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年气候影响评价

2022-12-18 13:55程肖侠蔡新玲李艳莉郑小华
陕西气象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部日照时数陕南

程肖侠,蔡新玲,李艳莉,郑小华

(1.陕西省气候中心,西安 710014;2.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西安 710016;3.陕西省气象台,西安 710014)

1 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温

2021年陕西年平均气温12.9 ℃,较2020年偏高0.3 ℃,较常年偏高0.8 ℃,属偏高年份。年平均气温:陕北9.0~13.0 ℃,关中8.0~16.0 ℃,陕南13.0~17.0 ℃。与常年比较全省大部偏高0.1~2.0 ℃。

冬季(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平均气温:冬季全省平均气温1.2 ℃,较常年同期(-0.2 ℃)偏高1.4 ℃,是1961年以来同期第六高,为暖冬年份。区域分布看,陕北1.0~4.8 ℃,关中、陕南北部0.1~4.1 ℃,陕南大部1.5~6.8 ℃。全省大部气温偏高0.4~2.0 ℃,榆林局地、关中局地偏高2.0 ℃以上。凤翔和临潼2市(县)经历了历史最暖冬季;安康和宝鸡等9市(县)冬季气温为历史同期次高。

春季(3—5月)平均气温:春季全省平均气温13.7 ℃,较常年同期偏高0.8 ℃。其中陕北9.8~14.1 ℃,关中11.2~16.2 ℃,陕南12.8~17.1 ℃,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省大部地区偏高0.1~1.8 ℃。

夏季(6—8月)平均气温:夏季全省平均气温24.0 ℃,较常年同期偏高0.6 ℃,属正常年份。全省大部平均气温在21.0~26.0 ℃之间,与常年同期比较,关中东部局地、陕南中东部部分地区偏低0.1~1.0 ℃,全省其余大部偏高0.1~2.0 ℃,榆林局地偏高2.0~3.0 ℃。

秋季(9—11月)平均气温:秋季全省平均气温12.3 ℃,较常年偏高0.4 ℃。其中陕北7.7~11.5 ℃,关中7.2~14.4 ℃,陕南11.6~16.4 ℃。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省大部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

1.2 降水

202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65 mm,较2020年增加270.9 mm,与常年相比偏多51.3 %,属异常偏多年份,是1961年以来第一多年份。

年降水量:陕北北部325.1~720.0 mm,陕北南部、关中720.0~1 327.2 mm,陕南大部1 051.0~2 240.2 mm。全省最多为镇巴2 240.2 mm,最少为横山325.1 mm。与常年比较,榆林东部偏少1~2成,全省其余大部偏多2成~1倍。

冬季降水量: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32.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56%。其中陕北、关中西北部6.6~37.5 mm,关中东南部、陕南大部20.0~60.0 mm。冬季降水量全省大部偏多1~9成,陕北西北部、渭南东北部、商洛东部偏多1~3倍,榆林西部、渭北西北部、汉中西部偏少1~2成。

春季降水量: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148.3 mm,较常年同期偏多19.8%。其中陕北91.8~154.1 mm,关中93.6~206.2 mm,陕南107.8~240 mm,局地250.0 mm以上。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关中大部偏多1~8成,延安南部局地、渭南局地偏少0~2成,陕南汉中东部、安康北部、商洛偏多1~5成,其余地区偏少1~3成。

夏季降水量: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348.7 mm,较常年同期偏多9.7%。其中陕北42.3~271.2 mm,关中173~557.6 mm,陕南北部410.5~640.0 mm,陕南南部600.0~941.1 mm。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关中西部和北部偏少1~7成,关中东部、陕南偏多1~8成。

秋季降水量: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433.8 mm,较常年偏多1.5倍,是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秋季降水总量陕北北部74.2~300.0 mm,陕北南部、关中350.0~655.5 mm,陕南大部340.0~710.0 mm。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省大部降水偏多5成以上,其中陕北南部、渭北局地偏多2~3.4倍。

1.3 日照

2021年全省平均日照时数2 031.2 h,较2020年偏少431.8 h,较常年偏少15.7 h,属偏少年份。

年日照时数:陕北大部、关中东部2 000~3 200 h,关中中西部1 300~2 000 h,陕南中东部大部1 600~2 600 h,陕南西部1 200~1 800 h。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东部局地、关中东部局地、安康大部和汉中中南部偏多100~1 000 h,全省其余大部偏少40~540 h。

冬季日照时数:冬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454.1 h,较常年同期偏多22.4 h。其中,陕北、关中东部490~720 h,关中大部210~490 h,陕南240~520 h。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东北部、关中南部、陕南大部偏多1~260 h,陕北大部、关中北部偏少1~130 h。

春季日照时数:春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489.8 h,较常年同期偏少75.3 h,是2000年以来同期第一低值。其中榆林、延安东部、关中东部510~860 h,延安西部、关中中西部249~510 h,陕南中东部、汉中中部370~718 h,汉中西部和东部226~360 h。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省大部偏少40~250 h,陕北东部局地、关中东部局地、陕南中西部局地偏多130~270 h。

夏季日照时数:夏季日照时数全省平均574.6 h,较常年同期偏少29.5 h。其中陕北大部560~1 000 h,关中东部560~900 h,关中中西部400~550 h,陕南400~800 h。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省大部日照时数偏少1~160 h,榆林东部、延安南部、关中东部局地、陕南中东部局地偏多1~300 h。

秋季日照时数:秋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422 h,较常年同期偏少22.2 h。其中陕北、关中东部410~730 h,关中西部260~410 h,陕南中东部280~580 h,陕南西部140~280 h。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局地、关中东南部偏多16~180 h,陕南中部偏多170~560 h,全省其余大部偏少10~140 h。

1.4 季节转换

春季:陕北大部、关中北部在3月下旬入春,陕北西北部在4月中旬入春;关中南部、陕南于2月底至3月中旬入春。全省大部入春偏早1~22 d。3月13日西安入春,较常年偏早15 d。

夏季:陕北大部6月下旬入夏,陕北东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入夏。渭北西部6月入夏,关中其余大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入夏。陕南北部6月入夏,陕南大部5月下旬入夏。全省大部入夏偏早1~29 d。

秋季:陕北大部8月中下旬入秋。关中北部部分地区、南部山区、陕南北部山区8月上中旬入秋,关中南部大部、陕南大部8月下旬末至9月上旬初入秋。陕北大部、关中西北部入秋较常年偏晚1~13 d,关中大部、陕南大部偏早1~16 d。

冬季:陕北、渭北西部10月上中旬陆续入冬,关中大部、陕南大部11月上旬入冬。全省大部入冬时间偏早1~16 d,陕北和关中局地偏晚1~11 d。

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1 暖冬

冬季(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 ℃,是1961年以来同期第六高,为暖冬年份。全省94县(区)气温偏高,41县(区)偏高1 ℃以上。12月气温偏低1.2 ℃,1月上旬偏低2.3 ℃,1月中旬至2月气温异常偏高3.4 ℃,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前冬冷后冬暖特征显著。季节内6县(区)出现最低气温和73县(区)最高气温破月极值事件。

2.2 秋淋

2021年陕西秋雨于8月30日开始,10月21日结束,秋雨期52 d,较常年秋雨期长度(30 d)显著偏长。秋雨监测区平均累计降水量489.9 mm,是常年秋雨总量(138.9 mm)的3.5倍多,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秋雨期间共出现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9月17—19 日、10月3—6日出现特强暴雨过程,9月3—4日、9月24—26日出现强暴雨过程,持续降雨使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10月3—6日为2021年秋雨期间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其强度为10月历史第1位。

2.3 冷空气

全年出现了18次冷空气过程,其中寒潮5次,分别为1月6—8日、1月16—18日、11月6—7日、11月20—22日、12月24—27日。1月6—8日陕西出现入冬以来首场区域性寒潮过程,全省共有99站出现中等及以上强度冷空气,其中寒潮47站,仅7日就出现寒潮37站,强寒潮8站。黄陵、吴堡、延长、宜君、合阳和韩城6站日最低气温突破该站历史极值。11月6—7日陕西96县(区)出现寒潮,是历史第二强寒潮,且伴随降温大部地区出现降雪,关中中东部、陕南局部初雪日为2000年以来最早。

2.4 高温

2021年陕西共出现8次高温过程,其中7月29—8月3日是2021年最强高温过程,逐日分别有35、79、89、73、42和20区(县)出现高温,7月31日高温范围最广,波及全省89区(县),其中67个区(县)超过37 ℃,6个区(县)超过40 ℃。宜川、米脂、子长、勉县日最高气温分别达40.6 ℃、40.6 ℃、39.6 ℃、38.8 ℃,突破该站历史极值,志丹(38.3 ℃)、太白(34.0 ℃)最高气温达到历史极值。长安、西乡、户县、镇安、石泉等18区(县)连续6 d出现高温,旬阳连续2日出现40 ℃以上高温。

2.5 干旱

6月下旬—8月下旬陕北降水量423.6 mm,较常年同期偏少256.2 mm(37.7 %),为196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年份。其中榆林有8个县(区)降水量破历史极小值,最少为定边160.9 mm,较常年同期偏少333.5 mm(67.5 %);延安有2县(区)降水量破历史极小值,最小为吴起363.7 mm,较常年同期偏少294.9 mm(44.8 %)。靖边县连续50多天未出现有效降水。降水偏少导致陕北大部夏季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秋粮作物遭受影响。

2.6 暴雨

2021年陕西遭遇近60年最强降水,暴雨日数、站次刷新历史纪录,常年少暴雨区2021年暴雨频发,多站暴雨日数位居历史首位。全省共出现22次暴雨过程(较2020年偏多13次),其中区域性暴雨过程15次,较近30年平均(6.3次)偏多8.7次,排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暴雨日数为81 d,出现暴雨5 904站次,均刷新历史记录。

2.7 沙尘

2021年春季共出现211站次沙尘,为近8年最多,其中3月为126站次、4月为35站次、5月为50站次;强沙尘暴2站次,为近15年最多。3月16—18日、29—31日强沙尘天气过程强度大、范围广,为近10年同期罕见。榆林、延安等局地能见度小于500 m,造成多条高速公路管制、中小学及幼儿园放假。

2.8 强对流

2021年首场强对流天气出现偏晚(5月2日),末次强对流天气结束偏晚(10月1日),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强、致灾严重。5月2日出现首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全省28站出现7级以上大风天气,关中中西部地区降雹。6—7月风雹天气多发,先后经历12场大范围风雹天气,8月短时暴雨频发,8月19日蓝田九间房铜鹅村降雨量达203.8 mm。末次强对流出现在10月1日,陕北吴起、子长、安塞等地出现冰雹。

2.9 霜冻

2021年终霜冻陕北大部出现于4月28—5月8日,大部偏晚1~16 d;关中大部3月22—24日,大部偏早1~21 d,北部局地偏晚1~14 d;陕南大部2月17—25日,东部3月22—24日,陕南大部偏早1~21 d。初霜冻陕北出现于10月11—22日,较常年偏晚5~13 d;关中出现于11月6—8日,较常年偏晚2~16 d;陕南出现于11月7—8日,较常年偏早3~15 d。

2.10 初雪

11月6日陕西省出现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陕北初雪日偏早9~19 d,关中中东部、陕南局部偏早13~30 d。关中中东部、陕南局部初雪日为2000年以来最早。

3 专题气候影响评价

3.1 气候对冬小麦、油菜的影响

2021年主要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光温水匹配良好,有利于小麦、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2月下旬以来,小麦返青、油菜抽薹以后热量条件一直与上年呈持平状态,显著好于常年同期。秋播区各阶段降水量适宜,未出现明显干旱或渍涝,水分利用率高。降水量是陕西省旱地小麦丰收的关键,2021年降水适宜度显著高于2020年和近5 a平均,对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的小麦、油菜生长十分有利。

3.2 气候对玉米生育的影响

2021年夏播区(关中、陕南)降雨充沛,整个秋粮生长季降雨分布均匀,秋粮长势良好,较2020年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春播区(渭北、陕北)春播期(5月1日—31日)降雨量较常年偏多,较2020年偏多,特别是延安以北地区,播种出苗条件明显好于2020年。玉米生长期,渭北、陕南平均气候适宜度高于2020年,表明光照、热量、水分等气象要素匹配程度好于2020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形成。

2021年秋粮生产最大的不利因素是陕北地区受旱,春玉米生长关键期抽穗前后,干旱缺水严重;但由于播种质量较高,且受旱严重区域以小秋作物为主,旱情对全省秋粮生产影响有限。

3.3 气候对经济作物的影响

2021年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2021年苹果增产。苹果开花期霜冻偏少偏轻,仅4月13—17日全省中北部出现一次中等强度霜冻天气,由于气象灾害预警及时精准、果树花期专题服务精细,对陕西省苹果生产影响有限。坐果至果实生长期全省果区热量资源较2020年同期和常年同期大部偏多;水分条件较2020年和常年同期大部偏少,但果实生长前期水分条件良好,大部果园土壤底墒良好,气象条件满足果树生长发育。

对其他经济作物的影响:3月17—22日全省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过程,关中、渭北部分地区的花椒、核桃的叶芽和雄花受冻。7月关中部分地区猕猴桃、葡萄向阳面果实受高温影响出现日灼现象。8月中下旬多雨对猕猴桃着色成熟影响较大,葡萄、石榴等发生裂果风险加大。9月3次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持续低温阴雨影响晚熟苹果、猕猴桃等着色成熟和品质形成,处于成熟期的晚熟葡萄、石榴及陕北红枣裂果风险增大;大范围浅层和深层土壤均处于过湿状态,影响经济林果根系呼吸,部分延安红枣出现裂果。

3.4 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21年各类灾害性天气频发,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强降水天气频发,灾害损失重。如8月3—5日陕西关中南部、陕南多地出现短时暴雨和大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城固县23处280 m乡村道路受损。8月18—20日暴雨过程,西安沪陕高速曹家山隧道东口因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福银高速西安方向秦岭隧道东口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秦岭210国道部分路段出现塌方,道路无法通行;蓝田的九间房镇和蓝桥镇灾情重,道路、桥梁毁坏严重;安康市6县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8月21—22日降雨过程致勉县县城发生内涝,西北部道路塌方严重,国道345茶店段多处塌方,交通受阻;宁陕县旬阳坝210国道遭冲毁;岚皋县孟石岭镇桃园村村级道路塌方;石泉县县乡公路均受灾严重,其中G541道路交通管制,石红路部分路段出现山体滑坡致交通中断,燕山瀑布道路、池长路泥石流致交通中断。8月28日—9月1日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国省干道多处水毁,5条镇级道路、36条村级道路因塌方暂时中断;安康12县127个镇办不同程度出现洪涝灾害,道路、河堤等基础设施损毁;商洛全市多处河堤、水泥路、砂石路被大水冲毁;西安市蓝田县共出现40余处滑坡,造成多处路段交通受阻,部分便道损毁,河堤损毁6处2 176 m,桥梁受损11处。

3.5 气候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2021年陕西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年初异常冷暖事件、春季强沙尘、夏季极端强降水及秋季强秋淋等多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其中汛期(4月21日—10月31日)全省遭遇近60 a最强降水,排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举办,频繁降雨使第十四届全运会成为历届中雨日最多、雨量最大的全运会,给赛前准备、赛事赛程及交通出行等产生不利影响。曲棍球、小轮车、高尔夫等户外项目受降雨、雷电影响暂停、推迟比赛16次。

猜你喜欢
大部日照时数陕南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1963—2016年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大部制视阈下的行政效能建设——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