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鼎白茶的特点及发展

2022-12-16 22:09
福建茶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福鼎白茶茶叶

魏 晗

(福建奇古枝茶业有限公司,福建 福鼎 355200)

外国人爱喝咖啡而中国人爱喝茶,习惯使然让国人对于茶的消费一直很高,而白茶作为最古老也是最健康的茶类,是六大茶类中的精品,而福鼎作为白茶之乡,深受国内外用户喜爱,做好对福鼎白茶的特点与发展研究有利于提高品质与销量,更有利于整个茶品行业的发展。

1 福鼎白茶的特点

1.1 白茶的特点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采摘之后,是不通过杀青或者捻揉,直接用晒青、文火烘干而成,多为芽头,好似银针而得名,其中有名的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相比于其他茶类,白茶含有的自由基最低、黄酮量最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去湿避暑、下火清热毒、消炎症、降三高、抗氧化的功能,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民间有用白茶炖冰糖降火治病,用陈年白茶治疗小儿麻疹、退烧的习俗,因此白茶能够很好的保障人的健康,拥有长寿茶、旅行茶、女人茶等美誉[1]。

1.2 福鼎白茶特点

1.2.1 福鼎白茶本身特点。福鼎作为白茶的原产地,是“中国白茶之乡”,当地好山好水,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阳光充足与树木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给白茶的种植带来了优质的土壤环境,合适的温湿度,造就了“福鼎白茶”的独特品质。福鼎白茶外形完整,味道清香,口感鲜嫩,味道甘甜,优质的品质保障了福鼎白茶在整个行业中价值最高。唐代陆羽《茶经》就有关于福鼎生产白茶的记载,现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表明,白茶首创于福鼎,于1796 年,福鼎茶农用采自当地原生有性繁殖茶树群体种的单芽创制白毫银针,直至 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作银针。

福鼎市茶园规模在全国白茶产业占比最高,在地区具有很高的经济地位,本着“自然•健康•和谐”的理念,成为地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行业标杆性品牌,采茶卖茶都为当地百姓带来大量工作机会与经济效益,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2.2 福鼎白茶与其他地区的区别。

1.2.2.1 与政和白茶对比。福鼎白茶以华茶一号(福鼎大白茶)和二号(福鼎大毫)为主,政和白茶以大白茶为主,他们生产制作所采用的茶树品种不同、制作工艺也不同,福鼎通过日晒和室内加温制作,而政和通过室内阴干制成,晒后的茶更加饱满鲜香,阴干的更加细长。

1.2.2.2 与云南白茶对比。云南白茶以云南大叶种为主,阴干制成,叶面白叶背黑,毫毛密且细,更加平整,口感醇厚带有蜜香稍有毫香,福鼎白茶叶面更翘,清雅,更具毫香[2]。

2 福鼎白茶的发展

茶的品种和种植地区都很多,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福鼎白茶能成为行业的前列,在茶价上比其他地区的白茶更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福鼎白茶有着艰辛的发展史:

2.1 集中力量促发展

2006年以来,福鼎市充分运用自身的环境优势,集中力量促发展、整合资源全面推进福鼎白茶的绿色发展与品牌建立,政府出面,打造公共品牌,有效促进白茶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从农户到作坊再到公司,孵化出多个福鼎白茶创新企业,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点成功让白茶走出福鼎,让福鼎白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地方产业的发展提质增效。

2.2 认清形势找出路

随着行业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准入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执行力度,而国内企业往往重视效益轻视标准,对于行业标准不够了解,导致生产滞后于标准,给企业发展带来困境,外商抓住这一变化恶意打压茶叶收购价格,给福鼎白茶市场发展造成阻碍。

生产没能及时跟上也导致出口的货物超标,国外市场遭遇大量退单,茶货库存积压。对此内外夹击的困境,福鼎市委、市政府安排主要领导建立“茶业发展领导小组”,对茶商进行业务指导,科普市场现状与国内外行情标准,确定了产业改进方式,为福鼎白茶指引产业出路与发展方向。

2.3 创造品牌效应

在不断发展的茶产业中,福鼎市政府深知购买白茶的顾客只会记住品质、口感,不会关注产地,只有打造品牌才能将本地的白茶特点予以发扬,只有塑造好了福鼎白茶的品牌,才能真正让福鼎这个地区得到全面发扬,福鼎要发展经济就要利用好白茶,宣传自我、证明自我。同时,要避免被假冒,就一定要建立好品牌,严防其他地区以次充好,影响本地区白茶声誉。

早在明清时期,福鼎的白毫银针、白琳工夫、绿雪芽等茗品就是名扬东西方、畅销欧美的著名茶品。福鼎有品牌的历史积淀,却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了曾经的优势,为了重振这些名茶名品的当年雄风,福鼎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茶人茶商上下一条心,开源节流,调动所有能够运用的社会力量,培育自己的名牌名品。大力投入专项资金进行茶产业宣传和推介。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展销会和推介会,特别是通过开办每年一届的茶文化节,宣传和树立自己的名优品牌。几年下来,终于成功地推出了“福鼎白茶”。2007年6月,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的荣誉称号。此外,“福鼎白茶”还结缘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被选作为“奥运五环茶旗”的底色。国家质检总局对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经公示,并同意设立“全国茶叶标准化委员会福鼎白茶工作组”。受宁德市政府的委托,福鼎市于2007年6月承办了“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举办“福鼎白茶专家高峰论坛”,让专家联合研究,用专业化的视角解读福鼎白茶的生产质量,发展方向,有效助力发展,宣传福鼎白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让珍奇的“福鼎白茶”成为惠农飨天下的特优珍饮[3]。

2.4 建立品牌示范区

2018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全国福鼎白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9年12月被授予“中国白茶中心”称号。2020年,福鼎白茶以49.74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四位,并被授予“最具品牌发展力”的品牌,连续11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福鼎茶业类荣获中国驰名商标5件,占全市茶叶类的50%;

2.5 引领行业发展

福鼎白茶在多年的努力下大力发展,不仅成长了自身,也对整个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白茶专业交易中心,随着影响力的增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其他盛产茶叶的政府部门、茶产品企业、研究人员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福鼎白茶逐渐成为行业的标杆,对白茶的质量评判有了话语权,对行业的发展起到领航作用,反过来更加有助自身的发展进步[4]。

2.6 重视科技绿色创新

福鼎市领导深知科技创造的重要性,对于茶产业的种植生产也与科技紧密联系,对农户实地指导,将技术操作和生产标准予以指导,深知绿水青山才是茶叶品质的根本,白茶的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为了生产效益而放弃环境,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生产管理人员本着自然、绿色、健康与和谐的发展理念,严格管理和规范茶叶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有效确保最终的茶叶质量,逐渐形成了“重视科技,绿色健康”的发展战略。福鼎白茶也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市)”,被中宣部和国家商务部等11个部委评定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成功将一个产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促进。

3 福鼎白茶的发展方向

3.1 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环境的恶化,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也要紧跟发展方向,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手段上加强技术投入,推广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使用矿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建立“公司+农户+茶园”的生产模式,推动农户茶园基地化,由企业对生产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科学集约型茶叶生产企业,让茶叶生产更具规模更加规范,通过行业自律,企业监督使福鼎白茶更好的产业化发展。

3.2 加强品质管理

白茶产地众多,产品必须有高品质的保障才能在各类同质化产业中脱颖而出,因此为了保障福鼎白茶的品质,帮助其在行业中的保持领先地位。一是持续保障农资市场的强效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动态化全方位的监管,确保生产制造流程的安全标准。二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严格纳入管理平台高效化管理,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个人施行黑名单制度,有效确保福鼎白茶品牌的权威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三是加强农户管理,建立村规民约,要求签订承诺书确保生产过程合规守序,不使用危害性农药损害土壤环境破坏生态。要建立智能化的管理流程,通过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跟踪茶叶从生产到制造再到售出的全流程,做到生产有依据、流向可追查、产品能跟踪、质量有保障、信息易查询的全面管理。

3.3 继续政府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采取政策优惠、资金奖补、项目扶持的举措,推进“三个替代”方针,鼓励帮助农户自愿使用更加健康的肥料,更加安全的农药,在不减少生产收益的同时,确保环境不被破坏。扶持重点企业引进全天候温湿度自控一体化加工设备、自动化连续化不落地生产线等先进装备,大力发展精制茶及茶饮料、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全面提升福鼎白茶品质效益和附加值。利用国家产业扶贫政策,扶优扶强,使强者更强,让福鼎白茶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自觉提升自己,从而更加优秀。

3.4 保障技术支持

要根据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科学技术的研发,加强对茶农育茶技术的指导,推动由农业、茶业技术部门指导,对茶农、茶企进行茶叶质量安全和技术宣传培训,提高茶农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提高茶园科学管理水平。不让农户和企业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要切实做好行业领头,就要做好对整个行业的指引。福鼎白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茶企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为了行业更好的发展而提升质量,提高对自身品牌的发展要求。

3.5 保持生产标准

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推动茶叶质量全产业链管控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订行业标准,一方面督促自身符合标准,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行业标准的设立提升福鼎白茶的行业地位,遵循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提升茶园管理、种植、初制加工、精制加工的标准化水平。一是建立标准化基地。推广有机肥、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实现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二是实施加工设施设备标准化升级,有计划有目的逐步改造扩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生产,问题自检,环境自洁。三是推进福鼎白茶的独特标志,确保可识别唯一性,建设国际多边互认的茶叶检验检测实验室。

3.6 发掘产业链

茶本身只是一个卖点,要发展福鼎白茶,发展福鼎地区性的经济,不仅是走出去,更要迎回来,要深入发掘白茶产业链,形成更加丰富的盈利点,挖掘茶业现代功能,构建产业融合体系。一是使茶产品本身的概念更加丰富,结合各类活动、纪念日打造茶品丰富的包装与深刻的意义;二是发掘茶的各种使用方式,对各阶段的茶产品进行分类销售,深度分解获得更加全面的价值;三是以茶为基础建立观茶、采茶、制茶、品茶的全方位体验旅游活动,通过各类丰富的项目吸引爱茶之人前来品鉴,吸引游客感受福鼎的优美环境,打造福鼎的优质名片。

3.7 利用互联网打通销售

福鼎当地政府要重视互联网对白茶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目前国内的白茶产业链条基本由茶农、茶厂、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几个环节组成,茶农负责种植和采摘。茶厂收购茶青,进行生产和加工,批发商零售商为中间环节,负责运输、销售等,最终白茶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产业模式是较为传统的。新时期白茶产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能削减中间环节,节省开支,实现种植、采茶、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将茶厂、零售商等环节融合起来,扩大白茶企业规模,创建大品牌。

3.8 注重发展白茶文化

白茶具有稀缺性和独特性,一方面是其保健功能特殊性,当地政府和企业可以联手创建白茶文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白茶的特色保健功能,从而提高白茶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白茶的产量有限不仅受地域环境的影响,白茶本身的特质以及茶青的生产周期较短,都导致了白茶的稀缺性,其品质和作用都又很高,因此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福鼎市要充分建设白茶文化,通过文化给福鼎白茶建立一个深厚的涵义,积极发挥白茶的收藏价值,提高白茶附属经济效益。而白茶文化建设以及福鼎白茶品牌建立的过程中要切实抓好法律武器、建立严格的行政制度和行业规范等措施打击投机、恶意竞争、虚假宣传、哄抬价格等暴利手段,构建良好的福鼎白茶销售渠道,完善市场环境[5]。

4 结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业竞争逐渐加强,为了更好的帮助福鼎白茶持续发展,将这个名片打响、打好,要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品质管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技术支持、保持生产标准、发掘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打通销售、注重发展白茶文化……以实现福鼎白茶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福鼎白茶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绘本
江小波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绘本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香喷喷的茶叶
福鼎白茶王 白毫针刺芒
福鼎-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超标废水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