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

2022-12-10 01:12王佳翔
大理文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军大衣大衣村长

●王佳翔

儿时常听母亲说,我来到人世间时,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屋外下着暴雪,几个小时过后,大山就被厚厚的白雪包裹住了。山路不通,父亲在离家很远的矿山上工作,赶回时和接生的医生一起被堵在山那边。家里的土掌房严实保暖,就在热烘烘的火塘边,栗柴火很旺,老屋里热气腾腾,母亲独自一人忍着剧烈的疼痛,在汗水淋淋的痛苦中把我生下来,包在襁褓布兜里。从此,一个弱小的生命,在孤独无援的母亲的顽强支撑下,来到了人世间。后来,我才慢慢知道,我的生命里,除了母亲给予自己的顽强生命力,还有火塘里浓浓的柴火烟熏,我的啼哭声里,还有满山遍野的皑皑白雪。

二十年过去,是母亲的大爱激励着我,让我成为像大山一样强壮高大的男人。那年高考季来临时,我从考场回到家,母亲正在家做饭,像是要犒劳一下多日不见的儿子。母亲在灶台边不停地忙碌着,火塘上的铜锣锅里还炖着香喷喷的红豆腊肉。我知道母亲从没念过书,不识字,平时对儿子的话语也不多。见到儿子考试回来,母亲也不问考得咋样,只是不吭声地忙着炒菜、端菜,准备开饭。在母亲现在的意识里,高考成绩是没有能见到儿子这般重要的。她只把心放在儿子身上,为儿子默默做着一切能做到的事。在我全力备考的时日里,母亲见我辛苦,对于能否考上大学,母亲不止一次地说,只要努力了,考不上大学也没什么,回家和她一起栽田种地也能生活。我知道母亲只是为了安慰我,帮我缓解一些备考的压力。其实,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只为求得一个美好前程,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不仅是我自己的期望,也是母亲最真实的心愿。在我日夜苦读的日子里,哪一天里没有母亲辛苦劳作的影子在支撑着我呢?

天空湛蓝高远,连绵的群山巍峨起伏。除了我的母亲,没有人知道我心底里藏着的梦想。离开考场时,我对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早已信心十足。当自己站在家乡的高山之巅时,我能感觉到少年壮志和天穹山野融为一体的激荡。大山的儿子,梦想着插上山风的翅膀,就要飞到山外面广阔的世界了。此时此刻,只有高远的天空和辽阔的山野,和我一起分享等待幸福来临的激动和渴望。

山里的早晨空气清新,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静谧粗犷的山野广袤无垠,大自然明媚的风光,映衬着大山深处质朴少年的梦想。连续几天的夜晚,我的枕边是窗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而我的梦境里,自己却一直在追逐着太阳。已是金秋收获季节,家里南山坡上的一片板栗树硕果累累。当母亲把我从激情荡漾的睡梦中叫醒时,我的嘴角,还流淌着丰年果实的清香。

听从母亲早起时的安排,我挎上背箩,到南山坡上去收拾板栗。那一片板栗林,可是家里的摇钱树,每年收获的果实送到镇上卖了,几乎够家里一年的生活开销。儿时,我会经常邀约一帮小伙伴,偷着去捡拾成熟落地的果实,直到吃得肚皮滚圆才肯各自回家。如今,小伙伴们都已长大成人了,像会飞的小鸟一样,各自去寻找可供遮风避雨的希望之林了。我家的板栗树下,留着童年美好的回忆,茂盛强壮的树干枝头,依旧挂满对未来生活的无数期望。于我和母亲而言,未来的日子可以衣食无忧了,不知童年时的小伙伴们,如今一切是否安好?

没用多少时间,我已捡拾了满满一背箩成熟落地的板栗。树林间有轻风摇过,不时还有成熟了的果实从树梢上陆续掉落,我想背回去后再来捡拾两趟三趟,如此十天半月,今秋的板栗也就基本完成收获了。就在我准备背起背箩时,我隐约听到远处有人在疾声呼喊着我的乳名。寻声望去,阳光灿烂的那道山梁上,一个身穿军大衣的人影,不停地在太阳下向我这边挥舞着手。广袤辽阔的蓝天下,那个草绿色军大衣的身影在阳光的剪影里,就像是一首充满了激情的优美诗篇。忽然之间,我感觉到一种期待已久的幸福时刻已经来临。我冲出果林,向着阳光灿烂的山梁奔跑,一边激动地答应着,一边激烈地挥着手。见到我向他挥手示意时,他疾风般地向我奔来,身上的军大衣敞开着,像是飞翔的翅膀。当我看清楚来人是村长时,他已气喘吁吁地来到我跟前。他说:“县里来电话通知,你考上大学了,你中状元了,我们山村几百年历史,你是第一人!”村长年轻时候曾经是军人。现在才临近中秋季节,上午的山里已有丝丝寒气。尚在中年的村长披上军大衣,火急火燎地来给我报喜,乍看上去很不合季节时宜,但在我人生幸福降临的时刻,或许是喜悦代替了一切,或许是蓦然回首之间,见到山梁上村长身穿大衣与山野构成的那一瞬间诗意,这幅影像不过几秒之间,却已深深铭刻在我心底了。此时此刻,我对村长身上的军大衣,心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抑或也掺杂着那个时代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对军大衣有一种质朴庄严的敬重,乃至在我心底,也悄然浮起对拥有一件军大衣的向往。

谁能料想到,一件大衣,生活中原本极其自然的一件普通衣物,却在我未来人生的时光旅程中,不仅为我抵御了无数风寒,更让一个初涉人世的年轻学子,真切地体会到了生命中更多的人生温暖。

连续好几天,我的家里就没有一刻安静过。远亲近邻们都知道了我高考中榜,能到四川成都去上大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在全县也属凤毛鳞角,在我生活的群山之间七村八寨里,说是百年难遇也不为过。一时之间,道贺恭喜的人群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从矿山赶回家的父亲和母亲一起应付张罗着,饭桌上的酒香和沸腾的人声,飘落在家里简朴的每一个角落。村长自然成了家里主持宴席的重要一员,从早到晚,他那很少离身的军大衣,门里门外飘动着,热情豪爽干练的大嗓门,更是烘托了家门喜庆的气氛。

送走最后一拨客人,父母亲和我想敬村长一杯酒,以感谢他的热心相助。酒席间,我明显感觉村长有些醉意了,几天来的酒精在他身体内沉淀不少,此时放松下来,三杯酒才刚刚下肚,村长已经开始激动起来,他不断重复着对我说一句话:“你为全村争了光,我脸上也有光!”话题换了一个又一个,再喝几杯酒,结尾总是这句话。说实在的,我没有为谁争光的感觉,除了内心很享受村长的抬举外,倒觉得醉意朦胧中的村长真的红光满面了。就在村长起身回家时,揺摇晃晃的村长,却做出一个让我们全家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他把身上的军大衣脱下披在我身上,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我把大衣赠送给你,希望你记得供养你长大的父母,记得家乡的山山水水!”说这些话时,村长没有像喝酒时的语无伦次,一脸的严肃,倒让我诚惶诚恐起来。全村里谁都知道,村长最心爱的就是这件军大衣,从部队上回来当上村长,除了盛夏或干活劳动时,很少有他不穿军大衣的时候,在村民心底,军大衣已是村长的形象标配。天长日久,村长身披军大衣,处理全村家长里短的一尽杂事时,他那干练果决、热心公正的身影,早已成为村民心中对村长的认可和尊敬了。这件大衣,已积累了村长的无数威严和人气,如今村长要把它赠送给我,我如何能够承受得起?父亲和我,把踉踉跄跄的村长送回家去时,我把大衣重新穿回了村长身上。我知道自己很希望有件军大衣陪我到都市苦读求学,但是村长的鼾声在这片还显贫脊的高寒山野间响起时,和谐宁静的山风从我额头轻轻掠过,我想,村长今后比我更需要这件大衣。

距离入学报到时间临近,母亲在为我准备离家求学的行装。火塘边上,父亲在烘焙烤制着他最爱喝的罐罐茶,一家人围坐在茶香弥漫的柴火旁,温馨中却又散发着淡淡的离愁别绪。父亲沉默寡言惯了,偶尔端起茶杯喝一口茶,平时他不在家,几乎不会料理儿子的生活事务,家中大小杂事,都是母亲主持安排,可是今晚却是父亲最先开口讲话。他端着茶杯对我说:“为了节约点路费,就你一人去成都学校了。知道你心念一件军大衣,你不接受村长的心意,你做得对,爹支持你,你是一个好小子!听说成都冬天也很冷的,我和你母亲托人给你买了件军大衣,还有两百元钱带去添置生活学习费用,自己学着安排,别浪费就行。”说完,他在我头上爱抚地轻轻拍了拍,转身回屋睡觉去了。火塘温暖着我的身体,父亲的几句话,却温暖着我的心,两百元钱和军大衣,可是父亲半年辛苦工作的全部工资,在我们并不富裕的家庭中,父亲平时节约得一年四季都只穿着工作服,连一件新衣都舍不得买,此时却为儿子上学,掏出了全家人一年生活的积蓄。一时之间,我的心里翻涌起一股灼人的暖流来,暖流沸腾之间,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能够考上大学,这可是全家人一起多年艰辛努力的结果。父母亲近二十年来的养育之恩,我生活里的一口水、一粒米、一件衣,学习中的一分钱、一页纸、一支笔,全都是父母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这一切,从初入小学校门伊始,早已成为自己刻苦学习的动力和静心苦读的坚实保障。父母亲对我生命中的慈爱关怀,倾其所有满足我生活、学习中的物质所需,既是他们本能的感情,也是父母日日夜夜的辛劳,他们的默默付出,寄托在我身上的唯一希望就是健康成长,学有所成。这份质朴、纯厚、自然的希望,今天还在继续着,明天我要出远门了,将来还要继续。我扪心自问,此去经年,我会用什么样的收获来回报他们呢?

父亲熟睡了,火塘边上,母亲把新大衣披在我身上,非要让我穿给她看看。母亲的心意儿子自然明白,一生很少离开大山里这片土地的母亲,自从那个风雪之夜把我生在这火塘边上开始,我就已经成为母亲的灵魂。我本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落地长大,早已成为母亲火塘里那一缕缕永不熄灭的火苗,今夜就要放飞灵魂到遥远的地方去了。母亲心底实在是难舍难分。我把大衣穿上时,母亲一边抹了抺湿润的眼角,一边说:“我把一百五十元给你缝在大衣内襟里,到学校后计划使用,另五十元你留在手边零用方便。”我把大衣衣襟掀开一看,母亲用她平时刺绣的一幅美丽花朵,裁剪成一个心形状布兜,严严实实把钱缝藏在衣襟里。刺绣的花朵十分耀眼,心形状的轮廓更是让我亲情涌动,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件新大衣内补上一块母亲的心愿,虽然看似有些不甚协调,但在大衣内襟上并无不雅,何况是质朴、慈爱的母亲的真心。我的心里一时酸酸的,看着那密实的针脚线,我忽然想起少儿时经常背诵唐朝诗人孟郊的那首《游子吟》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情此景,大衣内襟上尽管只是一片刺绣,一片补丁,但却胜似母亲为我远行赶制的衣衫!我几乎难抑心底的激动,眼眶竟也湿润起来。千针万线的刺绣和“心”状补丁里,藏着父母给予我的心血汗水,更藏着母亲挂念儿子的一颗真挚之心!可我,什么时候可以报答父母亲的山海深情也还不得而知,这一路远行,不知母亲还要挂念儿子多少个春夏秋冬呢。这一夜,我就盖着父母给我的草绿色的军大衣进入梦乡,我做了一个草绿色的梦,梦里面,我穿着大衣,在冬天的阳光下奔跑着,我追逐着和煦的风,追逐着美丽的花朵,我欢呼跳跃着,我很幸福,我很温暖。

列车向天府成都方向疾驰着,夜已深沉,车厢里很少有人走动,旅途劳累,乘客们都已昏昏欲睡了。或许是首次离家远行的兴奋让我没有一点倦意,车轮铁轨疾速撞击的节奏声,仿佛是我搏动的心跳,就要进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校园了,接受命运之神的幸福呼唤,我的心早已飞向了成都的校园。在我的对面座位上,是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女孩上车后就一直疲惫无语,像是晕车却又不是。她身边的母亲忙给女儿吃了两次药片,女孩依然不见好转,自顾自地蜷缩着身体说怕冷,母亲安慰着,想给女儿盖一样厚实点的衣物,于是在行李中翻了几遍,也没找到合适的,只是不停地叨咕责怪自己,真是大意了,上车怎么没拿一件大衣之类厚实点的衣物呢?我看母女俩也着实无奈,下意识间我提出把我的大衣给女孩披上,女孩母亲客气地推辞一下,见我也是诚心,也就欣然接受了。女孩裹上大衣,像是温暖了许多,用好听的声音向我说了声谢谢你了!此时她的母亲也爽朗起来,和我热情地聊起话来。几分钟之后,我知道了这个戴眼镜的女孩也是新考到成都上大学的,而且惊奇的是,她和我居然是一所大学,我在车上遇到了一起求学的校友,只不过她是数学系的,我是中文系的。当女孩听说和我是校友,她似乎忘记了身体的不适和寒冷,眼镜后面的明眸也闪亮起来。我们天南地北地聊了很多,其中我谈论得最多的就是我和我的母亲,以及我从火塘边出生到山野里的板栗林,还有村里最爱穿军大衣的村长,尤其是当我收到录取通知时,村长身穿军大衣留在我心底的那一幕诗意形象,让我倍感难忘。自然,我就谈到了父母亲为满足我的心愿,专门为我到成都上学买大衣以及临行前母亲让我试穿大衣时的情景。当小女孩听了这些故事时,她有意识地掀开大衣内襟,认真细心地翻看着那幅刺绣和心形补丁图案。我告诉她,那是母亲的心意和想念儿子的愿望时,女孩的眼眶也湿润了。或许是大衣此时给予了她更多的温暖,也或许是大衣的故事,让女孩也感受到了亲情此时就在自己身上,女孩紧紧地捂了捂身上的大衣,几次摘下眼镜擦拭眼眶,竟至于沉默了许久许久。

父母亲的心愿不仅缝合在大衣内襟里,更让我铭刻于心上,而女孩为大衣故事而感动,也让我此生难以忘怀。当然,我没有告诉她刺绣里面藏着父母亲给我的血汗钱,我觉得,仅仅母亲挂念儿子的故事,就足够感动我和她了。

成都的冬天确实也冷,从滇西高寒山区来到这川西平原的大都市里,寒冷并不至于让我接受不了,何况自己还备有心爱的军大衣呢。但是入学才两个多月,我就感觉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舒服,胸口部位经常疼痛难耐,平时步行走路都很艰难,更别提早操和运动场上的体育课了。到学校的卫生院看了几次医生,都只是开了消炎止痛药,疼痛依然没能解除,直到有一天医生不再开止痛药了,只给我提出一个建议,必须到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做详细检查再看。

医附院是一所综合大型医院,早上六点开始挂号就诊。我从学校出发,必须五点起床赶往医院,可是学校门卫六点才准时开门,而学校到医院至少有半小时公交车程,中间还不能误点或堵车耽搁。我早晨五点起床,到了学校大门口,没想太多就去翻越学校大门,希望尽快赶到医院挂号就医。本来就有病在身,体力不支,加之身穿大衣翻爬动作笨拙,可就要成功翻出门外时,一道手电光照在了我身上,门卫察觉我了。慌张之间,我的大衣袖子被大门上的尖刺套住,就在我跳下大门时,大衣袖子上扯破了一尺多长的口子,而我也被门卫逮住了。值班门卫是个中年汉子,严谨而又通情达理,他检查了我的学生证,问明翻越大门得缘由,同情并告诫我说:“学校规定翻爬大门是要记过惩罚的,你是刚入学新生,我可以教育处理一下,就不报告保卫科和学生管理处了。但是你必须记住,我们门卫值班,就是为处理特殊情况专门设置人员值班的,你要尊重我们的职责,之前你来敲一下门,申请开门一下,就是对我职责的尊重,我必须为你开门的,你就不会违反学校门卫规定被我逮住,你的大衣也就不会被撕破了。你看,多好的一件军大衣呀,扯烂了多可惜。”说着,他用手捋了捋我的大衣袖,白色的棉花已露出一大截,他帮我简单捂了捂棉花,让我抓紧时间到医院挂号,临了,再次严肃地对我说:“记着,尊重别人的职责,也是尊重自己的行为。”应该说,入学两个多月来,这是我初始接受高等教育以来最为生动的一堂课。我想,病痛让自己肉体痛苦,可以去医院找医生对症下药诊治,直到病体康复;对于我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山里娃来说,虽然说只是急于求医偶然间发生的一件窘事,所幸也没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至少是自己年轻草率导致了不好的后果。说实在话,崭新的大衣挂破了,我很自责后悔,我觉得更让自己内疚的是,我愧对我的父亲母亲,我知道他们不会为撕破的大衣心痛,他们会为才进大学校门就违反校纪校规的儿子心痛。当然,大衣的破损让我揪心懊丧之余,却让我从一件小事中顿悟过来,是父母亲贴心的温暖,让自己在生活中学会随时警醒自已,认识自己。但愿因为这次任性轻率的行为爆了大衣棉花的事,能够给我往后的人生旅途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的父亲母亲,今后我会穿着大衣,在岁月的长河中,去进行一次又一次刻骨铭心的深度洗礼,让自己在未来的时日里,不断洗涤升华脆弱稚嫩的心灵!

父亲母亲,敬请相信我,相信你们在冬天里喜欢穿军大衣的儿子。

在川医附院就诊检查后,确诊我患了胸膜炎,并且胸腔部位产生了胸积液,需要住院检查后进行针刺抽液手术治疗。这不算大病手术,但听起来却很吓人。我怕父母亲担心,没有告诉他们实情。成都的冬天虽然很冷,我觉得有大衣陪伴着我,犹如父母亲就在我身边一般温暖。班主任和同学们都陆续到医院里来看望慰问我,这更让我倍感亲切。数学系的小女孩也来看我了,她说这两天不见我到图书馆的影子,就去宿舍找我,才知道我生病住院了,她嗔怪我不告诉她一声,她说今后每天都要来病房照顾我。我心里很高兴,但说出口的话却不太顺耳:“不就是在列车上穿过我的一次大衣,值得你这么认真么?”她也不言语,每天上完课后她都赶来病房,或者帮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我要看的书籍,或者帮我洗晒衣物,闲时又怕我住院期间孤独寂寞,影响治疗心境,想着办法陪我聊天让我多说话,缓解我就要进行针刺抽液手术的精神压力。有一次,她又聊到大衣的话题上,说要再看看我母亲的刺绣图案。我把大衣交给她时,小女孩发现了大衣袖口撕破爆出的棉花,她听闻我遭遇窘境的过程,只淡淡地说了句,没刮刺着手臂就好了。那天,她无声地把大衣带走了。第二天,我手术完成从手术室出来,在我的同学和班主任一群人当中,我第一眼就看到小女孩抱着大衣,在门口焦虑等待的样子。回到病房床上,她把大衣盖在我身上,我看到大衣袖口撕破的地方被缝合好了,不仔细看还很难看清衣袖曾经破损过。当医生摘下口罩愉快地告诉我和我的班主任及同学们,我的手术很成功,休息一两天就可出院正常上学时,同学们一起欢呼起来,我也很激动,而小女孩似乎比我还激动,不停地向医生和医护人员表示着感谢,那情景,像是我的家人,甚至比我的家人还更胜几分呢。十多天来,医生治愈了我的病痛,而小女孩不仅缝合了我心爱大衣的破损衣袖,更用她那纯洁友善的金子般的心,让我在冬天寒冷的病房里,感受到了大衣不能替代的温暖。

从医院回到校园里,一切又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历病痛的一段小插曲,让自己稚嫩单纯的心态改变了许多,勤学苦读、博览群书之余,自己似乎也变得情感丰富起来。寒冷的冬季还没过去。每天,当我穿上大衣时,看到大衣内襟的刺绣图案,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想起土掌房里永不熄灭的火塘;看到大衣缝合过的袖口,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戴眼镜的小女孩抱着军大衣在手术室门口焦急等待时的情形。看那神情,比我病体康复还暖心。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会翻涌起一股股莫名的暖流,一次次激荡在灵魂深处。这种感觉,比穿上大衣还幸福百倍。

几天前,收到母亲的来信,询问我身体近况、学业成绩怎样、假期如何打算等等。母亲不识字,写信一次她一定走几里山路到村小学请老师代笔,然后再到乡里的邮政所寄出,一封信从上午到晚上回家,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我知道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儿子,可是我因生病期间拖下了功课,期中考试已经临近,这是我进入大学校门的首次考试,这次考试如果没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我会从心底愧对母亲,愧对倾心授课的各位师长,也会愧对自己。而且,生病住院期间怕让父母亲着急,把一切都隐瞒下来又没告诉他们,所以,此时我想给母亲回信,一时间真不知道该从何落笔了。离开家接近半年,我想念故乡大山里的一切,想念对我寄予殷切希望的爱穿军大衣的村长,更想念土掌房里的母亲。家里的火塘边上,此时应该烤上香喷喷的洋芋了,铜锣锅里炖煮的红豆腊肉香飘四溢。每天夜晚,当同寝室的同学们进入甜蜜梦乡时,我在梦里不知多少次吃到了家里的味道,清晨醒来时枕边尽是梦的芳香。眼前,我该如何向母亲诉说这一切呢?就在我犹豫徘徊之间,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呼喊着我的名字。抬头望去,图书馆门口数学系的小女孩在不停地向我招手,大概是她在图书馆里为我占到一个学习的位置了吧。看到她热情灿烂的身影,就像是一朵山里的朝霞,更像是一幅动人的画卷。蓦然之间,我有了给母亲回信的冲动。

写给母亲的回信,我是这样用心完成的:

亲爱的母亲,儿子一切好,勿念。

一个多月没给您写信,是因为儿子学习紧张,就要期中考试了,儿子要以好成绩回报父母恩情,慎勿责怪儿子懈怠。

成都的冬天还是有点冷,但是有父母亲给我的大衣暖身,有母亲的刺绣暖心,还有老师、同学待我和睦亲切,我的生活学习母亲无须担忧挂念。儿子想念父母亲,想念家乡的众多乡亲,想念村长和他的军大衣,有机会请母亲代儿子向他们问好!

随信寄上在校园刚刚拍下的一张照片,别怪儿子胡乱花钱,这还是在校园里第一次拍照留影。您看,你们给我的大衣,儿子穿在身上很暖和,是不是显得很阳光帅气!照片中的漂亮女孩是儿子的同学,看她笑得多么甜美灿烂,她是被母亲留给儿子大衣里的那幅刺绣图案感动的第一人!就在上个月中秋的晚会上,新同学们齐聚一堂。当我展示大衣内襟的刺绣图案,讲完我的大衣故事时,老师、同学们都被母亲的心愿感动了,我的不少同学、老师,都夸我有一位心灵手巧的慈爱的母亲!我真为我的母亲感到骄傲,也为我能拥有一件人世间独一无二的大衣而自豪。

顺便告知母亲一下,照片中的女孩目前还不是儿子的对象,学校规定,在校学生不能谈恋爱,我们必须遵守,必须以学业为重。她喜欢我身上的这件大衣,喜欢大衣里母亲的刺绣图案,她是所有喜欢母亲刺绣图案同学中的一员,她很漂亮,但更有爱心。因为大衣,她说今后一定要找机会,和我一起到家里来看望我的母亲!

我想,一定会有这一天的。

编辑手记:

詹文格在《大地的掌纹》中由地图洞见历史,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浸透着自己的人文关怀与忧患意识,展现大格局和大视野。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与地图息息相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与时代、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年少时,由于环境局限和战争片的误导,作者忽视地图的作用;随着阅历增加,作者逐渐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并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军事、文学等,讲述地图在人类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意义。地图在作者眼里不仅“是人类改变世界的重大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科学工具”,而且地图能“在空间维度重现历史”。掌握地图不仅掌握着一项技术、掌握着战争制胜的法宝,更掌握着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命运。

施亮池的《街》讲述了在一个小镇街市上,人们衣食住行的故事。文章围绕摆摊、吃豌豆粉、理发、赶集等发生在小镇居民身上的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小镇闲适、稳定的生活常态和淳朴的民风,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存的世界产生的种种思考。在具体的叙述中,作者乐于想象,用想象渲染稀松平常的生活场面,如将吃稀豆粉的食客比作江湖比武;并积极引入与居民的对话,读起来具有临场感。他所做的这些努力,不仅是因为热爱写作,也因为热爱这世界、热爱周围鲜活的生命,才会把对世界的所有思考和爱倾注到文字里。“谁说一趟趟赶大集不能是一种旅行?这种观世态的亲身体验,似乎比游山玩水更容易令你内心某个地方受到触动,世界观可能在颠覆与重建之间来回摇摆。”——无论体验到的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他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着、诉说着、表达着。

在漫长的冬季里,王吉祥用一个关于大衣的故事,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家庭贫困的作者,克服重重困难考上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村长体谅作者家庭贫困,欲把自己的大衣给作者带去上学,被作者一家婉拒了。父母竭尽全力给作者重新买了一件大衣带去上学。但由于意外,作者在看病途中不慎刮破了大衣,幸而得小女孩的帮助,补好了大衣。作者历经贫苦、病痛,但在自己的努力下,不断克服困难,一路收获着亲情、友情、师生情,激励着更多与他一样的人,去改变,去更好地面对和适应生活。

猜你喜欢
军大衣大衣村长
知了的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暖 脚
穿大衣
消失的绿色军大衣
消失的绿色军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军衣情结
丢羊
村长又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