遍存在内涵不够清晰、分析失之于抽象化等不足[32]。 对此,马中红和陈霖[33]指出在“躺平文化”等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大多数文章仍局限于其“抵抗作用”,将富含多样文化意义的亚文化简单化、片面化、碎片化,导致研究结论不准确。 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的真切性,只有秉持科学的态度,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指标与评判机制,才能辩证分析其意义与价值。 随着研究深入,学界开始将“躺平文化”的研究置于网络青年文化视域下,探索“躺平主义”青年亚文化多样化的文化表征[34],并与消费文化、生产文化、劳动文化、群体文化等多种文化展开串联思考,多维解读其反映的现实问题[35]。

3.加强多学科融合,立体化丰富研究方法

一方面要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建立跨学科融合机制。 例如张蓉等[36]运用福柯尼尔和特纳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概念整合理论, 分析网络流行语语义的动态构建过程,为网络流行语的创新语义构建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梅凯和刘鸣筝[37]运用符号建构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并整合百度百家号中不同类型媒体关于“躺平”的词条,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词频分析。 这些研究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成果。 但他们存在着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大多数文章全篇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局限于单一学科视野,导致研究数据分散,研究结论不完整。因此,需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多角度、立体化地运用于“躺平”现象的调查分析中,包括社会学领域的观察法、访谈法;结构学领域的图表分析法、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理性分析与建构分析法;传播学领域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 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探究“躺平”的镜像表征与背后缘由。

另一方面关于青年领域的研究,要有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做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研究内容的时效性,还要增强数据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尤其在研究“躺平”这类社会现象时,更需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实地观察,在调研过程中深入到调查群体之中进行跟踪研究,全面了解社会成员的所思、所感、所想,跳出单一的微观视野,不拘泥于片面的言论或观点,获取有关意义体系和行为习惯的报告,保证研究结论准确完整。

注释:

① 笔者分别以“丧文化”“佛系”“躺平”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主题搜索,根据2011 年至2022年期间的相关文献数据绘制文中统计图。

猜你喜欢
躺平亚文化现象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把脉“腐败亚文化”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