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桑白蚧发生原因及防治

2022-12-13 11:53黄丽萍黄美兰文柳璎
广东蚕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沙里石硫若虫

黄丽萍 黄美兰 黄 飞 文柳璎

(1.百色市蚕种场 广西百色 533000;2.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 广西百色 533000)

桑白蚧又名桑白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力强,主要为害桑树的根、干部,以针状口器插入树皮内吸食汁液,阻碍桑树枝条发育、冬芽萌发,影响树势及桑叶产量、质量,严重时整株枯死。

沙里瑶族乡位于凌云县东南部,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境内峰峦叠嶂,气候宜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三面环山,全乡土山142 km2,占全乡面积的62.6%,石山85 km2,占全乡面积的37.4%,属于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土地贫瘠,地理小气候明显。该乡种植以农桑14号嫁接桑为主,部分桑园桑白蚧为害严重,影响桑园产叶量和质量。现通过实地虫害调查,就当地桑白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冬季封园防治,以找到该虫害的科学有效防治措施。

1 桑白蚧虫害调查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021年11月—12月,对沙里瑶族乡浪伏村、弄塘村、那坝村各原蚕饲养区桑园进行调查。

沙里瑶族乡3个原蚕基地桑园总面积831亩,饲养原蚕43户。其中浪伏村原蚕基地桑园面积196亩,养蚕户13户;弄塘村原蚕基地桑园面积340亩,养蚕户12户;那坝村原蚕基地桑园面积295亩,养蚕户18户。

1.2 调查方法

经过咨询原蚕基地技术员、养蚕户桑园桑白蚧虫害情况,通过实地走访综合田间调查桑园桑白蚧虫害情况。

1.3 调查结果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发生桑白蚧虫害桑园达178亩,涉及蚕农13户,包括浪伏村2户、弄塘村8户、那坝村3户。通过田间调查,发现浪伏村、那坝村原蚕基地有少量桑园遭受零星桑白蚧虫害。弄塘村弄交屯桑园遭受桑白蚧虫害面积较大,为害程度较严重。弄交屯有半数桑园遭受桑白蚧虫害,虫害发生2年以上,有部分达到5年之久。受害桑园桑枝上布满了桑白蚧壳,层层重叠,看不见桑皮,桑皮严重腐烂脱落,有些桑枝上发生霉变,部分受害桑树挖出根部,根部腐烂断裂。受害桑园桑树枝条瘦小,叶片小、叶肉薄,产叶量逐年下降,有些桑树甚至不能发芽。受害桑园分布于山坳中,桑园四面环山,土层较薄,杂草丛生,沙砾小石头多,保温保肥保水性能差。受害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桑园桑白蚧受害调查情况表

续表1 桑园桑白蚧受害调查情况表

2 沙里瑶族乡发生桑白蚧为害的原因分析

2.1 气候异常是桑白蚧发生的重要原因

沙里瑶族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面环山,容易形成山区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9 ℃~20.4 ℃,年平均降水量1235 mm,降水丰沛但季节性分配不均,雨热同季,但秋季容易干旱。由于受喀斯特地貌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山高谷深等因素,沙里瑶族乡一年约有半年时间处于热带暖温气团控制之下,干湿分明,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冬春两季干燥少雨,干旱灾害频发。桑白蚧的生长、发育及繁殖适宜的相对湿度在70%~80%[1],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桑白蚧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导致桑树虫口密度增加,桑园遭受桑白蚧虫害严重。由于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逐年上升,凌云县冬季雨水量少,冬季温暖,而且发生春夏连旱天气,降水量不足,严重影响桑树生长,导致桑树抗虫能力降低[2],容易发生桑白蚧虫害。

2.2 桑园护理不及时导致桑白蚧危害严重

桑白蚧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桑树的枝干上越冬,在第二年2月开始孵化出若虫,发生盛期为5月—10月。桑园一旦发生桑白蚧为害,如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经3年~4年,桑树枝干将布满桑白蚧壳,严重影响桑树树势及桑叶产量。

凌云县人均可耕地占有量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农村青壮年均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体为老年人。为了合理利用土地,村部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发展种桑养蚕业。受害严重的弄塘村弄交屯桑园面积340亩,养蚕户仅12户,平均每户拥有桑园面积达到28亩,但是每户平均只有2个~3个劳动力,桑园管理劳动力严重不足,管理方式粗放,且只重视养蚕,而忽视了桑园的虫害及病害管理。弄交屯桑园发生桑白蚧为害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桑白蚧前期为害时不够重视,没有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经3年~4年桑白蚧累积为害,严重损伤桑树,导致桑园产叶量减少、叶质差,甚至根干皮层全部腐烂,濒临死亡。而浪扶村和那坝村,桑园多为新种,户平均面积15亩~16亩,农户重视程度高,人力也较足,能够及时发现虫害并采取措施防治,桑白蚧为害程度较轻。

2.3 桑园栽培管理不当,导致虫口密度增加

农桑14号嫁接桑适应性广、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长势旺盛,树形直挺,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直而长,无侧枝,可适当密植,一般种植规格800株/亩~1000株/亩。其在栽培时需要充足的肥水,从而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性能[3]。桑白蚧喜阴暗隐蔽的场所,枝叶茂密、树枝分叉的地方,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根据百色地区石漠化山区丰产桑园种植农桑14号的规格为1000株/亩~1500株/亩,沙里瑶族乡农户种植的农桑14号密度在2500株/亩以上,严重超出该品种可良好生长的栽培密度。桑园栽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为桑白蚧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沙里瑶族乡为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土壤中多小石头,土层薄,土地贫瘠,土壤持水性差,而农桑14号嫁接桑对水肥要求较高。因劳动力不足,冬季不犁冬晒白,土层硬化,桑根生长困难,土层害虫逐年累积。农户为了方便省事,冬春施肥不开沟挖穴,只撒于桑树根部地表,导致肥料养分容易挥发,肥效不持久。且农户多施复合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导致桑园肥力严重不足,树势较弱,降低了桑园对桑树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4 农户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人员指导

养蚕户多为留守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对各项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虽然凌云县通过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乡土种桑养蚕技术人员,但是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人员数量少,不足以支撑该县的养蚕业发展。农户养蚕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桑园管护技术水平低,桑园遭受何种虫害、如何预防和防治该虫害农户不得而知,所以未能及时对遭受桑白蚧虫害的桑园进行有效的防治,导致虫害累积,桑园受害严重。

2.5 桑园冬伐、夏伐后管理不当,增加虫口基数

因桑园面积大,劳动力不足,桑园冬伐、夏伐后不能及时地把剪伐的桑枝树叶清理出桑园,害虫留存于枝条中。冬夏伐后,不利用药剂封园,桑园虫口密度增加,导致新长出桑枝更容易遭受虫害。

3 桑白蚧田间防治试验

3.1 试验方法及药剂选择

桑白蚧的防治方法有人工防治(使用刷子清除枝干上的桑白蚧壳)、药物防治、保护天敌等。对该乡受桑白蚧为害严重的桑园,工作人员采取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虫害防治。

石硫合剂具有杀菌、虫、蚧、螨的作用,常用于冬季树木清园。根据梁萍的研究,石硫合剂是防治桑白蚧若虫的最佳药剂[4]。而据魏治钢等的研究,在早春芽萌动前喷洒5°Bé~7°Bé的石硫合剂,喷药后死亡率达75%~90%;在各代若虫孵化初盛期喷洒0.5°Bé石硫合剂,喷药3 d后调查若虫死亡率为95.6%,而不喷药死亡率仅为3.4%;而在若虫分散转移期用1°Bé石硫合剂喷洒枝干,若虫的死亡率达98%[5]。桑白蚧若虫在孵化一周后,第一次蜕皮并分泌出蜡质物形成具有保护性的蚧壳,保护蚧壳内的若虫不被药剂毒杀。为了杀灭蚧壳内的卵和若虫,必须使用特殊的药剂防治方法才能渗透入蚧壳内达到毒杀效果。石硫合剂与石灰混合,通过涂刷的方法,就能解决药物难以渗透桑白蚧的问题。

3.2 试验时间及试验地点

2022年1月24日,选择在沙里瑶族乡弄塘村发生桑白蚧为害严重的成片桑园,冬伐后进行田间试验,经过一个月后,查看桑园用药效果。

3.3 试验药剂

防治药剂使用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浓度为29%的石硫合剂,以及本地产的新鲜石灰。

3.4 试验处理

选择同一片区受害桑园,试验分3个组,每组3个处理,每处理两行共200株桑树,3组共处理1800株。处理1,使用涂白剂(配制方法是将0.4 kg石硫合剂、5 kg生石灰与40 kg水混合)涂抹桑树树干;处理2,使用喷液的方式于桑树树干、根茎部喷5°Bé的石硫合剂;处理3,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稀释液于桑树树干、根茎部。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处理1个月后,调查具体防治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处理的防治桑白蚧的效果对比

由表2中可以看出,处理1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7%,200株桑树枝干部桑白蚧基本死亡,效果最好。处理2通过喷洒5°Bé石硫合剂的方法,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7.3%,效果次之。处理3通过喷洒40%乐果乳油的方法防治,因试验进行时为桑白蚧虫越冬期,若虫未开始孵化,所以乐果乳油杀灭效果不佳,仅平均64%的桑树枝干的桑白蚧消失。

4 小结

(1)为了防止桑白蚧等害虫频繁发生,应改善桑园的小气候环境,适当降低桑园种植密度。桑园种植密度应根据桑树品种而定,合理选择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种植密度,既要保证桑园通风透气良好,利于桑树生长,又要促使桑园高产。此外,要及时清除桑园杂草及树下部分老化枝条叶片,并做到合理采叶。采摘桑叶喂蚕时,5龄蚕用叶从下往上采,上留7片~10片叶,既能增强桑园通风透气性,又能使桑树有足够的新陈代谢能力。桑园用叶应轮流采摘,留足桑树生长时间,尽量减少采叶对桑树的影响。

(2)加强桑园的护理,增强树势,提高桑树对虫害的抵抗能力。桑树是多年生深根植物,根系可达3 m以上,但吸水根主要分布在耕作层的30 cm~40 cm处[6]。要想桑树生长良好,桑园高产,30 cm~40 cm处的表土层土质一定要疏松,并及时补充该层养分。因此,冬季需犁地冬晒,疏松土壤并清除土表层越冬害虫,并通过开沟挖穴的方式施肥,多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保证桑树生长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增强树势,还要加强夏秋季桑园防涝抗旱工作。

(3)加强虫害预测及桑园巡视,一旦发现害虫,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少量发生桑白蚧为害,采叶期可使用涂泥或用刷子刷的方法防治,数量较多可使用40%乐果乳油1000倍稀释液喷洒防治,但是要注意农药的残效期,以防蚕食桑后农药中毒。

(4)重视桑园的冬夏伐管理。冬伐、夏伐后要及时清除园内树枝落叶,降低虫口密度。根据本次试验结果,桑树冬伐后,使用石硫合剂加石灰粉涂刷清园,可有效防治桑白蚧。但是此法涂抹较为费时费力,可喷洒5°Bé的石硫合剂封园,也能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因石硫合剂低毒,对蚕有影响,所以养蚕用叶期应不使用石硫合剂进行虫害防治。此外,夏伐前或秋蚕结束后,可使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如甲胺磷等封园,以降低虫口基数。

(5)养蚕区增加乡土技术人员数量,通过培训加强农户的种桑养蚕技术,提升农户桑园管护知识储备及桑树病虫害识别防治能力,使农户能在桑园遭受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并正确使用防治药剂。

(6)桑白蚧可通过苗木传播,因此在引进桑苗或接穗时,要注意选择无桑白蚧危害的健康苗木接穗,从源头上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

猜你喜欢
沙里石硫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石硫合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沙里宁经典名作赫尔辛基火车站“变身”设计酒店——新旧之间的微妙“对话”
石硫合剂使用要点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一粒沙子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