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2-12-21 14:35朱玉淋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丰高素质农民

朱玉淋 吕 霞/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农村局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期、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并存期、新一轮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农业农村发展既面临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良好开局的机遇,也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叠加的严峻挑战。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导致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老化,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对农业生产形成制约。二是农业科技支撑需要发力。区镇两级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农技人员年龄偏大和知识老化;发展现代农业还缺乏领军人才,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电商产业起步不久,科技型、创新型市场主体缺乏,加速农村高素质农民培育迫在眉睫。为此,大丰区以深入实施科技兴农为抓手,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以实施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为载体,引领高素质农民创业

大丰区结合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该区依托江苏金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丰收大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盐城市大丰区作物栽培指导站、大丰区麋鹿早酥梨专业合作社、大丰区春喜兔毛加工厂等实施主体,放大稻麦、蔬菜、奶牛、梨、特色畜禽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核心基地和华丰种业粮食、金色农业果蔬2个科技展示基地建设的示范效应,引领和支持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专家、知名学者对接,到乡村一线干事创业,建设高层次农业科创综合平台,开展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攻关、一批主导品种技术体系集成和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应用,打造一批乡村产业发展的引路人,锻炼出以本土奶牛产业体系一条龙生产为特色的众鑫农业理事长沈琴、以特色毛兔为专长的毛兔产业合作社理事长潘春喜等一批高素质农民。华丰种业成立万建民院士工作站,培养一支20人的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开展水稻分子育种试验,创新繁育基地250亩,建立水稻种质资源2000份;金色农业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和武进水稻研究所开展品种技术方面合作,审定稻麦、玉米品种8个,引领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

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为契机,指导高素质农民创业

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开展农技人员培训,打造“服务型”“知识型”师资力量,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招引进村入户、入场入社、入企入园,每人每年“手把手”“面对面”技术指导10个新型经营主体,做到关键节点、需求热点精准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推广全方位服务,培育一批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带头人。涌现出大葱年产值超亿元的盐城大丰江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传夫、“全国粮王”称号的万明农场主石万明等一批熟悉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新一代高素质农民,精准创业。通过优势特色产业的指导,总结大蒜、大葱种植经验做法,编制葱蒜生产行业标准,巩固大丰区大蒜、大葱特有品牌。目前大蒜产业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建成“一村(镇)一品”产业特色,拥有“裕华”“萌香草”“金色阳光”牌蒜头、蒜苔、青蒜等商标,系列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1个,地理标志1个;大葱种植面积3万亩,拥有“杭南”“传夫”商标,获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大丰仓”品牌农特产品生产基地。

以实施“乡村振兴”技能培训计划为导向,培育高素质农民创业

大丰区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落实每年6000人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结合疫情防控,抢抓有利时机、分层分类、未雨绸缪,节点化、项目化、责任化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全力打造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出如以稻虾种养为主的“2020年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杨晓成,以“裕兴”牌荠菜集种加销为一体直销“江苏大娘水饺”“郑州思念集团”“苏州苏阿姨”的裕华裕兴荠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兴等“示范型”“引领型”高素质农民典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16家、家庭农场603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3家,经营项目突出粮食生产为主;大丰区农广校被中央校确定为全国二十九所涉农中专基层试点校之一。大丰区精心编制接轨上海高素质农民培育方案,坚持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对接农业接轨上海需求,全面对接上海标准、市场和餐桌,从生产端、供给侧着手,从打造13个沪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和“大丰仓”区场共建品牌入手,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强化基地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包装化、品牌化和追溯化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产销对接,做亮“上海飞地”,新建在沪直销窗口50个,年销售突破45亿元。

以设立“半农半读”农民中高等学历教育 为平台,推动高素质农民创业

大丰区创新开展“半农半读”农民中高等学历教育,招收小海镇及周边镇的“种养加”产业家庭农场主为主要对象的学历教育班94人;招收以新丰镇稻麦产业家庭农场主为主要对象的家庭农场经营班50人,此班是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在全国设立的29个涉农中专试点班之一。通过精准办学,让有想法、有渴望的年轻农民一边生产,一边学习;让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带到课堂上释疑解惑。既稳定农业广播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又能深层次推进农业产业与人才的融合发展,做强农业农村人才链条,有效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服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有学历的土专家、高素质农民。如以净菜、半净菜模式销售为主,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超市商场的大丰富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建业,以稻麦种植为主的华腾家庭农场主李爱华、帅哥家庭农场主董帅等高素质农民。

以实施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 为动力,增强农业农村创业后劲

大丰区立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盐城市农业农村人才“百千万”工程,委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围绕服务农村、服务发展目标,坚持需求导向、发展导向,采取“自愿报名、定点招生、定向培养、推荐就业”方式,培养热爱农业、扎根基层、具备农村区域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营管理等理论和技能的实用性、复合型涉农大专学历人才。从2020年开始,已连续三年,每年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培养农业专科以上学历学生30名,引导其面向乡村基层,定向就业,储备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发展能力强、留得住、扎下根的“永久牌”知农队伍,为该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村级基层干部以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加新生力量,增添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猜你喜欢
大丰高素质农民
大丰麦秆画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耕牛和农民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