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

2022-12-17 09:21
中外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评卷高考制度考场

□ 石 耘

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即1977 年,我虽未能参加高考,但家兄参加了当年高考。他时时和我沟通交流,有时甚至是全家人一起商议他的学习情况,我还多次帮他抄写复习资料。我本人于1981 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当年就遇到了高考预选,结果名落孙山;次年再考才考上。所以,我对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情况均比较了解,现回忆如下。

高考制度的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0 年全国高等院校就开始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直到1966 年高等院校停止统一招生考试。时间指向1976 年,恢复高考制度在拨乱反正中被提上议事日程。

1977 年8 月4 日 至8 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8 月8 日,他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以战略家的眼光,大胆提出了在当时人们十分关心且在社会上十分敏感的高校招生问题。他直截了当地讲:“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大学生的制度,不再搞群众推荐。”这一划时代的重大决策,可谓是深得民心,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盎然生机。从此,中断了11 年的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正式恢复。

当年8 月13 日至9 月25 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的录取,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10 月12 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决定从当年起,改变“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招生不考试的做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

10 月21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帷幕,旋即中国各大新闻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10 月23 日,《河南日报》以“高考制度的改革,完全表达了我们的心愿”为题,报道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消息。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提供了通过考试公平竞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广大青年中重新出现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人们到处奔走相告这个特大喜讯,无论男女老少,何种职业,何时何地,家中是否有人参加高考,逢人见面第一句话便是:“今年又兴考大学了!”

当时我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师生们议论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无论是哪科老师在讲课时开场白都会提到这件大事,接着就会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就会有出息,就可以当干部、工程师、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画家和数学家,听了让人心潮澎湃。回到家里,父母识字不识字,也都会嘟囔几句:“娃子呀,现在又兴考大学了,好好学习吧!”各界群众也是在田间地头议论,家里议论,开会议论,走路议论,吃饭议论,甚至为此事争得面红耳赤,可以说人们的关心关注程度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由于还来不及组织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工作,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采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的形式来实施。当年,河南省的高考报名时间为11 月18 日至24 日,考试时间为12 月8 日至10 日。河南省的高考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理工类考试语文、政治、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合为一科)4 科;文史类考试语文、政治、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合为一科)4 科。每一科满分100 分,总分为400 分。

河南省统一命题,分地市阅卷。我们嵩县当时属于河南省洛阳地区(1986 年地市合并为洛阳市),考试由各县、市具体组织实施,评卷以地区为单位组织进行。洛阳地区评卷点设在洛阳地区师范学校,评卷人员从各县市高中优秀教师中抽调。各地区负责评卷、复查、登分、造册、上报工作,诸项工作按要求于1977 年年底前完成。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负责统一录取工作。全省当年最低控制分数线为:文科25 岁以上考生为276 分,其他考生(包括应届毕业生)为180 分;理科25 岁以上考生为256 分,其他考生(包括应届毕业生)为156 分。录取的新生于1978 年2 月前后入学(实际上只比1978 年新生入学时间早半年),新生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当时,报考条件是宽松的,于是万千年轻人沸腾起来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毕业生,纷纷踊跃报名。据当年参加报名考试的哥哥讲,仅我们一个公社参加报名的就达5000 多人,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个时候,公社高中为适应紧急需要,办起了高考突击辅导班。但辅导班招收的人数太有限,只招了两个班100 多人。因学校当时既缺师资又缺教室,更无教材,更多的考生则是自己在家自学复习。自学中最缺的还是复习资料,没有现成的学习资料,没有复习范围,只能是自己瞎摸索,瞎猜想。进不了公社高中办的辅导班,就向辅导班的学生们借复习资料,借来后就抓紧一切时间去手抄。就是这时,我帮哥哥抄过复习资料。那个时候商店代销点里的复写笔、复写纸供不应求,往往货没到就被订购完了,一时间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恰在此时,本家的一个姑姑因为家里有事从洛阳回来了,其丈夫陈健也跟着来了,这个姑父虽是“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但学习成绩还是很好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数学成绩非常好,大家知道后都来找他请教。因为都是乡亲,他也不好推脱,当起了大家的辅导老师。白天下地劳动,一到晚上大家就不约而同集中到他家里来,向他请教各种问题。他毫不保留地给大家予以解答,有时还会针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反正那时大家掌握的知识都比较少,讲什么都觉得很新鲜,所以都听得很认真,生怕漏掉任何一点儿。我当时读初一,学校没有晚自习,总觉得多学点儿知识没坏处,所以晚上老是跟着哥哥一起去凑热闹,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半个月左右。

记得有一次讲数学,姑父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要求是有3 个5和1 个1,无论用什么方法计算,得数必须是24。如果有谁能够算出来,估计数学考试没问题。结果没有一人能够答出来。正确的答案是:5×[5-(1÷5)]=5×4.8=24。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对参加当年的高考起到了很大帮助。

绝大部分社会考生复习功课、准备考试都是在生产、工作之余进行,是社员照样得下地劳动,是民办教师照样得给学生上课,大队、生产队干部照样得带领群众搞生产,所以他们白天没有时间复习功课,就只好放在晚上挑灯夜战。个别人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一时间煤油、蜡烛告急,商店脱销,供不应求。为不耽误学习,有人就到没有考生的家里去借煤油、蜡烛用,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一直到考试的前一天,大队、生产队和学校才允许报名的考生离开生产工作岗位,去做考前准备。

我们嵩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有关指示要求,为了安排好招生考试工作,实行相对集中考试:集中监考、集中管理,分别把2 至3 个甚至4 个公社的考生集中在一个公社高中学校进行。住得远的考生还得提前赶到考点,考生们三五成群陆续赶往考点,还要找个旅馆住下,旅馆爆满住不下,就要投亲靠友借宿。

到了考试当天,众多学子来到考场鱼贯而入。第一场考试人数最多,第二场后逐渐减少,因为一些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考生,进到考场后看到卷子往往是目瞪口呆,在考场里一直干坐着也没有意思,就会主动退出。

第一年高考考生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大家都不了解情况,加之报名门槛极低,许多人就抱着侥幸心理想去见识见识、碰碰运气。再者,当时农村生产还处在学大寨运动之中,一天到晚干个不停,一些年轻人心想,报名考试虽不给复习时间,但正式考试时总还要给几天假,即使考不上也可以适当休息几天,所以就不顾实际一股脑儿都去报名了。没想到等进了考场,就一下子砸了锅。但他们觉得,也还有一点儿庆幸和自豪,这一辈子总算是进过高考考场,没有什么可遗憾了!

当年全国有1160 多万青年人报名参加高考,其中570 多万人走进了考场,而仅招收27.3 万人上大专院校,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尽管如此,从此却揭开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新篇章,年轻人开始崇尚科学,埋头读书,发奋学习,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说明了学习知识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预选

刚刚恢复高考制度之初,人们想上大学的愿望都比较迫切,为了满足群众的普遍愿望,对报考者基本没什么条件限制,所以报考人数特别多。1977 年至1980 年这4 年,凡是符合条件的考生均能参加高考,但随着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居高不下,从报名、试卷印刷、分发、运输、评卷、统分上报,因全为手工劳动,工作量巨大且不易甄别人才。从1978 年开始,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评卷。的确,每年报考人数过多,也给考试的组织实施和公平性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况且当时的录取比例又非常低,就1981 年和1982 年我两次参加高考时而言,全国大中专新生录取人数为27 万人(1982 年实际招生人数稍有突破,最终录取近30 万人),参加人数与录取人数形成巨大反差。

为了减少高考和高招工作量,1980 年经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讨论和国务院批准,规定在考生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全国统考前结合本辖区高中毕业考试或采取其他办法进行预选,按计划招生数的3 至5 倍,选出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统考。但考虑各地情况不同,是否进行预选及预选办法由各地自己确定。当年全国确定先在四川、湖南、湖北和山西等省进行预选试点。到1981 年全国有13 个省、自治区在全国统考前进行了高考预选。高考预选成了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1981 年,高考预选被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教育部《关于1981 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行高考预选的理由是考生多、录取少、竞争激烈、统考工作量大、考试评卷工作难以做细,考场舞弊、抬分的现象不断发生,影响高考成绩的准确性和高招录取的公平性,且现行的录取办法给高等学校的选择余地小,影响德智体全面考核和择优录取原则的贯彻,加上一次统考决定取舍,没有同中学的全面考核相结合,影响选拔学生的质量。

河南省人口多、考生多,且高等院校少,是全国推行高考预选制度的13 个省、自治区之一。河南省高考预选从1981 年开始,一般均会在高考时间的前一个多月,在5 月中旬左右进行。我在当年与次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有预选,有幸的是这两年都顺利通过了预选,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但我们同学中有不少平常学习不错的都被高考预选提前淘汰出局了,没能摸一下高考大门就提前结束了高考历程,令人遗憾终生。我有个表弟,他是1984 年参加文科高考,参加预选后他所在的嵩县第三中学,文科只有他一个人入选,未入选的学生都回家了,老师没法给他一个人上课。无奈之下,校长只好介绍他到一中来学习。结果还不错,他当年考上了个大专学校,也算是幸运儿。他们学校当年两个文科班80多名学生,通过预选和正式高考仅他一人上榜,足见当时高考竞争之激烈。

自1981 年至1986 年这6 年,加上此前先进行试点的1980 年,高考预选制度先后实行了7 年(极个别省份实行至1989 年前后),直到1987 年,随着“文革”十年积累考生的逐步消化和高招录取人数的增加,高考预选制度宣告终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况,最初的高考制度尽管还不尽如人意,令诸多考生在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中留下了遗憾,但它的确为无数人改变命运提供了最公平的机会,并且这一制度的推行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这可谓是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猜你喜欢
评卷高考制度考场
北京高考语文卷已现满分作文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大规模考试网上评卷中趋中评分的成因探析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高考制度改革: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