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中常见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2-12-16 19:19尢建军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饲料原料消毒剂养猪场

尢建军

(四川省岳池县西板畜牧兽医站,四川 岳池 638305)

0 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生猪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多,但是生猪产量没有明显增长,这与猪场的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养猪场中生猪的产量和品质,为生猪养殖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猪场的实际管理中常出现一系列问题,一些问题可能会被生猪养殖人员忽视,问题堆积最终会导致生猪养殖场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1 猪场管理问题

1.1 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及执行力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与仔猪的成活率直接挂钩,而一旦养猪场内出现生猪疫病极容易造成仔猪大量死亡。如果养猪场内的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及执行力,导致生猪养殖场管理混乱。对一些地区的生猪养殖场进行调查,一些养猪场内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许多购入的物资没有经过消毒就直接进入养猪场内,工作人员在不同养猪场和猪圈之间随意走动,外部车辆频繁进出生猪养殖场,生猪疫苗接种不符合规范,防疫流程混乱,这些都是在生猪养殖场内常见的现象,此类因素极易造成生猪养殖场疫病爆发,影响养殖场内仔猪的成活率[1]。

1.2 养猪场布局杂乱,生物安全隐患问题严峻

在一些地区的养猪场内,养殖人员过度关注猪舍内的温湿度问题及通风问题,但是却忽略对养猪场的整体布局规划,尤其是忽视了猪舍外的空间布局,一些生猪养殖场内甚至出现了员工生活区域和办公区混杂、粪便运输通道及饲料运输通道混用的现象[2]。由于缺乏严格的卫生管理,一些养殖场内蚊蝇泛滥,出现了大量老鼠与生猪争食的现象,并且由于养殖场内污水沟及处理池建设不合理,甚至出现了污水漫出污水沟的问题。当前许多地区的生猪养殖场内出现了布局混乱、生物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的现象。

1.3 消毒意识匮乏,消毒方式不符合要求

在非洲猪瘟进入国内后,非洲猪瘟病毒对一些地区的生猪养殖场造成严重打击,部分养殖场内生猪大量死亡,并且近些年天气变化多端,造成生猪养殖场内疫病发生规律复杂,一些传染病原本在某些特定季节爆发,由于天气因素目前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并且许多生猪疫病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如果不及时防控会造成生猪大量死亡[3]。而生猪养殖场内疫病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养殖场缺乏规范完善的消毒程序及消毒制度。

生猪养殖人员在购买消毒剂时,主要凭借消毒剂的价格选择消毒剂品牌及类型,并非根据消毒场所及养殖场内病原科学合理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一味追求低廉的价格导致养猪场内消毒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并且一些养猪场在进行消毒之前未能将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和清洗,在进行养猪场消毒时,猪舍地面甚至还存有粪污脏水,并且猪舍围栏及角落还存在蜘蛛网及大量灰尘,在正式消毒过程中养殖人员并未做到消毒剂完全覆盖,而是简单喷洒敷衍了事,在使用消毒剂消毒过后养猪场内仍存在大量细菌及病毒。甚至有部分生猪养殖人员未经思考,过度信任消毒剂厂商广告宣传,使用不符合国家规范的消毒剂进行养殖场消毒,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消毒效果[4]。部分养殖人员长期大量使用同一品牌同一类型的消毒剂,导致养殖场内细菌病毒对此类型消毒剂产生抵抗能力,最终造成养殖场消毒效果不达预期。

1.4 养殖场猪健康管理不到位

养殖场中猪的健康管理可直接影响猪的成活率及健康水平,对不同地区生猪养殖场数据进行调查,在健康管理科学有效的生猪养殖场中,猪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健康水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也更高。而在缺乏健康管理的养殖场中,管理者多缺乏对猪的长效管理意识,在养殖场内常常会发生仔猪在产房和保育舍踩踏致死的事件,或者由于猪舍内温湿度不符合规范导致生猪患病死亡的现象,导致养殖场内生猪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严重下降,直接影响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5 过度依赖脱霉剂加工饲料

气候变化剧烈,加之收割、储存方式错误,导致饲料原料常常出现霉斑或变质,一些养殖人员在购买饲料时未能发现饲料原料质量问题,或者购买饲料后储存时间过久都会导致饲料原料变质发霉。生猪养殖场内养殖人员在进行饲料加工时会向饲料中加入不同种类的脱霉剂,希望可以消除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降低饲料损失及饲料购买成本,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知识部分养殖人员认为添加脱霉剂并不会对生猪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6]。脱霉剂消除霉菌毒素的原理主要是吸附饲料原料上的霉菌毒素,并非将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降解,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脱霉剂会直接影响生猪正常生长。想要避免饲料中出现过量霉菌毒素需从根源做好饲料原料的质量把关,而非过度依靠脱霉剂吸附霉菌毒素。

1.6 猪场卫生清扫不科学

随着生猪养殖技术深入研究,水泡粪、发酵床等新型养殖技术已经投入到实际生猪养殖过程中,但是许多养殖场内仍然使用原始水冲粪方式进行养殖场卫生清扫。在养殖场管理人员进行猪舍卫生检查时一般会注重关注猪舍卫生问题、饲料浪费问题及生猪健康问题。养殖人员为通过管理人员检查,无论在高温或者寒冷天气都会使用水柱对围栏和猪舍进行冲洗,但是使用水冲粪的方式导致猪舍湿度过大,部分生猪表面会因此出现红点。而在寒冷天气对生猪进行冲洗极易造成生猪患感冒、咳嗽等疾病,生猪抵抗力低下易引发大规模疫病。

2 对策

2.1 提高养殖场工作人员管理意识

在进行养殖场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提高管理意识,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养殖场管理体制,将制度作为管理人员的主要标准,同时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对养殖场内养殖人员的约束性,提高养殖人员的执行效力,使养殖场内的养殖人员及管理人员能认真遵守养殖场的管理制度,自觉执行养殖场的相关规定。

2.2 严格遵循免疫程序进行生猪免疫

在养殖场管理人员进行免疫程序制定时需要认真了解明确养殖场内生猪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保证免疫程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进行疫苗接种时需要做到一头猪用一根针头,需要保证不同种类疫苗接种的时效性,从而保证养殖场所用疫苗的质量与效果。在养殖场内生猪进行免疫后还需要认真做好后续的免疫监控工作,保证养殖场内生猪健康生长。在疫苗接种后需要将废弃包装及器械进行集中销毁处理,避免可能存在的病原菌传播扩散。

2.3 科学选择消毒剂,严格做好养殖场消毒工作

在进行消毒剂选择时,养殖人员需要注意不可长期单独使用某一种类消毒剂,单一消毒剂不可能杀死所有病原菌,养殖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特点及不同病原菌特点选取针对性的消毒剂,在使用消毒剂之前养殖人员需要认真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期和浓度,并且注意和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交替使用。

生猪养殖场最好在养殖场大门位置设置专业的消毒设施,例如自动喷雾消毒设施,当外来车辆需要进入养殖场时,可以使用喷雾消毒设备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毒。如果养殖场经济条件较差无法购买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可以使用人工消毒方法,在养殖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在进行消毒池建设时需要注意消毒池长度能够有效对外来车辆的车轮进行消毒,深度高于0.1 m,外来车辆想要进入养殖场就必须在消毒池进行消毒。尤其是在生猪疫病好发期,外来车辆必须严格进行消毒程序后才能够进入养殖场,并且与外来车辆及外来人员有接触的养殖人员也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同时必须严禁外来人员带猪肉制品进入生猪养殖场内,防止猪肉制品上含有场外病源。在饲料进场时尽量使用料塔,一般在生猪养殖场建设时应该将料塔建立在猪场围栏附近,保证外来运料车不进入养殖场内就可以把饲料通过料塔运入养殖场内。如果运料车需要进入养殖场内,就需要在养殖场入口处对运料车辆进行全方面清洗消毒,并且在运料车辆进入养殖场后需要有养殖场内的接驳车将饲料运回养殖场内仓库,新转入养殖场内的饲料需要经过杀菌消毒后才可以饲喂给养殖场内生猪。

2.4 合理安排生猪养殖场布局,消除生物安全隐患

在进行养殖场建设时,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将养殖场内的生产生活及办公区域进行严格划分,避免净道与污道混用,做好养殖场内雨水污水分离工作,防止污水池内的污水溢出。将兽药和日用品分开隔离摆放并且尽量安排在生产区墙边。养殖场内的生猪售卖与出猪台区域尽量设置在生产区墙外,在生产区与观察区之间需要设立消毒设施,而且生猪养殖场内隔离区域与粪污处理区、无害化处理区需要严密隔开,在进行养殖场建设时还需要建设具有消毒池的污物通道,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和疫病扩散现象。

在进行养殖场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消除养殖场内生物安全隐患。消除养殖场内生物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点策略:第一,在进行养殖场选址时需要尽量避开流动水源及主干道路,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流动水源中及车辆流动时可能含有的病菌进入养殖场。第二,养殖人员需要定时定期对养殖场中蚊蝇、蟑螂、老鼠等有害昆虫动物进行灭杀,防止其身上携带的病菌侵袭养殖场内生猪。第三,在养殖场的生产区域内,养殖人员禁止将猪胎衣随意丢弃,或者将病猪尸体随意掩埋,养殖场内猪胎衣及尸体需要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菌传播扩散。第四,在进行生猪喂养时养殖人员不可使用泔水或肉骨粉动物血蛋白粉等进行饲养,防止养殖场内出现隐性疫病。在饲养时还需要注意不可使用腐败变质饲料,避免生猪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问题。养殖人员不可随意给生猪食用维生素,防止有害病菌对维生素产生抗药性。

2.5 严格把关饲料质量,避免使用发霉饲料原料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使用过量脱霉剂会影响生猪生产性能,为避免过量脱霉剂的使用,生猪养殖人员需要严格做好饲料质量把关。首先,生猪养殖人员需要做好饲料采购,在饲料采购前养殖人员需要对饲料市场行情进行了解,在购买饲料时避免贪图便宜购买低价劣质饲料,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购买时严格把控饲料品质,避免高价买入劣质饲料。其次,生猪养殖人员在采购饲料时,需要根据养殖场内生猪生产存栏情况购买适量饲料,避免饲料存货期超过半个月,如果购买成品饲料在猪舍内储存避免超过一星期,如果条件允许3 d内将饲料喂完。而在潮湿阴雨季节,猪舍内湿度过大,更需要注意避免饲料发霉变质。此外,在进行饲料原料粉碎打磨前,养殖人员需要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及灰尘清除。如果饲料人员在加工饲料时发现饲料原料出现发霉变质现象需要立即停止加工,坚决禁止使用变质饲料喂养生猪。

2.6 在适宜时间进行猪舍卫生打扫

在寒冷天气对猪舍进行卫生打扫极易造成生猪患病,养殖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猪舍卫生打扫。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经常对猪栏及猪身进行冲洗,不仅能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温度,避免养殖场内生猪中暑。而在秋冬季节猪舍内早晚温差较大,养殖人员需要尽量避免在早晚对猪舍进行冲洗,秋冬季节的最佳卫生打扫时间是上午10:00—下午16:00,在该段时间内注射内气温较为适宜,并且在进行冲洗过后猪舍地面及猪身干燥较快,有效避免了冲洗过后注猪舍湿度过大的问题。养殖场管理人员在进行卫生检查时,需要尽量避免过度关注猪舍环境卫生,更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生猪身体健康和生长速度等问题上。

3 结束语

要推动生猪养殖业在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科学养猪,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且在实际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养猪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升生猪养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做好生猪养殖长期管理规划。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免疫工作的开展,做好生猪养殖区域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安排好各个场区结构的布局规划,降低生物安全隐患的存在,严格控制好饲料的选择及应用,优化生猪养殖环境,降低生猪养殖中不良情况的发生及发展。

猜你喜欢
饲料原料消毒剂养猪场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