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女大学生久坐行为和饮食模式现状及干预对策

2022-12-18 14:53赵苏妙杨亚琴亓昕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9期
关键词:体重饮食身体

赵苏妙 杨亚琴 亓昕

(1.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008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191;3.北京大学 北京 100091)

目前,超重和肥胖在全球儿童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对儿童及其成年后的身心健康有着不良影响。青少年肥胖会引发Ⅱ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各种呼吸、心血管、骨科和肝脏异常等疾病。

根据《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在7 到22岁青少年学生人群中,各年龄段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超重或肥胖源于多种影响因素,其中身体活动太少和饮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文以超重女大学生久坐行为和饮食模式现状及干预为研究对象,以北京理工大学45名有意愿减重的超重女大学生为调查和访谈对象,这些女大学生均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以肥胖(obesity)、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ur)、饮食模式(dietary patterns)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Google 学术网等平台查阅相关文献,并形成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45 名有减重意愿的超重女生,针对她们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饮食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超重女大学生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以及饮食模式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超重女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及超重主要影响因素。

2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饮食模式的界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运动与医学学会、《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对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相关描述,该文所界定的久坐行为是指身体活动未达到《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规定的标准,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小于等于1.5MET为特征的行为,一般认为一周在清醒状态下坐姿超过5d,每天多于8h,或持续2h没有起身活动和改变坐姿的状态,可被视为久坐[1]。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是指每周至少需要进行150~300min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走、跑等[2],达不到者,被视为身体活动不足。该文饮食模式,参考国内外学者关于低糖膳食饮食模式对于减轻体重有较好的效果以及少精米精面,多粗粮杂粮的碳水化合物模式对减轻体重有较好效果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写。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超重女大学生体重及体成分分析以及对减肥的认知与行为

3.1.1 女大学生的BMI及体脂率及对减肥的认知

BMI即体重指数,即以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按照我国的标准,BMI为18.5~23.9算体重正常,超过24 即为超重或肥胖。体脂率是指人体脂肪含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人体脂肪含量的多少[3]。女大学生的体脂率正常范围为20%~25%。此次调查筛选有意愿减重的女生45人,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回收有效率100%。对45 名女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BMI)和体脂率测试,并筛选出超重者40 名。由此可见,有5 名女生体重正常,但也跟风减肥,对减重概念认知有偏差。

3.1.2 女大学生对于减肥的误区

调查显示,有58%的女生有减重经历,参加过减肥机构的女生占3%,有55%的女生是自己减重,减重持续时间最少一个星期,最长两年,大多数为三四个月。经访谈了解到,只有一位女生从80kg减到55kg,其余均没有减肥成功,原因有坚持不下来、控制不住饮食、运动难坚持、管不住嘴、没有伙伴陪伴、减肥反弹后放弃等,这说明减重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仅需要持之以恒,还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

3.2 超重女大学生身体活动状况不容乐观

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是预防和改善心脏病、Ⅱ型糖尿病和癌症的关键,能够促进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记忆力和促进大脑健康。调查显示,仅有20%的女生能做到每周锻炼3d,每次活动超过30min,达到了体育健身人群所规定的次数和时间。偶尔运动或从不参加运动的女生占80%,体重大再加上缺乏运动,是减肥不成功的直接原因。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91%的女生会选择跑步为第一运动方式,自行车、爬山和户外健走为第二选择的运动方式,由此可见,跑步、健走、自行车、瑜伽比较受女生欢迎,主要是因为这几类运动比较简单易行,而且不受场地器材和同伴限制。此外,有极个别的学生会跟着Keep APP 运动。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媒体和软件都可以成为体育运动的教学平台,只要能够选对适合自己的运动,还是非常经济方便的。

3.2.2 超重女大学生久坐行为状况

调查显示,将近65%的超重女生每天久坐时间超过了10h,其中有两位女生除了睡觉之外,不是躺着就是坐着,超过了16h,属于严重久坐行为。久坐时基本是上课、看书、看电子产品。而且调查显示有颈椎疼痛的女生占44%,背部酸疼的女生占比61%左右,腰椎疼痛占29%,这些部位的疼痛与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密切相关。目前很多证据证明,久坐行为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美国学者甚至把久坐行为描述成新的吸烟行为,久坐不仅会带来肥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情绪不佳、早死亡等健康风险[4]。

3.3 超重女大学生的饮食模式

3.3.1 超重女大学生的就餐方式

有学者研究表明,不吃早餐与成年人肥胖的可能性增加有关,在成年人口中,肥胖的发生率随着吃早餐频率的增加而降低[5]。不吃早餐会使能量消耗降低,活动力减退,身体储能增加,从而造成肥胖。调查显示,有69%的女生就餐时会选择点外卖,外卖虽然方便,但不能保证食材、卫生等条件,而且热量超标,常吃不仅会增加体重,而且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调查还发现,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仅占29%。很多女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一是早起有课没时间吃早饭;二是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不吃早餐成为这些女大学生超重的一个原因。

3.3.2 超重女大学生肉蛋奶摄入情况

研究[3]表明,前列腺素类化合物15-脱氧-Δ12,14-前列腺素J2(15 -deoxy-Δ12,14-prostaglandin J2,15d-PGJ2)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在内毒素和博来霉素诱导的ARDS和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中,15d-PGJ2能够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或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因子-1(AP-1)等途径,发挥肺保护作用[4-7]。本研通过建立酸性胃内容物所致大鼠肺损伤模型,进一步探讨15d-PGJ2能否减轻肺损伤程度。

调查显示,仅有50%的女生会在正餐中选择肉类和蛋类食物,选择奶类的女生仅占31%,说明女生对肉蛋奶等蛋白类的食物不够重视。通过个别访谈发现,这类女生误认为肉蛋类是长体重的食物,不敢多吃,殊不知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和肌肉合成的重要来源。另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会使体重下降。美国学者研究发现,膳食蛋白质在减肥和维持体重方面,可以影响体重调节的关键指标,包括饱腹感、食物的特殊热动力、供能效率和身体成分。超重女生减肥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促使热量消耗增多。女生选择肉类食物时偏爱油炸类或红烧类,这样的烹调方式,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

3.3.3 超重女大学生蔬菜水果摄入情况

有研究显示,植物型食物能量密度低,且属于复杂碳水化合物,纤维和水含量高,能增加饱腹感和静息能量消耗,有利于降低体重。有67%的女生选择正餐中吃蔬菜,有33%的女生不吃或偶尔吃蔬菜,访谈中部分女生认为这个可能和地域饮食特色有关系。有53%的女生会选择每天吃水果,偶尔吃和不吃的占47%,水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还会降低热量摄入,减轻体重。

3.3.4 超重女大学生正餐中的主食及日常甜饮料、甜零食摄入情况

调查显示,大米和面粉所制成的食品是超重女大学生重要的主食来源,而经常喝甜饮、吃甜食的女生占到了三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甜饮和甜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

3.4 超重女大学生睡眠状况和心理状态

调查发现,学生睡眠在8h 及以上的占比很小,大多学生维持在6~7h,作业多、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看剧等是造成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发现,睡眠减少可能会影响荷尔蒙对食欲的调节,习惯性睡眠时间缩短是体重增加和肥胖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6]。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产生不安、紧张和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调查中发现,将近90%的女生有焦虑心理,其中和学习相关的焦虑占比最高,有17%的女生焦虑自己的身材和容貌,还有女生会焦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研究表明,肥胖与焦虑障碍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5 干预对策

3.5.1 做好健康教育

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做好有关身体活动指南、身体活动的益处、久坐的危害、营养知识和合理膳食的方法等宣传工作,可以采用组织讲座、张贴海报、开展健康知识竞赛等宣传方式。体育课程增加健康知识教育的内容,教师合理安排讲解时机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或举例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等,每节课必讲,不断重复,目的是使学生把这些知识根植在脑海里并能主动在课下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养成运动和饮食的好习惯。

3.5.2 把学生累积的健康行为计入体育课程考核范围

每学期将健康行为的数据计入体育课过程性考核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微信或其他社交平台),要求学生完成每周至少3次的饮食日志打卡及久坐时间、睡眠时间打卡任务,不定期汇报自己的体重和执行情况。建立小组长负责制,统计每位学生的健康数据,最终综合各种数据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3.5.3 督促学生自主健康管理

培养学生健康管理意识,让学生主动摒弃错误的减肥方法,增加健康方面的投资,如通过手环、运动APP等方式获取健康知识、运动知识,尤其是减重知识等,运用科技手段自我监测身体活动、久坐时间、饮食模式、睡眠心理等影响健康的行为,自我督促、自我监控,最终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女大学生超重情况让人担忧,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其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超重或肥胖会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女大学生需要加强健康意识,自觉合理饮食并参加锻炼。此外,高校要做好宣传引导和干预措施,积极引导女大学生们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拥有健康身体,向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努力!

猜你喜欢
体重饮食身体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体重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