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临床效果

2022-12-13 02:49闫晋琪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子痫性反应小剂量

李 帆 徐 佳 闫晋琪

1.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710000);2.西京医院;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子痫前期在我国发病率为5%~12%,是导致母婴不良结局的主要诱因[1]。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普遍认为与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血管内皮损伤等多因素、多通路密切相关[2]。积极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常用用药,阿司匹林在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病情预防方面得到广泛应用。Lakovschek等[3]报道连续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病风险;Pim等[4]提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病风险,但是临床使用率较低。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具有较好疗效。维生素E在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ahid等[5]报道维生素C与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子痫前期病情进展;Li[6]等研究表明,维生素E缺乏是导致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直接因素,并认为补充维生素E有望成为辅助子痫前期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维生素E是否具有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功效目前仍存较大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拟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预防子痫前期效果,为子痫前期临床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孕16~22周子痫前期高危孕妇14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指南中关于子痫前期诊断标准[7];②单胎、自然妊娠;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自然妊娠、多胎妊娠;②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风湿免疫类疾病、严重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④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或中途退出者。患者入院时随机编号,再由计算机随机划分为两组各7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确诊后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均给予睡前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25mg×24s]75mg/d,1次/d直至孕36周;观察组同时联合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100mg×30s)100mg/d,1次/d直至分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接受药物治疗前1d和分娩前1d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指标,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两组孕妇围生期不良事件,包括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溶血等;新生儿出生指标以及不良围生儿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

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

血清MDA、SOD、CAT、T-AOC水平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分娩前两组MDA均低于治疗前,SOD、CAT、T-A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CAT、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分娩前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2.4 母婴结局情况

观察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溶血等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头围、1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体重儿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无差异(P>0.05)。见表4、表5。

表4 两组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5 两组新生儿出生指标及不良结局比较

3 讨论

子痫前期若病情不能有效控制可进展为子痫,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由于子痫极难治疗,加强子痫前期预防与诊疗尤为重要[8]。既往研究表明[9],子痫前期是一种涉及孕母机体多系统的综合征,诱因较多,如氧化应激、炎性反应、遗传因素等。研究表明[10],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凝血与抗凝机制失衡,孕母体内持续处于病理性高凝态加重病情发展。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微血栓形成从而改善高凝态,用子痫前期预防与治疗获得确切疗效。维生素E属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董琳娜[11]等报道维生素E可有效改善子痫前期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而维生素E缺乏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郭冰杰[12]等发现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维生素E缺乏,认为维生素E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适当补充维生素E可能对预防子痫前期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研究通过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治疗后两组MDA均低于治疗前,SOD、CAT、T-A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维生素E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幅度更优,与文献[13]结果较一致。分析认为:MDA了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程度,SOD、CAT、T-AOC则是反映机体抗应激反应指标,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可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而联合维生素E能更好地降低患者体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维生素E抗氧化、消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关研究表明[14],正常妊娠孕妇呈适度炎性反应状态,从而起到保护机体作用。一旦炎性反应过度,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并刺激机体系统,将造成生理和功能的病理改变,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TNF-α、IL-6、hs-CRP均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史丹丹[15]等报道TNF-α、IL-6、hs-CRP所反映的机体炎性反应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合理抗感染对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具有积极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分析两组母婴结局,观察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头围、1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对改善孕妇胎儿发育和出生指标以及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更具优势。分析认为: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直至36周,能够持续改善机体微血栓形成,降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风险;补充维生素E能够有效保护机体细胞膜完整性和稳定性,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进而降低了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可显著抑制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有效控制子痫前期病情,促进胎儿健康发育,从而改善母婴结局。由于本研究所选样本量较小,因而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本研究发现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各项指标与母婴结局的关联性,仍需深入研究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子痫性反应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如何防范子痫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子痫的急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