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设备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2022-12-17 01:01英刚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医药科室

英刚

(胶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青岛 266399)

医药工程项目实际管理过程中,其内容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为凸显,不利于整个项目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有必要掌握医药设备工程项目实际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深究其核心成因,选取可行性较高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保证其设备和项目管理成效达标,为医药行业稳健发展提供支持。

1 医药设备工程项目管理重要价值

针对医药行业而言,设备管理和项目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其自身管理水平直接关乎整个行业良好发展,设备作为医药行业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需对其加以重视。医药设备是医学活动实施的基础,科学引入医疗设备和合理化应用设备,促使其在多个活动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针对医药设备管理处于医疗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从2方面阐述:第一,宏观作用主要是医药设备管理从医疗设备管理目标、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凸显作用;第二,微观作用是医药设备购置与报废规划、设备成本效益等产生的作用。医疗疾控中心获取良好的发展,需积极做好创新和改革,疾控中心工作主要以项目类型呈现,项目类工作需多个部门和人员协同,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医疗产业良好发展提供支持,保证医药项目管理质量达标,是从本质层面确保人们生命安全可靠性的关键,医药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对生产行为进行约束,保证整个医药工程项目质量显著提升。

2 医药设备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医药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设备作为医药产业活动开展的有效保证,其管理是否具有精细化,各类设备应用水平是否提升,需对其加以重视,现下医药设备实际管理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干扰,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配置缺乏合理性。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疾控中心并未布设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无法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亦或制定相应的制度,与疾控中心实际状况不相吻合,产生问题实际责任无法实现可追溯化。人员配置过程中疾控中心未严格遵循岗位相互独立分离原则,设备管理中人员自身责任心薄弱,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无法严格落实各制度,产生账实、账账、账卡不相吻合。

(2)购置设备前未充分论证和依照程序报批。疾控中心购置各类设备之前未结合实际状况,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及并未将设备购置与自身业务做好精细化分析,过度重视短期效益,并未考量整个未来长期发展规划。选取财政资金购置设备,未依照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核,促使设备购置无法满足规范和要求。

(3)设备应用成本效益分析缺乏合理性。部分疾控中心未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做好成本核算,各科室内经济效益优劣与设备应用未实现联动,促使科室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未综合考量设备实际应用成效,无序化购置设备,难以充分使用各类设备。

(4)设备管理和维护不足。部分疾控中心仍存在重使用、轻管护,安排相应的维护人员权责并未合理划分,以及忽视状态和预先维护方法应用,人员操作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日常对设备养护有所忽视,引发各类故障易发生,显著增加维修成本,不利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5)设备处理程序不合规。设备处理具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部分疾控中心未依照规范和要求报批,私自进行处理,具体工作过程中,由于未制定完善的清查盘点计划,对设备存放、维护等监控力度不足。针对使用至正常年限设备,未严格依照相关报废流程实施。

2.2 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药工程包含范围较广,其主要是致力于人的防病、治病和健康等工程,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医药工程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应结合当下实际状况,分析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咨询缺乏完善性。医药工程项目咨询行业发展时间周期短,国家项目发展规划针对部分企业约束力度不足,部分企业并未遵循各项规划,影响产品生产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干扰;医药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医药工程项目咨询管理人员较少,尤其是咨询人员较为匮乏,无法为医药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导向,具体务实中存在不足,干扰医药工程高效化实施。

(2)造价管理问题。医药工程项目实际落实中,严控造价有助于降低成本支出,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造价管理为整个项目管理的重点。具体务实中造价管理易超限,影响造价管理有序实施,引发医药工程项目造价无法实现可控化关键因素是计划缺乏完善性,管理不足和突发状况应对措施不足,均干扰医药工程项目高效化实施。

(3)医药工程项目管理缺乏规范化、完善化。我国医药工程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缺少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经验,项目管理缺乏规范化、完善化是常见的缺陷,无法获取较佳的成效,以及整个项目无法顺利、有序完成。同时,面临多个同行的竞争风险,影响整个医疗工程项目竞争环境的构建,不利于整个医药工程项目稳健发展。

(4)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有待提升。医药体系较为庞大,医药工程仅为一个分支,对整个医药行业产生直接影响,当下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并未及时做好定期培训,无法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导致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各环节质量无法保证,对医药工程高效化推进产生干扰和影响。

3 医药设备工程项目管理改进措施和方法

3.1 医药设备管理措施

(1)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实现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医药设备管理需配置专业人员做好管理,并积极推行三级一卡制管理,全面负责医药设备购置、明细账登记、日常管理等工作,定期与财务部门做好审核,确保账账相符;财务部门应结合疾控中心设备配置专业会计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总账和细账登记工作,定期与实际应用科室做好核对,确保账实相吻合;应用部门作为设备实际应用科室,配置专业人员对本科室设备从初期申请购置环节至最终报废全过程进行管控,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卡片,不定期与财务科室做好精准性核对,确保账实、账卡相吻合,明晰岗位责任制度,有助于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实现其应用最大化,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设备管理作为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从设备请购、验收入库、领用等环节,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为各环节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2)强化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保证采购透明化。第一,可行性论证作为疾控中心设备购置的前提和基础,为最大限度避免无序化采购引发的损失,应对整个设备采购做好精准性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大型、专用设备的购置。可行性论证多从可行性、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分析各类设备购置是否合理、可靠,是否满足疾控中心当下及未来长足发展客观需求。第二,采购过程需透明化。疾控中心采购设备过程中,需始终遵循政府采购制度,除特殊设备采购外,建议选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采购方式。若购置设备选用招标方式,应邀请3家及以上供货商参与,保证设备质量的基础上,与供货商建立战略合作,进而降低采购成本支出。

(3)正确核算设备应用成本,分析使用效益。积极做好各类医药设备实际应用成本核算,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实施,将科室占用的设备处于规定的年限内以平均年限或工程量法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扣除财政补助、科研项目等均纳入科室医疗成本中,按照实际配比基本原则,核算自身科室真正效益,促使科室人员主动参与设备管理中。同时,对医药设备实际应用效益展开分析,建立设备效益分析档案,相关领导者充分掌握设备实际应用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促使科室加强设备管理,针对利用率较高、综合效益较佳的科室给予奖励;对应用效率低、综合效益不佳的科室,给予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制度进行处罚,通过建立实际应用效益,对现下设备进行动态化管控。

(4)做好设备检修管理。一方面,医药设备保养制度。按照设备实际状况,对其做好类别划分,价值较高的设备应配置专业人员做好管控,动态化记录其实际应用状况。设备管理人员需严格依照初期保养计划进行实施,及时做好各类设备清洁工作。医院设备管理总科室,应建议不定期开展设备管理状况检查工作,并将整个检查结果与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绩效、晋升等联动,确保设备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另一方面,设备维修制度。设备维修应开展专项人员分工制度,明晰其管理负责人、维修技师准入制度,持续性增强人员责任意识,重视设备预防、状态性维修,将设备维修材料做好预先分类,确保故障产生后可及时检修,促使设备运行可靠、安全。

(5)设备报废。设备报废为设备管理重要程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整机正常运行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如法律、成本等禁止使用、淘汰;②设备整机不能运行,但其中部分零件可进行使用,由于此类零件维修需支出较多费用,所以处于弃用和闲置等;③整机报废。设备部分老化陈旧,并无加大利用价值而被闲置。针对超过设备使用限制,但仍可进行使用的设备,应对其进行持续性检测和计量,避免就出现误差,造成安全隐患。针对通过计量检测无法正常使用的,需及时将医疗设备进行报废,并完整填写医疗设备报告,依照我国相关报废流程,完成其报废手续。

3.2 医药工程项目管理措施和方法

(1)建立医药工程项目咨询制度,优化项目建设质量。应正确认识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需积极发挥咨询工作处于项目管理和建设中作用,促进医药事业良好发展。需制定完善的咨询工作法律制度,进而约束各类企业行为,保证产品生产安全性及合理。为提高咨询工作水平,需积极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提供合适的制度支持,推动国内外医药工程项目咨询行业良好发展,为实现该目标,需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把控:第一,建立完善的咨询人员培训制度,针对专业从业人员做好培训,邀请专业咨询专家现场培训,进一步提高医药工程项目高质量管理和建设。第二,学习国外咨询机构优势,并将其融入我国现下项目管理中,为医药工程咨询机构注入活力。

(2)强化医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现下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作为核心内容,需积极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正确认识医药工程项目建设价值,完善造价指标和预算编制工作,正式编制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与项目设计建设人员做好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策略,以免产生各类问题影响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人员需处于项目建设中完善造价监管制度,针对工程进行中建设成本应用做好管理,以免出现造价超限现象,进一步做好工程管理,提高医药工程项目建设收益。

(3)推动医药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规范化至关重要,是该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需强化医药工程制度规范化建设,以实际状况制定可实施的医药工程项目规范,做好项目咨询策划和造价审计工作,实现医药工程项目发展目标,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和借鉴,不断优化和改善自身项目管理,获取较佳的管理成效,有助于实施医药工程项目。

(4)提高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养。人员专业素养与整个医药工程项目管理成效密切相关,应对管理人员素养高度重视,按照我国医药工程发展实际状况,积极培养素养较高、专业性较强的优秀人才,促进医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加强管理人员素养培训,选取合理的培训教育方式,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输,促使管理人员吸收各类先进管理知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融入此类管理方法,显著提升管理水平。

4 结语

医药工程在我国医药事业发展中十分关键,设备和项目管理始终作为重要内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中仍存在部分卡脖子问题,需积极结合实际状况,选取可行性较高的策略和方法,不断实现设备和项目精细化管理目标,助力医药工程稳健、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医药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