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十大科技新闻

2022-12-17 07:23佟日
检察风云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核聚变软体反应堆

文·图/佟日

01 中国空间站建成

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和核心舱。自此,国际空间站不再是人类唯一的空间站,中国拥有了载人航天在轨驻留平台。

02 实用型核聚变反应堆

核聚变有望产生无碳能源,且没有核反应堆堆芯熔毁酿成事故的危险。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研究机构与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联合建设的工厂已完工。该厂正在生产构建实用型核聚变反应堆的设施。全球首个核聚变反应堆将于2030年并网供电。

03 AI预测蛋白质折叠

英国人工智能实验室 DeepMind利用AI深度学习,成功预测出蛋白质折叠后的各种形状。蛋白质折叠是新药研发领域的通用技术。AI大大缩短了实验室中通过折叠蛋白质分子研发新药的过程。世界各地的科研团队已开始用这种技术研发抗癌新药和新型抗生素。

04 量子计算机“语言”

东京大学、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宣布,利用量子纠缠找到了能够自由控制量子光脉冲波形的方法。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量子测量等技术的研发中,一直缺少能输出特定量子光波的光源。随着该技术不断完善,用于量子计算机编程的特定“语言”有望开发成功。

05 软体机器人挑战万米深海

深海设备需要高强度金属耐压外壳或压力补偿系统,来保护内部机电系统。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深海狮子鱼“头骨散在软组织中”的生理特点找到灵感,将硬件分散到软体中,开发出适用于深海低温高压环境的软体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10900米处进行的测试,验证了这种机器人具有极好的耐压性。

中国空间站

06 飞行出租车服务

SkyDrive公司公布了其商用飞行汽车SkyDrive SD-05 的设计方案,并计划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推出飞行出租车服务。SD-05是一种两座电驱动紧凑型飞行车,具有垂直起降能力。

07 铁基储能电池

可再生能源往往会转化为波动式电力,须利用低成本储能设施将其储存数小时甚至数天。美国ESS公司和Form Energy公司研发的新型铁基电池能胜任这项任务。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这意味着铁基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和钒系液流电池成本更低。

08 终结密码

各大科技公司达成共识:改变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不再使用极其不安全的字母和数字,而是提供无须输入密码就能登录应用软件平台的方法。一些公司已经将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登录方式作为主流。

09 可变形无人车

德国不来梅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的EO Smart2无人车拥有时尚炫酷的外观。它采用环保节能的电动机,多辆车可以首尾相连,相互充电。其小巧的车身可以轻松停在两辆汽车之间。它可以变形,车身向上提升,底盘缩短,轮子可实现360度旋转。它还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10 韦伯望远镜拍到“创生之柱”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的“创生之柱”影像,展示了迄今为止最清晰、最完整的孕育新生恒星的宇宙活动,同时向27年前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创生之柱”影像致敬。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巨蛇座尾端鹰状星云M16的中心,在宇宙中“升起”3根巨柱,被称为“创生之柱”。

猜你喜欢
核聚变软体反应堆
核聚变能应用前景现一丝曙光
海底电缆保护的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抗拖锚稳定性分析
晶格型模块化软体机器人自重构序列
会捉苍蝇的高速软体机器人问世
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
燃起“太阳之火”——谈谈“可控核聚变”
德国仿星器:聚变装置造出氢等离子体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