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22-12-17 13:58沈婕苏媛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1期
关键词:直腿熏蒸腰椎间盘

沈婕,苏媛媛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宿迁 2238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之一,主要由于外力因素或长期姿势不良等诱发,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疼痛及麻木不适等不良反应[1]。根据现阶段对疾病的研究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实施手术与保守治疗两大方案,其中前者以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为主,虽然可缓解患者症状,但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疼、下肢麻木等症状,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保守治疗在中医外治疗法中包括中药熏蒸技术、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腰椎牵引、艾灸、拔火罐、刮痧、中药热奄包技术等,临床给予患者辨证论治加之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等方法,再配合康复锻炼可进一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其中,中药熏蒸技术及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均属于临床常用的保守治疗手段。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选取近年来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中药熏蒸技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获得了患者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样本总量为80例;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分组依据为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样本的一般资料实施统计,其中在男女比例方面,对照组为27:13,观察组为28:12;在年龄方面,对照组范围在22-60岁,平均年龄(38.20±9.838)岁,而观察组则分别为20-63岁、(37.88±11.323)岁。利用SPSS19.0软件实施组间的统计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应用20%甘露醇100ml局部脱水治疗,每日一次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ml+注射用烟酸50mg改善血液微循环,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周为一个疗程。

1.2.1.1 对照组

常规治疗+中药熏蒸技术治疗,其具体组方:地鳖虫10g、赤芍10g、桂枝10g、牛膝10g、透骨草10g、续断10g,独活15g、威灵仙15g、木瓜15g、鸡血藤15g,伸筋草20g、路路通20g、海桐皮20g、红花20g。将上述中药准备成水煎剂,再将药液放至翔宇熏蒸机内,待药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喷头喷出雾状蒸汽后,将熏蒸机推至患者床旁,根据患者熏蒸部位安排患者采取相应体位,暴露熏蒸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熏蒸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若患者感到不适需立即停止。此项操作遵医嘱予患者每日2次,每次30min,每14d为1个疗程,中药熏蒸的温度应控制在38-45℃。在实施中药熏蒸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烫伤。

1.2.1.2 观察组

对照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器则选择“桂林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WND-ZZ-2TD型”。实施干预前应向患者讲解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方法与作用,获得患者的配合,并询问患者腰部疼痛阳性部位。接通电源,清洁皮肤,将透药贴贴敷于患者疼痛点,用随机器携带的绑带将透药贴绑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相应热度及强度的参数,最终以患者耐受为宜,治疗时以患者感受到肌肉轻微抖动与轻微刺麻感为宜[3]。每次治疗时间为25min,每日1次,每14d为1个疗程。

1.2.2 护理

1.2.2.1 康复锻炼

(1)患者取仰卧位,臀部离床,腹部呈拱桥状突起,稍倾放下,坚持10s后放下,重复进行,20次为1组,3组/d。(2)患者取俯卧位,头与四肢后伸呈“飞燕状”,此动作维持10s后放松,重复动作,20次/组,3组/d,动作强度以患者第2d腰部无不适疲劳感及疼痛感为宜。(3)患者行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初次锻炼直腿抬高30°,然后逐渐增大角度,20min/次,3次/d。(4)指导患者行踝关节背伸与屈伸动作,每个动作坚持10s,20次/组,3组/d。除此之外,本科在传统的健康宣教基础上将上述锻炼方式录制成短视频,以便于患者反复观看,提高其掌握程度,降低疾病的复发率[4],进而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1.2.2.2 饮食护理

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饮食宜进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忌食凉性食物,可饮汤水。药膳可选当归生姜羊肉汤、乌头粥等。

1.2.2.3 用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下,除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消肿的药物之外还应配合消炎镇痛的药物[5]。用药前护士应向患者讲解正确用药的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和用药后副作用,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1.2.2.4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复发率高,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等提高重视程度,多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认真、耐心地倾听患者内心想法,分析其负性情绪发生原因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配合度;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日常护理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从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提升其护理配合度。有相关的研究指出,由于每位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或者进行宣教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6]。

1.3 疗效观察

1.3.1 观察指标

(1)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法,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疼痛越剧烈。

(2)直腿抬高角度,依据角度大小划分严重程度,轻、中、重分别为>60°、30°-60°、<30°。

1.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7]实施评估,分为有效、好转、无效[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及直腿抬高角度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分值明显下降,直腿抬高角度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变化比较

观察指标 观察组(n=40) 对照组(n=40)tP VAS 评分(分)1.98±0.8003.83±0.9319.5330.000直腿抬高(°)45.23±9.67562.30±9.571-7.935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在中医学理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隶属于“腰痛病”、“痹证”范畴[9],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机体或外伤、长期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腰部损伤[10,11],故而基本治法大多为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12]。

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根据证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制作为中药汤剂,并将药液以熏蒸方式作用于患处,即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快速起到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开窍透骨的功效,这种内病外治的疗法便是中药熏蒸疗法[13-15]。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集药疗、电疗、热疗、磁疗、针疗为一体,选取相关穴位进行定向透药,引导药物渗透,在电磁场作用下将药物活性离子通过皮肤导入经络,同时借助人体微循环的协调推助作用,将药物成分中有效的活性离子吸收至病灶区,同时穴位进行电脉冲刺激,起到理气止痛作用。主要药物为伸筋草、透骨草、大钻、牛膝、战骨。伸筋草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作用;透骨草具有筋骨挛缩、活血止痛、杀菌消炎效果;大钻具有行气止痛、散瘀通络作用;牛膝具有活血化瘀利关节补肝肾效果;战骨具有消炎杀菌效果,用于腰椎病痛,有效缓解腰腿疼痛。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利用药力作用与物理刺激,放松腰背肌群,增加椎间隙,减少椎间突出物的压迫,利于改善机体气血运行障碍,加速致炎、致痛物质的代谢,减轻神经根水肿症状及疼痛程度[16-18]。再加上中药熏蒸技术,相辅相成[19,20]。本研究中,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患者其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5.00%(34/40),明显前者更高(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分值明显下降[(1.98±0.800)vs(3.83±0.931)],直腿抬高角度明显改善[(45.23±9.675)vs(62.30±9.571)],经过SPSS19.0软件实施检验后发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与单一进行中药熏蒸治疗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比,实施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疗效更好,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直腿熏蒸腰椎间盘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直腿神器”在收“智商税”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熏艾草
推荐一套测试运动能力的方法关于功能性运动的测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