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家族史的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

2022-12-15 13:03张瑞张亚玲陈玉龙宋学坤代民涛徐学琴董玉琼马纯政解英舒琦瑾薛文翰李平范焕芳罗保平郑智李晓龙0张洪亮周超峰许彦超李小青王泽坤朱然培张华周哲旭张帆郑玉玲
中医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腌菜家族史食管癌

张瑞,张亚玲,陈玉龙,宋学坤,代民涛,徐学琴,董玉琼,马纯政,解英,舒琦瑾,薛文翰,李平,范焕芳,罗保平,郑智,李晓龙0,张洪亮,周超峰,许彦超,李小青,王泽坤,朱然培,张华,周哲旭,张帆,郑玉玲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3.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4.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5.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6.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7.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8.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9.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 10.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宁夏 银川 750021;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主要表现为食物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黏液等。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表明,新发EC患者约604 100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的3.3%,死亡约544 076例,占恶性肿瘤死亡的5.5%;我国有324 400例EC新发病例,死亡高达 301 100 例[1-2]。研究发现,EC家族史是EC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3-5],但单独研究合并EC家族史人群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开展EC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除家族史以外的相关危险因素,对EC的临床防治意义重大。研究发现,EC病死率较高的省份是河南、河北、四川,其次是山西、安徽、广东、陕西、甘肃,再次是江苏和福建[6]。本研究围绕具有EC家族史的一般信息、食管疾病史、胃炎病史及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因素、其他因素等危险因素开展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共纳入EC患者129例,88例对照人群。探讨全国不同地区EC发病除了受家族史影响之外的其他危险因素,以便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来自全国EC高发地区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江西、浙江、新疆、甘肃、宁夏、湖北10个省份的129例合并EC家族史的EC患者与88例非EC人群。

1.2 对象纳入标准(自拟)EC组纳入标准:①经过明确病理诊断确诊为EC,且具有EC家族史;②对照组为非EC人员;③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对照组纳入标准:对照组为同期同一地方甚或同一家庭的非EC人员。

1.3 对象排除标准(自拟)①精神病患者;②有严重肝、肾、心脏和造血系统疾病者;③无明确病理诊断者;④在调查过程中因故未能完成问卷或因故导致填写极不规范而劝说无效者。

1.4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信息(基本信息、基本情况)、疾病史、食管癌家族史、个人膳食习惯、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病例诊断和治疗情况(病例组填写)等。

1.5 质量控制调查员采用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专家设计的电子问卷调查表,对所有入组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和填写,完成率、回收率均达到100%。所有调查员在研究开始之前统一培训,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筛选。在问卷填写过程中,避免产生偏倚,只对调查问题进行合理解释,不得有侧重式或诱导式询问。问卷填写后根据电子系统提示,按照要求完善问卷内容,回收的电子问卷会有专人检查核对,对内容重复、缺失、填写不合格的问卷返回重新补充,无法补充的则重新纳入病例,最后将所有问卷内容导出至Excel再次对数据进行整理清洗。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对纳入的自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最终病例组纳入EC患者129例中,其中男82例,女47例;年龄(69.27±7.79)岁。对照组88例,其中男44例,女44例;年龄(55.98±14.65)岁。病例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例(%)

2.2 单因素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胃炎史、胃十二指肠溃疡史、口腔疾病、膳食口味、食热烫食物、吃质硬食物、食用腌菜、霉变食物、食用油摄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口腔清洁情况、居住环境及堆制农家肥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食管疾病史、暴饮暴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合并家族史的EC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例(%)

2.3 多因素分析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单因素中有医院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胃炎史、口腔疾病史、食用腌菜与具有食管癌家族史的EC发病风险增高相关(P<0.05),性别、文化程度、胃十二指肠溃疡史、饮酒史、吸烟史、膳食口味、热烫食物、硬质食物、霉变食物、口腔清洁、堆制农家肥、食用油(每天)、居住环境不是合并家族史EC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合并家族史的EC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胃炎史、口腔疾病史、食用腌菜是具有食管癌家族史EC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胃十二指肠溃疡史、饮酒史、吸烟史、膳食口味、热烫食物、硬质食物、霉变食物、口腔清洁、堆制农家肥、食用油(每天)、居住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1 年龄因素年龄是E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EC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既往研究表明,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9]。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龄人群与合并家族史的EC人群发病呈正相关,OR=9.46,95%CI(2.60,34.3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占86%。

3.2 疾病史因素消化道疾病与EC存在一定的关联性[10]。故本研究主要针对食管疾病史,胃炎史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史。其中食管疾病史与合并家族史的EC发病没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既往研究的食管病变会增加EC的发生相反[11],可能与具有EC家族史的人群出现食管不适症状会及时就诊干预有关,故并不一定能增加EC的患病。具有食管癌家族史者,属于高危人群,可能会注意早诊疗早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炎史[OR=23.19,95%CI(5.47,98.39)]会增加EC的发病风险,与既往研究一致[12-14]。口腔微生物如牙周红色复合体、草绿色链球菌、具核梭杆菌等常见口腔微生物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疾病史与EC发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是EC发病的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认为,不注意口腔卫生致口腔微生物繁殖增加,从而诱使EC发生[17-19]。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口腔清洁情况是EC发病的危险因素,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口腔清洁情况并不是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口腔疾病才是合并食管癌家族史人群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3 食用腌菜本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腌菜增加合并家族史的EC发病,是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腌菜中含有的大量霉菌、亚硝胺类化合物有关,这与国内其他研究一致[20]。一项对国内16个研究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显示,食用腌菜OR为2.28,95%CI(1.678 2,3.092 9),是食管癌病因中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将EC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胃十二指肠溃疡史、饮酒史、吸烟史、膳食口味、热烫食物、硬质食物、霉变食物、口腔清洁、堆制农家肥、食用油(每天)、居住环境是EC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因素并不是合并家族史EC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单因素分析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假关联性,多因素分析时通过调整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存在的假关联性消失。

综上所述,预防合并家族史EC的发生,应针对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前干预预防,从而减少EC的发生。有EC家族史者,高龄人群应定期开展早诊早治和健康宣教,个人注意健康饮食,减少腌菜的摄入,有胃炎病史及口腔疾病者注意日常检查与预防,及时发现病变及干预。

猜你喜欢
腌菜家族史食管癌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最想吃妈妈的烂腌菜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会“走”的腌菜烧肉
腌菜健康食用指南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