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2022-12-14 15:02
杂文选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凡事交流平台关门

“交流平台”栏目欢迎您的参与。您可就栏目、文章、版式以及题插图等发表意见,可抒发对于杂文、杂文创作的见解,亦可与编辑探讨或与读友交流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或疑惑。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字数二百左右。

投稿方式:寄信至(130022)长春市卫星路5758号(请于信封标注“交流平台”栏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zwxkyc@163.com。

·感悟·

贪官不相信说教

钱是好东西,能给人带来很多享受。只要风险足够小,贪污就符合贪官及其父母的利益。因此,“贪官谈‘孝”一点儿也不可笑。现实中,或许确实有父母嘱咐为官的子女清正廉洁,但那是怕子女受到法律制裁。作者是想告诉官员,即使为了父母也要拒腐防变,保持廉洁,这未免将官员看得太幼稚了!贪官怕法律、纪委,而不相信说教。反腐没有捷径,通过法制建设,大幅度地提高对腐败风险的认识,才是正途。

(读2022年11月《贪官谈“孝”》)

王海银(山西)

凡事不可过

凡事不可过,过了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中国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不偏不倚,中正行事。讲究礼仪,太过就成了虚情假意,过于客套就是伪善;讲究法治,太过就成了严刑酷法,过分苛责就是残暴。“救急不救贫,帮困不帮懒”,“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凡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

(读2022年11月《善良之地狱》)

潇 竹(黑龙江)

淡化“官”念

班主任为激发学生上进心,千方百计让他们发挥所长,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当官不过是诸多社会分工之一,比仕途有吸引力的行当相当多,如能工巧匠、实业家、探险者、科学家等,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鼓励学生进步,大可不必安排职位、授以官衔。将他们在班级的岗位称为小义工、责任人、志愿者、勤务员并非不可。

教书育人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因此不妨鼓励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从有责任擔当,爱国爱校抓起。

(读2022年10月一针见血)

冯 侠(辽宁)

如何选择

《开门与关门》和《要头还是要脸》所探讨的主题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之所以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它们都是在讨论“如何选择”。不同的是前者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日本兵,无论开门还是关门,都得被“捅上一刀”。而后者在生死攸关时,选择不要脸则可以活下去。当然,前者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后者是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二者的环境互换一下会怎么样呢?可能就出现第三种选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无论开门还是关门都会被“捅上一刀”时,不如拼了、选择“大刀向日本兵的头上砍去”;当头与脸都遭遇不测时,则很可能为了保住头而不要脸。

(读2022年10月《开门与关门》《要头还是要脸》)

曹 勇(安徽)

猜你喜欢
凡事交流平台关门
2021年有一家理发店决定关门
凡事都怕犯错
关门
交流平台
如果我大声关门
关门的那只手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