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散养奶羊中暑病的防治

2022-12-13 08:52王晓艳陕西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人民政府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圈舍患病体温

文│王晓艳(陕西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人民政府)

蹇宏宾(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人民政府)

羊是羊亚科的统称,是家畜其中之一。具有生长发育快、采食能力强、适应性强、产奶多等特点,许多农村群众选择养殖奶山羊,山羊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近些年羊奶成为许多人重要的奶源,羊肉是我国传统重要的肉类食品,尤其每到冬季,许多人去买羊肉吃,羊肉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羊肉还有一个特点,胆固醇含量低,中医认为,羊肉性干热,能增加人体热量。夏季天气炎热,通风不畅,阳光持续照射或在高温高湿的圈舍里,一些山羊很容易发生中暑,一旦病情发展到后期,治疗难度加大,有的器官损伤是无法完全恢复,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中暑病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

一、病因

1.曝晒。羊的头部被太阳持续曝晒,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羊脑膜及脑组织的辐射会引起羊头部血管扩张,导致羊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头部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导致羊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调节羊的体温,致使羊体温迅速升高,引起一系列羊体不良反应。

2.闷热。闷热的天气里,圈舍因无窗户或窗户较小以及饲养密度大等原因,导致室内空气流动较慢,致使圈舍里温度升高,尤其夏季,不能及时通风疏气,使得棚内热气迅速上升,倘若圈舍里还有大量粪尿未清理,较长时间处在闷热的环境中,羊体热向外散发困难,产生的热蓄积体内,造成羊体温升高,引起中枢神经机能紊乱,从而导致羊中暑。

3.高温。在炎热天气里,奶山羊由于患有心脏呼吸功能不全等疾病,羊体代谢机能紊乱从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不能对自身体温进行良好的调节,身体从环境中获得热量增多。

二、患病羊临床表现

初期,患病羊突然出现精神沉郁或卧立不安、采食量下降、出汗多、体温升高。

中期出现眼结膜充血、体表发热、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行走缓慢、身体摇晃、步子不稳。对外界反应较差,有些患病羊则表现为极度的心奋,还会出现狂暴的现象。触摸体表有“烫手”的感觉,个别羊心跳超过100次以上。

后期发展成呼吸困难、口流白沫、食欲废绝、对外界反应差、体温可达41~42℃,可视黏膜由赤红变为赤紫或发钳、全身战栗;最后导致倒地不起、呼吸微弱、羊神志昏迷,衰竭而死。

三、临床诊断

问询病史,向畜主问询羊是否在太阳下曝晒或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羊进食量、饮水量等。查看圈舍通风情况和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潮湿。观察羊精神状态有无异常,行走是否正常。测量异常羊体温,触摸体表温度,听诊心跳次数是否加快。结合显著临床症状,体温高、呼吸急促、病情发展迅速、意识障碍、病情严重伴随心衰竭等症状即可确诊。

四、治疗与护理

随时留意羊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饮水情况,早发现、早处理,避免长时间处在或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否则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经济损失。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加强护理,促进羊体表散热,缓解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障碍。

对于轻症患病羊,及时进行降温,补充水(盐),安静环境休息。

对于重症患病羊,及时进行抢救,迅速进行降温,综合对症对因进行治疗、加强护理。

1.凉水疗法。发现羊中暑之后,立即将病羊挪到阴凉的地方,并给予充足的水,然后用凉水喷洒羊,先喷洒羊的头部,接着喷洒其他部位,或者也可以将病羊带到最近的水源中,让羊站在水中,对羊体进行快速降温,同时静脉注射20%甘露醇注射液100~250毫升,每日2次,根据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注射次数。

2.放血疗法。静脉放血100~300毫升后,立即进行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注射50~100毫升,每日2次;复方氯化钠静脉注射250~500毫升,每日2次;10%苯甲酸钠咖啡因静脉注射5~20毫升,每日2次,根据症状好转情况考虑是否减少或增加次数,若情况严重,应首次静脉注射完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对于有精神兴奋症状的羊,肌内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具有镇静的作用,羊每千克体重用量是1~2毫克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病羊好转后,人工盐口服或10%氯化钠静脉注射促进胃肠蠕动,饲喂鲜嫩的青草或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

3.中药疗法。

(1)藿香30克、滑石膏90克、香薷30克、炙杏仁30克、知母30克、石膏90克。水煎候温,功能清热解暑、化湿利气。藿香具有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方中香薷、藿香清热解暑、化湿和中,为主药;利水道。滑石膏主治膀胱虚热。知母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石膏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诸药相合,清热解暑、化湿利气。给羊分两次灌服。

(2)西瓜瓤1千克(去籽),白糖50克,混合加冷水500~1000毫升,一次内服。

(3)0.5千克绿豆、青竹豆和鲜苇根,加水煎熬,一次灌服。

4.护理。将患病羊拴在阴凉通风地方,密切关注患病羊精神状态,实时进行体温测量,初期饲喂少量含优质的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草或饲料,每天供足干净饮水。根据患病羊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饲喂量,及时清理粪尿,保持环境干燥,每天做好消毒,为患病羊提供一个安静、卫生、通风的良好环境。

五、中暑病的预防

1.安置。将羊安置在阴凉处,避免安置在高温高湿的圈舍。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细菌、寄生虫的发育。采食完后及时将剩料清理出来,同时尽快清理圈舍羊的粪尿,避免长时间进行堆积,这样有助于减少各类致病菌的滋生和降低圈舍内湿度。清扫过后对于特别潮湿的位置,可以用草木灰或者干沙土进行铺垫用于吸潮,待其吸干后再将草木灰或干沙土清理掉,保持圈舍干燥。同时打开窗户,保持通风良好。

2.饲养密度。羊群饲养密度要合适,避免羊群过于拥挤,影响羊群正常散热。如果圈养密度过高,群体过大,可导致羊群生活环境变恶劣,影响羊正常活动,从而使羊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导致羊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

3.消毒。定期对圈舍内外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消毒前将羊移出要消毒的圈舍,以免消毒药品对羊呼吸、蹄部等造成损伤。羊舍等处粪尿污物清扫干净后,再喷洒聚维酮碘消毒液,参照使用说明操作。羊出售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圈舍、地面和用具喷洒全面消毒,由于氢氧化钠溶具有强腐蚀性,间隔半天后用清水冲洗饲槽、地面。7~14天后方可购买新羊群。羊每两周可以用新洁尔灭、百毒杀等消毒液对墙壁四周、地面、料槽等消毒。羊的饮水槽和料槽每周应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一次;圈舍、走道每月应消毒一次;产房每次产羔前都应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稀释喷洒圈舍、地面等全面消毒;新购羊只入舍、转群都应消毒。当有疫病流行时应增加临时性消毒。消毒药品应避免短时间内多次重复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病原体对消毒药品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药使用效果。

4.搭建凉棚。羊圈舍房顶进行加盖稻草、玉米秆及窗口搭建遮阴棚,防止太阳照射或者搭建凉棚;在羊舍还可以种植树,对羊舍进行遮阴。羊圈舍门口挂湿帘。有条件的圈舍内安装风扇或安装排风扇等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5.洒水降温。给羊圈舍内地面洒水降温,让地面能有效地散热。尤其6~8月,上午十一点开始,每隔2小时洒一次水。同时圈舍通风要通畅;凉水装进喷壶,使用喷壶给圈舍降温。不仅喷洒羊全身,而且给圈舍空气也要喷洒水,水将地面打湿即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6.做好疫苗接种,减少疫病发生。每年春秋季进行O型口蹄疫、小反刍兽免疫,为加强效果,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新购买的羊,观察7天,7天后未发生疫病,及时进行补免。满2月龄的健康羔羊也要及时进行补针O型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

7.尽早治疗。尽早治疗患其他病的羊,病羊在高温、高湿天气更容易中暑,会更进一步加重羊的病情,加大治疗难度。因此,及时对病羊进行治疗,避免因扩大病情治疗无效而造成养羊户经济损失。

8.控制好放羊的时间。每天上午十一点结束放牧,中午温度较高,放养羊极易导致羊中暑。然后每次在放羊前,要让羊喝足凉水,回来后让羊再喝一次水。羊活动过后补上充足的饮用水,对曝晒后大量流汗的羊给予生理盐水,以及时补充体内盐分,以免造成身体脱水的情况出现。还需要在羊生活休息的地方定时补给饮用水,让羊能够及时地补充水分。只有对身体水分及时补充,才能让羊身体调节机制顺利地运作,以减少脱水性中暑的发生。

9.饲料。羊是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的家畜动物。饲喂青绿多汁青草或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一般每天早、中、晚喂三次羊,凡是污脏、带泥沙和霉变了的草料,不可喂羊,以防引起羊发生疫病。配制精饲料时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还应按使用说明比例搭配豆粕、麸皮、鱼粉、骨粉等。确保饲料营养全面。同时每日供足干净饮水4~5次。

六、结语

奶山羊中暑病由于容易在高温高湿天气发生,因此,做好预防是关键,保持干净的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通风良好,及时接种疫苗,给予充足干净饮水,是提高羊群整体抗病能力的基础。饲喂羊时多观察羊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发现奶山羊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治疗,羊越早治疗,中暑对机体损伤越小,恢复得越快。

猜你喜欢
圈舍患病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生产母羊圈舍标准化设计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