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分析

2022-12-21 06:38韩湘川
记者观察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时效性大众信息

文 韩湘川

在当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传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新闻讯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相比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有着强大的优势,拓展了大众的视野,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人们在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将耗费更多的时间。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新闻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进行发展。

网络传播的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简化了信息交流的途径,以此形成了全新的社交形态。网络传播有着突出的优势,能够打破新闻行业以往的多重局限,让大众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充分尊重了大众的主体地位。此外,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机动性、时效性等优势,能够实现信息的灵活推送,满足大众对各种新闻信息的需求。

当前,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行业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通过网络的大数据分析,媒体能够充分了解大众对新闻信息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让大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网络传播能够有效保障大众的主体地位,使大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发布者,有利于提升大众的参与度,推动新闻行业更好地发展。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突破新闻编辑时间上的局限

时效性是新闻传播价值最主要的体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时效性就是在事件发生时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真实信息。对新闻行业来说,报道第一手信息的速度越快,其时效性就越强,信息的价值就越高。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信息进行播报,该新闻单位就无法充分发挥这条信息的价值,即使后续进行信息播报,但因大众已经对新闻内容有所了解,所以很少会选择再次阅读,这对新闻单位的发展很不利,因此,新闻单位需要切实提升自身播报信息的速度。

传统模式下的新闻编辑受到事件持续时间、排版、刊期、印刷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新闻信息不能及时被报道出来,严重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使得新闻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网络传播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时效性问题。新闻事件发生时,相关单位能够立刻开展新闻编辑和传播工作,并且能够对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随时更新,在各个方面都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还可以通过对后台的设置自主选择更新时间,按照事件的发展流程、重要性、信息类型等制定科学的更新周期,使新闻编辑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也有效地打破了新闻编辑在时间上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突破新闻编辑区域上的界限

新闻传播最为重要的价值就是传播真实的新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被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网络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这对传统的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不同地域间的新闻传播差异不断显现,对新闻传播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传统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逐渐凸显,当在全国范围或某个较大范围内传播地域性信息时,受到地理因素或者生活差异的影响,会使不同地域人们质疑报道信息的准确性;当信息在对应的区域进行报道时,人们会坚定不移地相信报道内容。通过上述两方面可以了解到,地域性对传统传播模式下的新闻编辑有着很大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的形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网络传播的方式有效地突破了新闻编辑的区域界限,当出现重要信息时,通过网络可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推动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全球新闻报道需求的有效结合,把新闻信息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也为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实现新闻编辑的多样化

由于新闻的受众群体不同,所以其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新闻媒体需要切实为大众提供更加全面、立体的新闻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同时,新闻媒体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尽可能地为大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内容与评论观点。

传统的新闻媒体虽然能满足为大众提供多样化新闻报道的要求,但是新闻传播形式单一:报纸通过文字与图片进行信息传播,缺乏影像、音频方面的内容,并且报纸具有一次性特点,想要了解实时信息只能订阅下一期;广播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缺乏文字和图片方面的内容,虽能保障信息的时效性,但会使大众接收信息时感到乏味;电视通过音响和视频传播新闻,虽能保障信息的时效性与接收信息过程的趣味性,但其缺乏文字方面的内容,即使设置字幕也是一带而过,不利于大众理解并记忆信息内容。

网络传播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新闻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有效地结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让大众真实、直观地了解信息内容,并且受众在观看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没看清的地方可以暂停、退回或重复观看。同时,新闻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信息内容进行文字、图片、声音内容的搭配,可以有效突出内容的重点,即使是纯文字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优化,从而充分吸引大众的兴趣。

提升了新闻编辑的用户参与性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发布者和大众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但在网络传播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二者之间不再存在明显的界限,并且开始逐渐呈现出融为一体的趋势,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评论者与传播者,最大限度将大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网络传播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性,尤其在网络一体化格局出现之后,大众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天下事。通过网络传播,大众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到新闻传播中,实现了大众与新闻单位之间的角色转换。因此,这也给新闻编辑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从大众感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内容,并对内容进行整合与深入分析,不断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参与性,需要着手构建科学的互动机制,依托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媒体软件,通过大数据了解大众当下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之后根据整合内容推送符合大众需求的信息,并通过线上活动的方式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性,有效提高了新闻传播的价值。

增强了新闻投送的精准性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愈发显现出其强大的优势,于是各领域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应该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各项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就是通过网络大数据推动社会化新闻编辑朝着定制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新闻投送的精准性。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就是以大众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不断落实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大众群体的特点,综合分析大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变化趋势,最终找到最佳的信息传播内容,以此实现新闻信息传播的优化,全面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

因此,依托大数据优化新闻编辑模式,能够科学、合理地判断出大众的实际信息需求,也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为了保障新闻编辑的质量与新闻投送的准确性,新闻媒体需要从大众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精准投送新闻信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提升信息准确性的同时,推动新闻编辑从原本的大众化模式逐渐过渡为小众化与个体化模式,不仅有效满足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实现了针对性传播,也为新闻行业指明了新的道路,有利于新闻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网络传播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更新思想观念

行为实践需要思想观念作为先导,这对于新闻行业整体的创新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出于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造成重大影响的考虑,为了更好地创新新闻传播形式,需要更新以往新闻编辑的思想观念,并依托互联网形成新的新闻编辑模式。

由上述内容可知,传统的新闻编辑模式存在多方面局限,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保障新闻行业的持续发展,新闻单位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转变以往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新闻编辑的各项工作内容,以此推动新闻信息预测分析体系的形成。

同时,新闻编辑要将新闻价值放在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提升大众的参与性了解大众对新闻的关注点与兴趣点,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大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新闻编辑,将新闻信息的价值与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了落实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新闻单位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可广泛开展调查,进一步明确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以此创新新闻编辑内容。

另外,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仍然存在,虽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但其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而且由于其存在时间较长,因此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传统新闻媒体需要不断提升新闻编辑的工作质量,以此保障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大竞争力,从而推动自身的持续性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新闻编辑的关键,因此,新闻行业需要不断培养复合型人才。新闻媒体对各种事件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新闻编辑决定着新闻信息报道的水平,其中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决定着新闻编辑的质量。

就目前来看,由于部分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低,为了博得更多的流量,已经忽视了新闻编辑工作的社会价值,在实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虚假、低俗的信息内容,对大众认知和社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得新闻内容无实际意义。

因此,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需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其信息编辑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闻编辑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其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新闻编辑人员的行为,并提高其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内容,筛除虚假、低俗的内容,最大限度地确保新闻的价值。通过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效地增强了新闻编辑人员对网络传播背景下各项工作内容的认识,进一步实现了新闻编辑人员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挖掘信息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各种信息资源的获取变得十分容易,导致信息资源优劣并存,并充斥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造成干扰。因此,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新闻编辑需要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整合,去除其中无用、低劣的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信息的价值,并满足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大数据技术虽然有着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然而却存在信息海量、真假难辨等问题。想要实现新闻信息更好的传播,新闻单位需要结合大众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实现新闻编辑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新闻编辑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统计以及数据的分析,按照不同的情况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获取其中最具价值的信息,并通过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还需要充分把握自身的特点,以独家、专业的视角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并搭配通俗易懂的图文、音频、视频等让大众能够直观、快速地了解新闻信息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社交软件开展大众互动活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到活动讨论中,不仅有利于大众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与认识,也给大众带来了良好的互动感受,为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打造了全新的格局。

综上所述,网络传播的兴盛给新闻编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突破时间局限、突破区域界限、推动多样化发展、提升用户参与性以及增强信息投送准确性五个方面,为新闻编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网络传播也为新闻编辑带来了挑战,因此,相关行业需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加强队伍建设以及挖掘信息资源,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我国新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时效性大众信息
中国陆地观测卫星应急成像时效性分析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订阅信息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展会信息
读编心语