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的运用与管理分析

2022-12-18 21:47王冬冬中核四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行业业主

王冬冬 中核四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科技与现代化建筑的完美融合,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向着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迈进,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也迎来了新的篇章,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融入先进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等,能够加快建筑向着智能化方向的发展速度,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导致影响到整个智能建筑使用功能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格外重视工程的监理工作,监理方要做好对工程建设全程的审查和监督工作,利用先进的监理技术来完成任务,从而提高监理服务的效率,并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的建设水平[1]。

一、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和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保证建筑的智能性的关键。智能建筑的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安保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化楼宇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等部分,在系统运行中经常会表现出一些自动化特征,例如通讯自动化、监控自动化和楼宇控制自动化等特征。其中,智能安保系统主要包括出入口自动化控制系统、程序化巡逻系统、自动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能够为智能建筑提供强力的多方位安保;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火情探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组成,在火灾来临时能够及时控制住火情,为消防救援队伍的灭火救援工作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自动化楼宇系统涉及的方面较多,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电梯系统、呼叫系统、可视化楼门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等,能够实现楼宇内部环境的自动控制;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采用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和混合电缆等线路进行信息传输,相较于传统的布线系统更加科学合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兼容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系统也逐渐走向系统化和集成化,在其建设过程中对网络技术和信息互通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从而使得智能建筑的建设环节能够更加合理,加大相关材料的利用效率,并提升管理能力,为智能建筑的质量安全提供保证[1]。

二、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特点

智能建筑工程通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需要通过客观角度对工程的规划和投资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与建设,因此,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此工程的系统与一般工程的系统略有不同,在进行工程监理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规划设计,因此在施工阶段,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往往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2]。此外,由于IT行业从属于建筑行业的公司通常是设备公司,对于规划、设计和构建系统往往不如专业的IT公司,从而导致智能建筑工程的系统建设不够完整,不能很好地完成系统结构的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增加了建设成本,因此,为确保先进的技术监督和技术咨询能够应用于整个智能建筑系统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智能建筑系统的监理技术,将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审批审核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系统结构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的建设质量。

三、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设计规划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往往会套用多个产品制造商的产品和设备资料,这些产品制造商所提供的产品和设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会造成一定的匹配难度,进而影响到智能建筑的功能效果[3]。此外,产品和设备的不统一还会加大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的沟通难度,导致许多设计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反映,会对智能建筑的后期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加大了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难度。

(二)验收技术规范问题

在智能建筑施工完成后,监理方通常会对建筑项目进行验收工作,通过对各关键节点和复杂节点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审查,来保证智能建筑的后续运营质量。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智能建筑工程的验收技术规范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验收工作只能依靠业主对智能建筑的使用需求、承建公司的设计图纸和监理方的管理经验来进行,会导致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没有标准的参考依据,容易在后续的运营中出现责任界定问题和安全问题。

(三)设备服务问题

由于国外的智能建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因此在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许多设备都采用国外进口的方式,此种举措虽然提升了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定价问题,例如询价问题和市场调查问题等。通常来说,建筑工程所需的设备采购与安装费用都是按照国内建筑行业的收费标准来作为参考依据,而智能建筑技术由于需要采购国外的设备,会导致在这部分的投资不明确,在工程规划设计中不能够很好地做出准确的预算,进一步提高了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难度[4]。

四、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重点任务

(一)工程设计及相关规划

对于工程设计,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要根据业主对智能建筑系统设备的实际需求,为业主提供帮助,并进一步促进业主对系统核心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能够依照业主的相关需求,对系统的相关规划做出合理的修改,使得智能建筑系统更加满足业主的需要;对于相关规划,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还要做好对相关规划和方案的审查工作,便于设计相关合同,为洽谈工作做好准备;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也要做好监理工作,通过专业的技术咨询,完成对设计审查和施工审查的预算工作。

(二)招标工作及设备选型

对于招标工作,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审查工作要依照业主的要求来进行,帮助业主组织好招标工作,并提供相关的专业咨询,对于业主的建筑工作业绩和承包资质的审查也要提供及时的帮助;对于设备选型,监理人员要对工程设计的价格和系统设备功能进行严格审查,做好数据跟踪,对系统设备的选型及合同条约也要做好审查工作,并为业主提供一定的技术咨询。

(三)运行系统

对于运行系统,监理人员可通过试运行的操作,对系统相关技术、操作过程和相关设备进行逐步的审查,从而对业主、系统开发商及物业三方之间的关系进行精确的划分,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对后续系统运行记录审查的准确度,从而为系统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四)验收系统

为确认系统完成的相关信息,对于审查系统完工的相关资料,监理人员还需要依照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做好系统验收工作,分析相关资料是否满足相关的合同条款,从而保证其精确性和完善性。此外,对于业主的验收工作,监理人员要及时提供帮助,帮助业主做好系统性能测试工作,促进系统验收工作的圆满完成。

五、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的运用分析

(一)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设计规划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理方要从业主和承建公司的需求角度来看问题,加强对监理技术的运用,进一步做好对业主的服务工作和与承建公司的协同合作,从而帮助业主审核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案,帮助承建公司制定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工程预算和审计的准确性,保证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引入BIM技术

为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可以引入BIM技术,通过借助BIM技术可视化、模拟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可以为监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问题的事前控制,强化施工过程的监督和审核,从而大幅提高对施工现场的验收效率。BIM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审查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和施工进度管理三个部分,其中,审查施工方案主要指通过运用BIM技术来模拟施工流程,通过分析后确定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做好技术交底的过程;图纸会审是指将智能建筑设计参数输入到BIM模型中,通过模型分析绘制出施工图纸,以此确定施工的可行性;施工进度管理主要指依托于BIM技术的施工建设模型管理,通过输入工况,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并对未来的施工做出预测,从而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

(三)提升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监理技术的运用,可以进一步优化施工设计、材料供应、安装调试、运行验收和后期保修等服务,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具体的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中,监理方应确定好对承建公司、物业和业主的工作职责,做好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工阶段的监督运营,加强系统验收,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精确与完善,为系统功能的验证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的建设水平[5]。

六、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下对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形式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智能建筑监理制度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表现在多个层面上,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中,相关监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充分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对工程的影响,从而及时提出应对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效果。对于具体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对网络图表的绘制,将管理方式直观的展现出来,按照从点到面和从小到大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使得每一项施工工作都能够一目了然,从而进一步强化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相关监理人员还要对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设计,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从而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高新技术,从而进一步推动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建设。在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具体监理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工程的设计理念,使得施工的整体目标更加清晰,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由于工程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导致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制度下,要对各施工项目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进行个性化管理,从而使得施工技术能够很好地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节当中,保证实际的施工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施工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保障。

七、运用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效果

(一)保证施工质量

由于施工技术能否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可以通过施工质量的好坏来进行衡量,因此在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中,要想对工程项目完成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不断完善。在运用监理技术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施工技术进行强化,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单位的自身施工技术的层次,完善各个施工环节,进而保证了智能建筑工程的按时完工,使得社会的影响力也会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智能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因此,大力运用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能够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施工进度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建设中,对时间观念与经济效益的有效协调是十分关键的,通过对智能建筑工程建立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进一步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使二者之间形成有效统一,进而提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效果,从而更加方便地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为智能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带来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要充分运用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从而对施工技术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进一步强化智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有效施工的进度,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

(三)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建筑行业的结构和性能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建筑行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虽然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但施工技术通常缺乏统一的部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导致施工技术的完善与进步的进展缓慢,而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兴起,在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具备了更好的专业性,能够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得实际的施工过程更加系统化,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八、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着广阔的前景,虽然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起步较晚,但随着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理念的不断深入,监理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为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建设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从而使得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得到高效发展。由于监理技术与智能建筑工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在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要重视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和施工过程,通过加强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引入BIM技术和提升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等方式来实现对工程整体的监理控制,从而促进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保证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为其他相关行业的进一步智能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建筑行业业主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