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围术期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17 13:58房凌霄刘雯雯甄英杨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1期
关键词:瘢痕手术护理

房凌霄,刘雯雯,甄英,杨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1)

0 引言

烧伤瘢痕形成的过程亦是皮肤创面愈合炎症性的过程,在患者整个瘢痕愈合期间,其神经、血管会发生结构交错纵横病理组织,为此对美观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烧伤瘢痕形成主要通过整形手术修复来恢复受损功能、外貌[1]。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发生Ⅱ度或者Ⅲ度烧伤后,创面通过相应治疗会逐渐愈合,但在愈合1-3个月会逐步形成瘢痕,瘢痕的发生不仅是影响患者的外貌,亦影响其自信,同时瘢痕增生会引发痉挛,轻者造成功能障碍,重者畸形,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威胁[2]。后期可通过瘢痕整形术来预防烧伤后形成的瘢痕,让患者尽快恢复容颜,并改善功能障碍[3]。但对于行瘢痕整形术患者而言,手术疗效不仅与医生治疗技术有关,亦与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治疗有关,在围术期开展针对性优质护理,既能保障手术疗效,亦能改善其预后[4]。基于此,本次特在烧伤行瘢痕整形术围术期开展针对性优质护理,深入分析其应用后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涉及数据

1.2 符合指标

(1)两组烧伤患者均在本院行瘢痕整形术;(2)烧伤深度在Ⅱ度至Ⅲ度区间;(3)在创面愈合期内(1-3个月);(4)体表面积1%<瘢痕面积;(5)初次接受瘢痕护理干预;(6)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7)两组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剔除指标

(1)烧伤部位已经存在功能障碍、严重痉挛并发症;(2)无合并基础疾病;(3)烧伤部位未愈合;(4)精神疾病;(5)感染性疾病;(6)血液系统疾病;(7)严重心肺疾病;(8)不配合者或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围术期针对性优质护理应用于应用组,具体方法如下:

1.4.1 术前

(1)建立沟通桥梁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用耐心的态度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以及生理机能等,并做出评估。沟通过程中多倾听、多鼓励,了解患者真正担心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恢复,以此来尽快得到患者的信任,为后续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心理护理

术前烧伤患者难免会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瘢痕组织会给外观造成影响,因治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说出心里的想法,耐心倾听,并告知修复手术的优势,可以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同时告诉患者放松思想负担和平稳情绪的重要性,促使患者接受现实,接受治疗。

(3)瘢痕知识宣教

烧伤患者的瘢痕不仅影响术后功能康复、亦影响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为此护理人员要为其宣教烧伤瘢痕、瘢痕修复术相关知识,如:手术方案、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功能锻炼等,使其提升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其错误认识,增加治疗信心。

为了提高基母材之间的焊接强度,通常会采用在其间增加过渡涂层的方法来增加强度,因此针对银铜焊料,选用电镀铜和银来进行基母材的表面处理,镀层厚度10 μm,再制作焊接试样进行试验。不同胎体配方的基母材电镀铜和银的焊接强度汇总表见表9、表10。

(4)术前准备

做好皮肤干预措施,应将手术区域的毛发全部剃除,禁止使用脱毛剂,预防皮肤破损后引发过敏或再感染;如患者烧伤位置在颌面部,因影响进食功能,为此患者进食后口腔会遗留大量食物残渣,为此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食后及时漱口,同时加强其口腔自我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术前瘢痕部位应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温度控制在37-42℃,使其软化后,清除污垢以及改善疤痕部位血液循环[5];对于面部烧伤患者并存在眼睑外翻的情况,应指导其每天定时采用滴眼液清洗,次数:4-5次/d,同时眼结膜以及眼角膜采用金霉素涂抹;对瘢痕位置在肛门、会阴部位,应指导其温水坐浴;术前5d饮食结构应以低纤维、清淡为主,术前2d饮食应以流食为主;术前3d口服肠道抗菌药物,以此来预防肠道感染;术前1d应用生理盐水行灌肠处理以清洁肠道;手术前一晚,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术前应保障进食超过6h。

1.4.2 术中

手术前,应提前将手术室内温度、湿度调整至适宜范围内,为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应在长期受压部分放置软垫,同时与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1.4.3 术后

(1)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由于患者在术后的活动受到限制,会出现焦虑的表现,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并及时疏导。同时为患者家属讲解术后护理重点,如:护理动作要缓慢,对手术区域的清洁,预防患者有较大的动作和表情。为患者家属讲解医生开具药物的种类、剂量、应用方法等。一旦在手术区域发生异常,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让患者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喜好,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清淡、禁刺激),并制定康复计划;对四肢部位瘢痕整形手术者,应做好固定处理,并抬高患肢,加强对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干燥)。为了预防血栓,应指导患者增强肢体功能锻炼;对颈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应实时监测其呼吸频率,并观察皮肤渗血、渗液情况,一旦发生呼吸异常,应及时上报;加强所有瘢痕整形患者的取皮部位、植皮部位清洁工作,定期更换敷料,整个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实施,保持敷料干燥;当患者的体位是坐卧位、站立位时,将患肢悬吊在胸前位置。卧位时轴位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防止肢体过高而影响血液供应、皮片成活。严格控制室温在20-25℃,预防室内过于寒冷,引起刺激引发血管痉挛;在为创口包扎时应松紧适中,预防过紧引起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等;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变化情况,为保障瘢痕整形术后发生交叉感染,应做好感染症状的患者隔离工作,不仅要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同时保障室内安静,禁止吸烟、禁止探视;如患者行植皮手术,术后24-72h是监测是否发生血管危象的重要时间段,一旦植皮部位出现水肿、水泡、暗紫色,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术后7-14d应指导利用康复仪器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指导锻炼的强度,动作应缓慢,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自身耐受疼痛为标准,锻炼量要适中,预防身体不适发生。

(2)出院指导

待患者要出院后,应为家属宣教康复知识、良好心态、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同时应指导患者预防瘢痕增生药物的应用方法、时间等。术后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有利于术后恢复。相互留下联系方式,告知下次回院复查时间,一旦出现增生症状,应及时回院复查。

1.5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该量表共涉及5个指标,其一为自理能力,其二为活动能力,其三为心理情绪,其四为社会评分,其五为综合评分,每个指标分值在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6]。

(2)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服务及时性方面、外观改变方面、护理技能方面、病房环境方面共计四项,每项最高分为25分,总分是四个指标之和。非常满意分值≥90分,满意分值80-89分,不满意分值≤7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3)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电解质失调、关节痉挛、伤口感染、压疮等。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以(%)体现,行χ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现,行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互比差异微小(P>0.05),但护理后应用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分

生活质量量表指标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58) 应用组(n=58) 常规组(n=58) 应用组(n=58)自理能力3.00±0.652.96±0.646.64±1.229.22±0.36 t 0.33415.447 P>0.05<0.05活动能力3.01±0.583.05±0.656.22±1.128.34±1.57 t 0.3508.372 P>0.05<0.05心理情绪2.53±0.452.55±0.437.02±0.569.01±0.95 t 0.24513.743 P>0.05<0.05社会评分3.11±0.783.10±0.77 6.64±0.77 8.96±0.65 t 0.06917.534 P>0.05<0.05综合评分3.06±0.673.07±0.665.69±0.57 8.99±0.86 t 0.08124.359 P>0.05<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数据比较

应用组总满意度数据(94.83%)远远高于常规组(77.58%)(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数据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应用组并发症发生数据远远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烧伤患者需要经过3周左右的时间来修复其创面基底组织,自增生到成熟整个时期需要4-24个月,但患者形成瘢痕组织时,会存在特异性表现即瘙痒,发生与瘢痕内部P物质、组胺等释放递质有关,不仅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外观美感受到影响,进而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7]。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为术后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8]。术前,为患者宣教相关知识、疏解其不良心理,不仅能够建立信任关系,亦能让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术中根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风险,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亦能提升手术疗效、美观度。同时对术区皮肤进行干预性护理,可预防感染、皮瓣坏死;术后通过指导其功能锻炼,不仅能够预防肌肉萎缩,且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整形修复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围术期护理配合,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护理工作中不能缺少任何一项护理要点,每一项护理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护理工作中应以“烧伤患者为中心”,整个护理内容都应满足整形修复手术需求,为患者着想,尽最大努力提升手术成功的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满意,让家属认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才是整个护理要点的目标[9]。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应用组在生活质量变化方面、满意度数据方面、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可见应用组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之,为烧伤后瘢痕整形修复术围术期患者实施优质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亦能提升手术疗效、提升美观度,患者认可度高,故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瘢痕手术护理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手术之后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最佳引产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