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里的写作营地

2022-12-16 04:37周蓬桦
名家名作 2022年18期
关键词:白山大兴安岭长白山

周蓬桦

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是自然写作的先驱,我庆幸自己从他的写作道路中获得启示。自2011年起,我背起行囊,深入大兴安岭、长白山、呼伦贝尔草原、乌拉盖草原以及额尔古纳河一带,最终选择了以长白山为营地,进行观察、记录、采访和写作,与山中的劳动者——采药人、捕鱼人、猎人的后代成为朋友。

在森林里,静听松风,灵魂才真正安静了下来。在深深的夜晚,我时常沿着长白山脚下的河流散步徜徉,望着山顶的一缕拖着尾巴的星光,觉得自己就像一盏微弱的油灯,随时会被山风吹灭,许多新的想法就这样破茧而出。面对时空,会产生顿悟,内心的容量开始增大。此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还有另一个自我,那是一个可以和本我对话的自我。我笔下的“白山”,其实并非具体地理意义上的长白山,而是文学意义上的隐喻称谓。刚写这类作品时叫“空山”,读来觉得有些刻意,才改叫“白山”的。但素材来源大致指长白山极其周边的地貌和自然生态,再向北延伸到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地带。绕开主峰,我更喜欢山脚下的事物,仿佛时间在那里停止了,去白山的路是最迷人的,路两边野花盛开,泉水淙淙。

在长白山写作营地,当我置身于浩瀚阔大的森林中,总是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奇幻景象所震撼,神性的天池,千百年的火山岩,以及一株被雷电劈焦的椴树……我设想自己是一只梅花鹿、一只狼或者一只野獾、一只野狐,它们互相依存又相互搏杀,在风雪中觅食,居住在潮湿的山洞或树丛,随时有被吞噬的危险,命悬一线。这让人嗟叹不已,悲悯顿生,进而联想到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链。每每思及,我都有一种生而为人的庆幸感。当我转身离开,走过森林时似乎听到身边草叶的呼吸声,潜伏于浆果丛中的生灵都在侧耳谛听——森林里有许多种声音被我听到,这让我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我设想自己是一只动物,在风里雨里觅食悲欢,并且随时会遭遇生命危险。即便一只小小的昆虫和蚂蚁,也是要过完从生到死的一生,和人类一样,它们要遭遇很多成长的困惑与难题,它们自己解决不了,只好任由自然随意处置。当行走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有许多东西得到了释怀,我想把这种生命觉悟和许许多多的发现传达给读者,或许会有一些积极意义与建设性。

简而言之,我的目标是传递一种哲学层面的认知,并且期望自己永远谦卑如一粒尘埃,向世间万物学习到哪怕一毫米的见识——永远敞开胸怀,永远保持对世间万物的诚恳与虔敬。

猜你喜欢
白山大兴安岭长白山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美丽乡村行之白山街村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凶器哪儿去了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
登呼中小白山
我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