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分析

2022-12-17 13:58李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1期
关键词:审方调配药师

李清

(青海省人民医院药学部,青海 西宁 810006)

0 引言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为医疗机构重要组成科室,主要承接静脉用药调配及发放,是决定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近年随着临床药学快速研发,可于临床静脉给药类别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工作开展难度,极易出现混合调配误差,直接影响用药安全性,是导致科室投诉发生的主要因素[1]。近年临床就诊人次增多,静脉药物治疗需求增多,静配中心工作强度增大,因药物配置不合理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医疗形象。静配中心药物不合理应用因素较多,主要与处方质量、调配环节相关,因药物调配强度较大,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较重,易导致工作疏忽,与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具有密切关联。随着近年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临床针对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为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健全调配中心管理制度,引入审方药师角色,加强药师监管,明确药物处方开具合理性,有效避免配伍禁忌、无用大处方、调配差错等情况的发生,推动临床药学的可持续发展[2]。现研究笔者特针对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临床管理内容及对合理用药影响意义进行探究,开展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青海省人民医院静配中心为试点,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静脉用药患者50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分组,早期组2 5 0 例,男1 2 5 例,女1 2 5 例,年龄19-66(39.62±1.47)岁;后期组250例,男129例,女121例,年龄20-71(39.57±1.51)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数据比对;静配中心在职时间2年以上工作人员11名,均为女性,年龄27-52(36.33±2.04)岁。

1.2 方法

早期组采用传统用药管理,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依据处方医师开具处方进行药物调配及发放。

后期组引入审方药师管理;(1)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针对静配中心既往静脉药物调配工作效率进行分析,加强在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评估,了解用药不合理情况,明确不合理用药问题,通过开展座谈会、头脑风暴、品管圈等方式,要求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了解静配中心药物合理应用现状及临床管理弊端。(2)提高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审方药师借助自身专业药学知识,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明确临床常见药物及药物不合理情况,加强药物适应症、药物禁忌症、无用大处方等相关内容的掌握,针对临床最新药物调配规章制度,对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内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了解调配中心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及发生因素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潜能,针对临床常用药物调配注意事项、常见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讲解,加强调配中心工作人员药学知识掌握能力。通过组织座谈会、品管圈等方式,了解最新药品调配技巧,规范药品调配流程,严格按照科室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药品配制,审方药师在静配中心充分发挥监管机制,为临床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3)加强处方审核:严格落实药品调配前的处方审核流程,药物调配时需严格遵循用药方剂,详细核对药物质量、类别等,不得擅自替换及更改药物,工作人员于静脉用药调配时,若发现用药错误或严格不合理等情况,有权利拒绝进行调配,并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了解用药处方开具状况,以便及时进行整改;若工作人员无法准确评估处方开具的合理性,可邀请药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用药不合理等情况,可由药师提出合理意见后,联系处方医师,双方签证后进行调整,确保临床用药开展安全性。临床药师定期采用随机筛查等方式,针对药物配伍、药物调配、处方合理性进行评估,加强药品质量监测,明确药品质量与患者治疗有效性相挂钩,借助自身专业药学知识,对其药物质量、药物成品性状进行质量评审。(4)完善互联网信息共享系统,邀请静配中心管理人员及工程师共同针对静配中心工作流程药品调配所需,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共享技术,通过采用电子处方等方式,有效简化处方接收、调配、配送流程;静配中心在接收电子处方后,可借助网络信息共享系统上预先设置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临床常见禁忌等内容,针对药品配伍情况进行审核,及时发现药物应用不合理等情况,药师可借助管理软件自带的拦截系统,拦截处方后,直接与处方医师相联系,为药师与处方医师沟通提供更多途径,便于沟通药品应用情况,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开展针对性管理对策[4]。电子处方的应用可通过信息共享,及时进行后台储存,有效避免医务人员工作疏忽导致的处方丢失,避免医疗纠纷发生,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在接收处方后,需严格按照其处方剂量进行调配,避免处方医师手写剂量不清楚等情况发生,有效控制药物剂量。(5)以药师为主导开展药学服务,静脉药物使用过程较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除医务人员因素外,与患者主观因素具有高度关联性,于药物发放时,需详细核对患者信息与药物信息,避免药物应用差错,以处方药师为主体开展药学服务,针对药物使用方式、使用时间、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讲解,针对患者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借助自身专业知识,给予患者科学引导,有效避免因患者因素导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同时,针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风险因素开展预见性管理,指导患者于用药期间自查有无不良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联系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管理对策[5]。(6)医院组建质量监管小组,针对静配中心药物调配质量进行监管,需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处方进行药物调配,是否选择所列举的静脉用药进行混合调配,针对药物血药浓度、溶媒选取、调配流程进行观察,重点关注药物配制的稳定性、相容性、合理性,及时发现用药不合理情况,工作人员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后共同商讨,确保药物调配的合理性及有效性[6];于科室内开展奖罚对策,针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于科室内形成良性竞争,针对工作马虎、调配差错人员进行岗位内批评教育,可通过加强院内或院外培训等方式,以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为静脉配置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加强人力资源调配,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有效避免静脉调配差错情况再发生[7]。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静脉用药患者超适应症、配伍禁忌、溶剂选取不当、混合调配差错、剂量差错等情况的发生率。

观察11名静配中心工作人员每小时静脉调配时效性;采用自拟工作满意评分量表,对11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主要包括工作强度、药品调配流程等,问卷的Cronbach’α为0.79,可信度高。

观察两组静脉用药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静配中心科室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用[n(%)]表达,行卡方假设校验,计量资料用s)表达,行t样本假设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用药差错情况比较

后期组超适应症、配伍禁忌、溶剂选取不当、混合调配差错、剂量差错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用药差错情况比较[n(%)]

2.2 两组静配中心工作时效性及满意度比较

经11名静配中心工作人员问卷调查显示,后期组工作人员时效性、工作满意度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静配中心工作时效性及满意度比较s]

表2 两组静配中心工作时效性及满意度比较s]

组别n时效性(/h)工作满意度(分)早期组1135.05±6.5172.62±9.34后期组1151.11±7.8389.47±10.24 χ25.2314.032 P 0.0000.001

2.3 两组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及科室投诉发生率比较

后期组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率为0.40%,无科室投诉病例,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及科室投诉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静配中心主要工作室承接病区开放环境下静脉用药情况,依据用药处方进行药物调配,由集中人员于无菌环境下进行配置,有效降低污染等情况的发生;但于临床应用显示,因静脉调配工作负担较大,极易因处方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导致调配差错,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影响医疗形象,阻碍医疗事业发展[8]。为此,特加强药学审核,引入审方药师角色,加强对处方合理性的筛查,充分掌握患者机体状况及治疗需求,以制定专业性的用药指导[9];加强调配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可遵医嘱进行药物调配,针对临床常见溶媒不当、用法用量误差、给药途径差错、配伍禁忌等相关情况进行掌握,以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有效评估处方开具合理性,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于审方药师监管下为科室工作提供一个良性竞争环境,加强在职人员用药安全意识[10]。审方药师工作开展可有效加强医、药、护三方协作,形成良性反馈机制,有效掌握药物应用方向,及时筛查药品合理性,工作人员通过加强与药师沟通,实现知识共享,了解临床知识及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用药能力[11]。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后期组超适应症、配伍禁忌、溶剂选取不当、混合调配差错、剂量差错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审方药师于静配中心用药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自身专业药学知识,针对静配中心接收的处方进行合理性筛查,同时发挥监管机制,提高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重视度,通过加强工作人员与药师之间的沟通,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因临床应用药品较多,新药不断研发,药师角色的引入可不断提高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技能,拓宽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用药知识面,提高安全用药意识,规范药品调配各流程,有效避免因工作人员因素导致的调配差错,确保药物合理应用;通过评估11名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可知,后期组工作人员时效性、工作满意度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审方药师角色引入可有效优化静配中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提高科学竞争力,提高调配效率及工作满意度;通过开展以药师为主导的药学服务,加强静配中心后续管理工作,有效明确患者用药反应,开展药学指导,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科室投诉率,后期组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率为0.40%,无科室投诉病例,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审方药师管理方案临床反馈更佳。

综上,审方药师参与静配中心用药管理,可显著降低用药差错情况,提高静脉调配时效性,临床具有开展意义。

猜你喜欢
审方调配药师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养猪饲料巧调配
基于“审方系统+临床药师”的全医嘱前置审核模式的探索实践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与改进策略
我院审方系统的建立及应用效果分析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