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2022-12-17 13:58冯祝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1期
关键词:苯磺酸肾功能肾病

冯祝杏

(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 德宏678400)

0 引言

糖尿病为当今临床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近年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改变,常见于体质量超标人群。现阶段临床学者就糖尿病发病机制尚存在一定争议,主要认为疾病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具有密切关联,长期处于高血糖状况,易导致肾脏、视网膜、循环系统障碍,诱发糖尿病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截肢、死亡的主要因素。糖尿肾病为临床常见且危重并发症,初始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不可逆性肾功能损伤,开展早期治疗尤为重要[1]。糖尿病肾病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近年药学研发深入,可于糖尿病肾病应用药物不断增加,因药物治疗周期长,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频繁,为近年糖尿病肾病治疗探讨热点课题。羟苯磺酸钙近年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反馈,有效改善微血管循环,改善肾血流量,预防肾小球血栓,改善蛋白尿,为近年糖尿病肾病常用治疗药物;但于临床疗效评估显示[2],羟苯磺酸钙疗效存在剂量依赖性,相关机制尚未明确;为有效预防单一应用羟苯磺酸钙的弊端,本研究特采用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联合用药方案,分析联合用药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 0 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参考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区间61-80岁,均龄(68.43±2.66)岁,糖尿病病程5-26年,均值(12.07±0.89)年,体质量49-84kg,均值(61.47±1.43)年;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区间61-79岁,均龄(68.37±2.71)岁,糖尿病病程5-25年,均值(12.11±0.92)年,体质量46-85kg,均值(61.52±1.37)年;上述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病历资料存在同质性(P>0.05),具有后文比对价值。

纳入标准:(1)60例观察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疗标准(2020版)》疾病评估标准,经核素肾动脉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排泄率、尿糖定性等综合手段确诊;(2)患者糖尿病病史5年及以上,年龄均为60周岁以上老年患者;(3)患者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签署书面研究知情书,可独立配合研究及问卷评估;(4)研究经德宏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求委员会成员统一批准后开展。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患者;(2)伴有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指标评估,>133μmol/L;(3)治疗依从性及研究配合度低的患者;(4)合并其他器质性功能病变的患者;(5)治疗期间因严重不良反应或不可抗因素中途脱落人员。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予以调血脂、降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均衡等对症治疗,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2型糖尿病饮食方案,以低糖、低钠盐、低蛋白饮食为主。采用综合降糖方案,包括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及降糖药物,控制餐后2h血糖水平在8mmol/L内,空腹血糖水平在6mmol/L内。

参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取0.5g羟苯磺酸钙胶囊(生产厂家: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48)口服,3次/日。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生产企业: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3072)治疗,羟苯磺酸钙使用剂量同上,10μg前列地尔注射液,混合100ml(0.9%)NaCl溶液行静脉滴注,1次/d;所选患者均成功治疗8周[3]。

1.3 评价标准

(1)肾功能评估,治疗前后评估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h尿蛋白定量(24hurine protein,24hUP)等指标。

(2)血清生化指标评估,主要指标包括胱抑素C(cystatinC,Cys-C)、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

(3)药物安全性评估,观察用药8周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使用软件SPSS24.0,肾功能指标、血清学检验等计量资料用s)格式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药物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用(%)格式表达,卡方假设校验,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评估

治疗前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24hUP指标存在同质性,治疗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24hUP指标降低,试验组Scr、BUN、24hUP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评估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评估

组别n时间Scr(μmol/L)BUN(mmol/L)24hUP(mg)参考组30治疗前116.25±12.069.19±1.57 2.41±1.21治疗后106.35±10.57 8.22±1.461.97±1.05 t 3.3812.4781.504 P 0.0010.0160.138试验组30治疗前116.31±12.119.20±1.602.39±1.19治疗后95.91±10.256.54±1.331.32±1.01 t 7.0437.0033.755 P 0.0000.0000.000

2.2 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APN水平统计

治疗前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APN水平存在同质性,治疗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水平降低,APN水平升高,试验组患者Cys-C水平低于参考组,APN水平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APN水平统计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APN水平统计

组别n时间Cys-C(mg/L)APN(μg/ml)参考组30治疗前2.41±1.226.51±1.61治疗后1.80±1.038.19±1.79 t 2.0933.822 P 0.0410.000试验组30治疗前2.39±1.256.49±1.62治疗后1.22±1.0111.15±1.93 t 3.98810.129 P 0.0000.000

2.3 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统计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参考组全身乏力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试验组全身乏力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常见合并症,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4],糖尿病患者约20%-40%患者继发糖尿病肾病,临床具有患病率高、慢性进展、根治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异性表现;受患者认知水平影响,对糖尿病肾病知识了解存在误区,导致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难度大,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单纯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不具有参考价值。糖尿病肾病临床检出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若延误治疗时机,终末期肾病患者近五年内死亡率高,生存率仅为20%左右,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

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原则为主,初始以药物治疗为主,避免不可逆性功能损伤;考虑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长,老年人机能减退,药物选取存在诸多禁忌,对药物安全性要求较高,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加强安全用药监测尤为重要[5]。本研究笔者基于当前药学研究现状,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选择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两种药物开展医学观察,旨在分析药物联合应用价值。

前列地尔临床别称为前列腺素E1,主要药理机制通过改善血管平滑肌,刺激平滑肌内细胞释放环磷酸腺苷,降低外周阻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心、肺、肾等疾病应用中,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网络药理分析显示[6],前列地尔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在扩张血管的基础上,改善局部血液灌注,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纠正器官、细胞缺氧缺血情况。

羟苯磺酸钙作为微血管保护剂,可通过调节微血管通透性,提高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蛋白激酶C的合成,避免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控制尿蛋白水平的作用。既往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于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选用羟苯磺酸钙口服,旨在降低24h尿蛋白水平,避免继发性肾功能损伤,加强血管保护,稳定局部血流动力;经临床研究应用显示,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单一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性,主要因药物疗效存在剂量依赖性,若要获得理想病情控制效果,需长期应用[7];而羟苯磺酸钙长期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学者关注热点,药物长期应用毒副反应较大,尤其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等肾功能不全患者,单一应用价值受限。

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联合用药,药理机制方面不存在交叉耐药情况,可联合应用,同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促进微血管扩张,缩短药物起效周期,互为增益,可于短期内改善尿蛋白水平[8]。临床研究报道显示,糖尿病肾病发生及进展与炎症因素具有密切相关,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会加速肾功能损伤,导致尿蛋白水平升高;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在控制肾脏无菌性炎症中具有显著疗效,已经临床证实。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可知,治疗前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APN水平存在同质性,治疗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水平降低,APN水平升高,试验组患者Cys-C水平低于参考组,APN水平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益于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药物联合应用,在扩张血管的前提下,增加血管保护作用,促进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的代谢,避免废物蓄积,进而改善肾小球滤过作用。经两组患者肾功能评估可知,治疗前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24hUP指标存在同质性,治疗后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24hUP指标降低,试验组Scr、BUN、24hUP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可知,糖尿病肾病发生后,因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通过补给前列地尔注射液,药物中有效成分脂微球具有高效亲和力,于血管损伤部位聚集,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内环磷酸腺苷,改善微循环;并借助血管保护作用,避免高血糖水平导致的内皮组织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但受本研究观察时间限制,前列地尔药物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经药物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参考组全身乏力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试验组全身乏力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未增加药物副反应,主要因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均有利于肾脏微循环,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药物生物利用率提高,可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考虑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多变,在药物治疗期间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开展早期治疗对策。

综上,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安全系数高,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促进肾功能恢复,联合治疗兼具高效、安全等双重优势。

猜你喜欢
苯磺酸肾功能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苯磺酸钕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