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治巡视如何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能力

2022-12-18 04:30秦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考核审计部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秦炜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考核审计部

国有企业政治巡视要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政治和业务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不同行业领域特点、不同单位性质确定巡视监督重点,着力发现制约企业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督促被巡视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准确理解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重大部署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顶梁柱”“排头兵”作用。

一、认识巡视制度历史演进,把握政治巡视内涵要求

巡视制度在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对巡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做出重大决策部署,巡视力度空前,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逐步确立为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和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探索实践。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党章首次明确党的特派员制度,到十八大后巡视制度的发展完善,巡视工作经历制度初建、重新开启、试点探索、制度化推进和全面创新等阶段。从最初创立特派巡视工作方式、指明工作职能责任、开展巡视试点、设立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完善制度体系、首次以制度形式写入党章,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全覆盖任务要求、明确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最后到再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历经近100年历史的演进,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巡视工作与时俱进、探索实践,发挥党内监督利剑作用。

二是勇于大胆创新,政治巡视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实现了诸多创新与突破。巡视工作职责定位实现了重大转变,十八届中央第三轮巡视,首次明确提出“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本质是政治监督,巡视对象由“单位”调整为“单位党组织”,重点检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巡视工作机制机构渐趋完善,成立中央和地方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中巡视机构上下级关系从“指导”转变为“领导”,按照“三不固定”“一次一授权”要求开展巡视。方式方法越发灵活,在常规巡视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短、平、快”的专项巡视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机动式巡视,高质量推进全覆盖。监督重点更加突出,从围绕“一个中心”“四个着力”“三大问题”“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到聚焦“四个落实”,巡视监督内容不断拓展,发现问题更加精准。整改成效显著提升,实行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整改情况“双报告”,接受上级巡视机构严格审核;推行党内和社会“双公开”,以公开促整改,以监督促实效[1]。

三是统筹部署推进,层层压实主体责任。2018年《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和2019年《关于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出台,为中央企业开展巡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推动完善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资委党委督促各中央企业党组(党委)完善体制机制,建立考核评价、定期报告等工作机制,压实巡视巡察工作主体责任;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推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二级以下规模较大、所属单位较多的企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巡视巡察机构,形成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上下贯通。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坚持贯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巡视工作方针,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

二、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促进政治与业务有机结合

正确把握政治和业务的关系,既不能陷入唯业务论放任业务偏离政治方向,也不能脱离具体业务空谈党的领导。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政治巡视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工作着力点,协同找准结合点,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立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站稳定位点,找准结合点。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能否治理好,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国有企业政治巡视要紧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紧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坚守政治定位,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聚焦国有企业职责使命和核心职能,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用企业经营发展成效,审视党委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能力,检验贯彻落实“两个维护”的执行力和行动力;立足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督促国有企业把讲政治转化为做强做优国有资本的实际行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实绩,体现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3]。

二是运用相通点,抓住切入点。企业管理的本质是“管问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进步。巡视工作的生命线正是发现问题,以发现问题为导向,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谈话、检查过程记录文件、复核重点项目实施流程等方式,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对比,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和研判,对领导干部行权用权进行检查和监督。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发现潜在风险,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洞察重大隐患,从工作薄弱环节中查找共性和规律性问题,着力发现妨碍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削弱企业竞争实力、制约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从政治的高度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查找政治偏差。把巡视制度的独特优势有机融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管控体系中的监督制度进行完善,使巡视制度不仅成为党内监督制度,还成为企业的监督制度,促进健全监督体系,形成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三、创新政治巡视方式方法,查找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

政治监督不是空洞的监督,把讲政治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实现政治监督与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有机统一,结合企业中心任务,灵活运用多种查找问题方式方法,为企业政治巡视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查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防范化解风险、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升发现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强化运营分析,聚焦发现影响企业生存发展问题。企业运营数据由财务指标予以反映,并可根据不同管理目的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变现能力等进行分析,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企业一段时期的经营发展情况。巡视进驻前,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巡视区间的经营数据进行汇总比对,从企业营收变化趋势、主营业务盈利状况、成本费用占比、经营波动异常、三项资产分布等方面开展分析,形成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初步“画像”;再利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整体运营的异常情况和不良趋势,用统计数据、过程数据验证和倒推问题根源,为提前锁定影响企业生存发展重大问题提供靶向。巡视发现,个别企业营业收入断崖式下跌,营业利润常年维持在盈亏平衡点,大量资金闲置,对“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缺乏系统了解,企业经营因循守旧、吃老本,干部队伍缺乏攻坚克难精神,不能为、不善为现象较普遍;个别企业利润来源过度单一,对特定客户依存度高、把控力弱,落实中央科技创新引领经营发展要求有差距,企业转型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型企业优势逐年减弱,与行业地位不相匹配[4]。

二是着眼数据还原,聚焦发现企业潜在风险和隐患。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也摆在了“三大攻坚战”的首位。坚持研判在先、发现隐患,综合施策、统筹兼顾,抓住风险的要害和关键。通过对企业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互相依存关系的综合分析,还原企业经营业态分布、成本管理核心和利润构成要素,反映经营管理重点环节问题实质,与中央以降杠杆减负债严控债务风险、以严格规范产融结合严控金融风险、以建设合规管理体系严控法律风险的政策要求对标对表,发现企业在经营决策、战略规划和内部控制等经营投资方面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从巡视看,个别单位存货账实不符,“两金”压控不力,亏损严重,存在大额减值和现金流风险,落实“处僵治困”任务有差距;个别企业盈利模式单一,产融结合不够,对主业实业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市场研判风险较高,盈利能力与承担风险不对等,存在“脱实向虚”风险。

三是注重信息整合,聚焦发现企业廉洁防控漏洞。巡视组获取的信息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参差不齐,要想在有限时间内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准确有用的信息,应从整合信息资源入手,灵活运用个别谈话、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提请有关单位协助等方式多维度收集信息。按照巡视重点,剔除可查性不强的问题线索,对其余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数据间的逻辑和因果关系,从前后矛盾、逻辑混乱、反映集中的问题寻找突破口,对涉及线索具体、顶风违纪、情节恶劣的进行重点了解,堵住廉洁漏洞。巡视发现,某企业个别干部为规避填写个人申报事项主动降职,其主抓的业务大量设备外委、供应商集中、盈利能力弱,经提请当地税务机关调阅外委单位纳税情况,双方存在极高的业务关联性,移交纪委核查后发现,该企业多名员工涉嫌“靠企吃企”等问题;查阅某企业财务报销凭据时发现,个别员工反复多次报销高额管理费用,经与领款人员银行流水进行比对,揭示了其存在伪造他人签字违规报销的问题,经该企业纪委核查后,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提升政治巡视监督效能,深化成果运用标本兼治

政治巡视发现的问题来源于业务管理,落脚于整改落实,更突显责任担当,将监督工作融入企业管理流程,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党建与经营高度融合,促进职能监督相互衔接,提升政治巡视综合效应,在深化标本兼治中发挥利剑作用。

一是贯通职能监督协作,健全“大监督”格局。习总书记强调,要高质量推进全覆盖,要把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起来,立体聚焦,形成合力。这就要求深化巡视与纪检、组织、财务、审计等协作配合机制,打通巡视与各方面监督的内在联系,做到组织贯通、责任贯通、机制贯通。从巡视进驻前抽调专业部门骨干人员进组、向各职能部门了解情况、管理数据信息汇集整理,到巡视中检查手段互促互进、开展如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提前移交处置问题线索,再到巡视后开展专项审计、查办问题线索、督促整改等,都体现出部门间的协调协作,有助于监督力量统筹使用、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共用的同步联动;有助于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同向发力;有助于职能管控监督与政治监督的齐抓共管,为构建纵向上下联动、横向贯通融合的立体监督体系创造条件,在国有企业逐步推进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大监督”格局[5]。

二是强化成果运用,坚持标本兼治。政治巡视在找准问题的同时,更应以巡视整改深化标本兼治,把夯实国有企业政治领导力与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联系起来,把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联系起来,把履职尽责与规范行权用权联系起来,既立足治标“当下改”的举措,又着眼治本“长久立”的机制。针对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要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着力在堵漏补缺上下功夫,用重点问题整改带动深层次问题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影响企业发展的痼疾顽疾,催生改革发展新活力;针对巡视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要分类、分步推动开展系统性、领域性乃至全局性问题的专项治理,着力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从改革全局和体制机制上一揽子解决问题,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扛起在党的事业中的职责,不断以政治标准校正实际行动,形成问题管理和整改落实的常态化,切实把巡视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提供坚强保证。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