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马

2022-12-14 06:38曹文学
杂文选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良马烈马棚子

曹文学

清朝统治者还未入关时,极其重视骑射,对于骑射的根本——马匹,更是挑选严格。然而,良马大多是烈马。但是他们对于难以驯服的烈马尤为偏爱,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胯下的良马大都是自己驯服的烈马。

入关后,清朝皇帝依然视骑射尚武为根本,甚至在紫禁城中立起了“下马即亡碑”,时刻向后代传递“如果丧失了马上的技艺,就离灭亡不远”的理念,其言不可谓不重。效果也不错,清初的皇帝们基本都可称为“武林高手”。但是,这样的传承却没有持久,最初显露颓势的地方,就是为皇帝选马。

与在关外时驯服烈马为良骑不同,为皇帝选马首先考虑的因素不是马的优劣,而是马的平稳性。为锻炼马的平稳性,就让马去跑圈棚。圈棚是一个只比马耳高出三指的木棚子,棚里的宽度只能容纳一匹备选御马奔跑。各个圈棚首尾衔接,将全部备选御马关在圈棚里,上百名驯马师站在圈棚外面,鞭打备选御马。如果备选御马在圈棚中尥蹶子,棚顶的横木必然会磕伤马头。备选御马在这种圈棚中跑上半年,就会跑得异常平稳,因为一旦不平稳,必然会被木棚子磕伤身体或头部,磕碰多了就长记性了。

半年后,这些备选御马会被牵出圈棚,在马鞍左右各搭上一只装满清水的木桶,然后驯马师赶着它们狂奔十里,到地方之后,分别称量木桶中所剩清水的重量。木桶中剩水最多的马匹,说明跑得最平稳,这匹马就是皇帝的首骑御马。如此训练出的御马,桀骜不驯的马性全无,变成了四平八稳的太平马。当这些马成为皇帝的坐骑,再优秀的骑射传统,恐怕也要慢慢沦为表演秀了。

于是,曾经行动如电、令强敌胆寒的八旗铁骑,随着皇帝选马标准的改变,慢慢被磨去了一身的锐气。最终,八旗子弟成为纨绔子弟的代名词。可见,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如果开始一味求稳,不敢去啃硬骨头、蹚深水区,就意味着已经丧失发展的动力了。

【原載《天津政法报》】

猜你喜欢
良马烈马棚子
驯烈马
心中一片月:胡涵钧
心中一片月:胡涵钧
基于HPM的数学公式生成
数学文化之中国古代对等差数列的研究
速度机器?正是在下
观虎跳峡
墨子训徒
善良
快脚周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