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创办工人补习夜校

2022-12-16 19:32作者田翔尹
湘潮(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李立三安源夜校

作者|田翔尹

1921年冬,李立三奉毛泽东的委派来安源开展工人运动。望着安源连绵不断的煤山,李立三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整日在矿井下辛苦劳作的煤矿工人,他们正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李立三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黑暗与不公。

李立三以教师的身份,在安源镇老后街五福斋巷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内办起了平民小学。学校的教室设在二楼,条件非常简陋,桌凳都是临时挪借的,黑板也是工人自己动手做的,李立三担任教师,免费招收工人子弟入学,以访问学生家长的名义接触工人,了解情况,宣传工人阶级团结奋斗、自己解放自己的道理。

1922年1月,李立三又创办了工人补习夜校,工人称之为夜校。随着夜校规模的增大,引起了路矿当局的注意,他们隔三岔五地派人来探听虚实。一天,几个路矿当局的打手来到夜校,望风的工友故意大声和他们说话。楼上的学员听到信号,马上拿出国文课本,齐声念道:“十户为一甲,一保有十甲。一人有两手,两手有十指。”

这时望风的工友便故意装作阻挡不住,放他们上去。这些人在教室门口探头探脑,一无所获。一个年轻学员调侃他们说:“看你们是新来的吧,哎哟,怎么不好意思进来呢?这里读书不收钱,还有新书发,可好呢。不过,这里有个规矩,新来的学员要三跪三拜,一拜孔夫子,二拜先生,三拜老同学。你们如果想进来,三拜之后就可以拿新书上课了。”这些打手信以为真,见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便离开了。

待来人走远了,李立三说:“一人有两手,两手有十指,在我们的国文课本里,可谓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但是我们想过没有,同样两只手,为什么有的黑,有的白?有的越忙越穷,有的越闲越富?”

一个须发斑白的老工人激动地说:“我们工人一天不做工就得喝西北风,天天做工也顾不上一张嘴。俗话说,撑船的是死了没埋,下井的是埋了没死。人说世上黄连苦,黄连哪有我们工人苦啊!”

又有位工人气愤地说:“这鬼日子不是人过的,我们要找条出路!”

老工人轻声接道:“俗话说,工字不出头,工人没出路……”

李立三剑眉一扬,转身在黑板上用力地写下一个大大的“工”字,说:“工人顶天立地,屹立于这天地之间,正是这世界的主人,怎能说是‘不出头’呢?大家再看,这‘工’字下面再加上个‘人’字,不是个‘天’字?”他高举双手,语气铿锵地说:“我们就是要用这双手,去砸烂这不公平的世道,用这双手,去翻身做主人!”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夜校的煤油灯下,李立三边读边讲,工人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浑身越有劲。夜校的明灯,照亮了安源工人前进的道路。

猜你喜欢
李立三安源夜校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李安源作品
李立三活着被开三次追悼会
李立三活着被开三次追悼会
四川省盐源县:星光下的农民夜校
李立三: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夜校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